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那麼冷的冷知識——英國完整的名字叫什麼?應該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來歷
所謂大不列顛,就是大不列顛島,由四個部分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
這麼説的話,從名字來看,英國應該是由英格蘭 蘇格蘭 威爾士 愛爾蘭 北愛爾蘭組成的,但實際上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北愛爾蘭四部分組成。南部的愛爾蘭現在是一個獨立國家,愛爾蘭共和國。
簡要的説明一下這幾個部分是怎麼演化成如今的樣子的,由於大不列顛與大陸並不遙遠,因此經常接待來訪的“客人”們,譬如盎格魯人(Angles),這批人在大不列顛站穩腳跟後,就在自己的居所立個牌子,上面寫盎格魯人的土地(Engla land),時間久了,這個詞就簡化成了英格蘭(England)。其他幾個部分也是如此,蘇格蘭(Scotland)就是蘇格蘭人的土地,愛爾蘭(Ireland)就是愛爾蘭的土地。
這四個部分起初是四個獨立的國家,等到近代英格蘭強勢崛起,日不落縱橫天下後,才回頭將其他幾個部分合並。具體的時間分別是:1535年,與威爾士合併。1707,與蘇格蘭合併。1801年,與愛爾蘭合併。
不過,與愛爾蘭合併120年之後,也就是1922年,愛爾蘭人發動了獨立戰爭,之後與英國談判,允許愛爾蘭除東北部外的地區獨立,也就是今天的北愛爾蘭。
這就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來歷”。
蘇格蘭、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四個平等且相對獨立的國家,這也就為後來愛爾蘭和蘇格蘭鬧獨立埋下了隱患。
畢竟歐洲沒有秦始皇,也沒有大一統思想。
蘇格蘭的獨立運動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當年的9月19日,公投計票結果公佈,55.8%的選民選擇了不獨立。蘇格蘭以微弱優勢繼續留在英國,但蘇格蘭部長薩蒙德表示英國人在公投裏做了手腳,所以他們可能會在不公投的情況下宣佈獨立。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蘇格蘭獨立運動,但實際上,蘇格蘭要獨立,並不是第一次了。
1977年,一直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喊出了“北海油田屬於蘇格蘭”的口號,並第一次開始蘇格蘭獨立公投,當時的情況更糟,大部分人選擇了留下。
後來撒切爾夫人改革,則更加引起了蘇格蘭人的不滿。譬如國企私有化,導致大批蘇格蘭人下崗,甚至有大批蘇格蘭家庭全體失業。在撒切爾夫人的改革中,蘇格蘭被英格蘭持續的“吸血”,同時又要眼睜睜的看着英格蘭獲取全部的改革成果。
甚至英格蘭的吸血還不止如此,蘇格蘭境內的大油田收入頗高,但油田收入反哺回蘇格蘭的部分少之又少。
而英國政府給蘇格蘭人的安撫政策又不能撫平蘇格蘭人的憤怒,因此,今年英國的情況似乎更加惡化了,在英國脱歐這一事上,蘇格蘭人基本持反對態度,甚至蘇格蘭表示,英國一旦脱歐,蘇格蘭就將獨立公投。這完全可以理解。
實際上,蘇格蘭人相當討厭英格蘭人,獨立遊行更是隔三差五就會上演,全蘇格蘭幾乎只能在市政大廳象徵性的看到一面英格蘭的旗幟。
究竟蘇格蘭為什麼會是這種態度呢?
一方面是撒切爾夫人的改革。
另一方面還要從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歷史中去追溯,去尋找答案。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歷史
公元前500年左右,凱爾特人遷移來到大不列顛島,隨後強盛的羅馬帝國入侵大不列顛島,試圖征服島上的蠻族。大不列顛中部無險可守,很快就被羅馬拿下。但北部的凱爾特人依靠不列顛北部的崇山峻嶺,死死地擋住了羅馬人的進攻。
羅馬人由於一直無法攻下不列顛北部,於是選擇在自己控制的邊境修築長城,這就是哈德良長城。
這道長城的出現,不僅隔絕了南北,使得大不列顛島上出現了南北分化,還形成了後來的英格蘭、蘇格蘭雛形。
後來羅馬帝國衰落,內外亂象頻發,因此,羅馬將軍隊從不列顛撤回本土。羅馬人撤離之後的權力真空吸引了很多人,譬如説日耳曼人。
很久之後,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相繼建立的自己的國家,兩個國家在島上比鄰而存,自然少不了摩擦,長久以來互相之間的戰爭不可勝數,名符其實的世仇。
而且,從血緣上來説,蘇格蘭人大都自認是凱爾特人的後裔,而英格蘭則是日耳曼的後裔,在民族上就有着自己的矛盾之處。
所以,英格蘭和蘇格蘭起初合併的時候就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兩位可是正經的世仇。聯合建國的三百年,並不能讓所有蘇格蘭人都服氣。
那這兩國又是怎麼聯合起來的呢?
最早的時候,蘇格蘭國王突然絕後,於是請來了斯圖亞特家族入主王位,但之後蘇格蘭國王又娶了英格蘭的公主,因此,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王室就這樣有了血緣關係。
隨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由於一直未婚,因此讓蘇格蘭國王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就這樣,兩國迎來了共主邦聯時代。不過雖然兩國是同一個國王,但內政系統卻還是兩個獨立的系統。
時間來到十七世紀。
此時的英格蘭兵強馬壯,殖民地又遍佈世界。但隔壁的蘇格蘭日子卻不太好過,尤其是還面臨了一次大饑荒的挑戰,為了應對饑荒,蘇格蘭政府投入了大筆資金,經濟實力更加衰落。
為了重振經濟,蘇格蘭也開始了自己的殖民計劃,這就是對中美洲海峽進行殖民的“達瑞恩計劃”。這一計劃很快就破產了,一方面這地方被西班牙視作囊中之物,因此西班牙出手破壞了蘇格蘭的計劃。另一方面,英格蘭人不僅袖手旁觀,甚至暗中推波助瀾,一同破壞了蘇格蘭的計劃。
很巧,當年羅馬人痛打凱爾特人的時候,日耳曼人就在旁邊袖手旁觀看熱鬧。數百年後,蘇格蘭受制於人的時候英格蘭人也在看熱鬧。
總之,迴天無力的蘇格蘭政府只能屈辱的在1707年的1月簽訂了《合併條約》,正式與英格蘭合併成一個國家。蘇格蘭放棄獨立,換取了英格蘭人的援助。
本非心甘情願,談何同生共死?蘇格蘭本就是趨利而來,自然也必會逐利而走。如今的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利益漸趨對立,況且蘇格蘭還是被“吸血”的一方,蘇格蘭獨立意識高漲自然不難理解。
尚未分開,只不過是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利益仍有重合之處罷了。三百年同牀異夢,但有趣的是,在這個歷史的節骨眼上,英格蘭的領導者由卡梅倫變成了人稱梅姨的特雷莎·梅,蘇格蘭的領導者由薩蒙德變成妮古拉·斯特金。再加上英國王室的女王大人,真正的三個女人一台戲。
大不列顛的這一齣戲要怎麼唱下去,全世界都興致勃勃的看着。
作者:未定君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近代早期英格蘭蘇格蘭聯合問題研究》 趙麗平
【2】《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的歷史淵源》 李麗穎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