最近,一份“中國特色小鎮死亡名單”在網絡流傳。文章稱,不少特色小鎮資金鍊斷裂、商户逃離甚至淪為“空城”,至少有100個“文旅小鎮”處於爛尾、倒閉狀態。典型的案例是投資3.5億元的陝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開業後人氣一路下滑,不得不拆除。
在建立特色小鎮清單,實行動態調整、優勝劣汰的機制下,缺乏特色和生命力的特色小鎮的一一出局是必然的。但別忘了,在官方考評體系之外,還有民間“拿腳投票”的標準。正是後者對那些缺乏吸引力的特色小鎮的不光顧,才“促成”它們上了“死亡名單”。換句話説,羣眾對不喜歡、不認可的特色小鎮的拋棄,是“特色小鎮不成功”的最直觀“試紙”。
從特色小鎮的“生死簿”裏,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各類經驗教訓的樣本。一些特色小鎮留住了鄉愁、留住了炊煙、留住了地域文化,具有示範效應。但也有一些特色小鎮名不副實、奄奄一息。
2016年,是“特色小鎮元年”。當年《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基本原則,首條就是“堅持突出特色”,提出要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發展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防止千鎮一面。
翻看“中國特色小鎮死亡名單”,幾乎每一個“上榜”的特色小鎮,“死法”都是無特色、無根基。例如成都龍潭水鄉號稱清明上河園,但卻缺乏應有的文化靈魂和亮點;有的明明缺乏文化基礎,卻人為造個遠離羣眾生活場的“高大上”的電影小鎮。這些問題,從技術上而言,是盲目規劃、互相攀比、急於求成、胡亂定位,導致特色小鎮千篇一律、脱離實際、喪失特色;從意識上説,是受政績主義、官僚主義等思維影響,導致拍腦袋工程、朝令夕改工程成了主角。但説到底,無論是一哄而上、無序發展,還是千鎮一面,都是和羣眾意願、羣眾審美相背離的必然結果。
可見,沒有對羣眾意願的尊重、對羣眾智慧的吸納,沒有對宜居宜業理念的堅守,特色小鎮就會步入空心化偏道,令鄉愁和煙火氣無從棲息,羣眾也不會待見。
打造特色小鎮不是閉門造車,設計、規劃者還需加強羣眾的參與度,在決策時多聽聽老百姓的想法,在落實中多聽聽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力所能及地保護地方特色,讓羣眾真正成為全程參與特色小鎮設計、落實的“主人”,而不只是消費者、觀光者。
此前,西塘等幾大江南古鎮的興起,就得益於專家深入羣眾的調研、對遊客喜好的探尋,以及當地對化解開發與保護矛盾的深謀遠慮。近期,南京小西湖片區的重建引人熱議。據報道,其規劃探索了全新的老城更新思路,不再大拆大建,從能拆則拆到儘量保留。專家和居民一起商量,最終確定了“自我更新、有機更新、持續更新”的保護開發新路徑。由於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老街巷肌理、煙火氣,令小西湖的改造具備了古都老街重生的標本價值。其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特色小鎮,但能給特色小鎮建設以莫大啓示。
正反事例説明,沒有對人的生存意趣的尊重,沒有對古老文化的靈活承繼,沒有和“生活在別處”的人們的呼應,特色小鎮就不可能長出肌肉、生出靈魂。特色小鎮絕不是一個購物街、生意場和店鋪的集納地,而應該是人們念茲在茲的老家、後院、懷舊鋪子,應該是讓人得到美好享受的精神棲息地。有了留人留心的情懷與氣息,特色小鎮才能活下來,活出精彩。
伍裏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