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新唐書·趙犨傳》中有言:“男子當死地求生,徒懼無益也。”此言不差,如果到了絕境,與其恐懼害怕,不如想方設法求生。絕境求生——這個話題向來是影視界編劇的寵兒,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估計沒有人想體驗一把“魯濱遜“的滋味。不過,近代歷史上,倒還真出現過一位中國版的“魯濱遜“,

從1942年11月23日到1943年4月6日,一位名叫潘濂的華人,獨自在海上,僅憑着一艘小船漂流了133天,最終獲救。這樣的經歷無疑創造了人類野外求生的奇蹟,一時間全世界為之震驚。但潘濂在獲救後,卻表示,他希望沒有人能打破這個世界紀錄,沒有人再去經歷這樣的磨難。

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1918年出生於海南農村的潘濂,在18歲的時候,就到了香港開始在輪船上當學徒。從1939年開始,21歲的潘濂便在英國船隻貝洛蒙號上工作。1942年11月23日,貝洛蒙號在大西洋執行戰時運輸任務時,被德軍潛艇發射的兩枚魚雷擊中。貝洛蒙號上的55名船員中大部分都遇難,當時潘濂是船上的二等侍應生,當時潘濂反應十分迅速,在船體爆炸之前,他便穿上救生衣逃離了正在下沉的船隻。

在遠離爆炸的貝洛蒙號後,潘濂一定慶幸着自己沒有喪生於爆炸,但當時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逃脱了爆炸之後的他,卻彷彿被命運之神遺忘在了角落。潘濂憑着救生衣在海上飄蕩了兩個多小時之後,發現了一個令他大為驚喜的東西——一艘完好的救生筏。這隻救生筏為潘濂暫時提供了容身之處,並且在小木筏的金屬箱內,潘濂還發現了淡水,一些食物,以及信號彈和手電筒。

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有了這些東西,潘濂對自己獲救大有信心,他想很快就會有人來救他,自己便可以脱離這場噩夢了。但是為了讓自己多堅持一段時間,潘濂依然做了一些準備。潘濂用帆布為自己搭了一個頂棚,不但可以遮雨擋太陽,還能收集淡水。每當晚上降雨的時候,潘濂便用空罐頭盒把帆布棚頂上的積水舀進水箱中,積蓄起來。

救生艇中的那些食物肯定不足以支撐太長時間,所以潘濂還要設法找吃的。漂流在海上,唯一能想的辦法便是釣魚,潘濂將纜繩拆開分成細股,然後重新搓成魚線。他將電池用盡的手電筒裏的彈簧改成魚鈎,還從船上找到一枚鐵釘,弄彎了專門用於釣較大的魚。但是釣魚如果沒有魚餌,也不會有魚上鈎,潘濂將附着在救生筏木頭上的貝類敲碎,用那些碎肉殘渣作為魚餌,終於釣到了魚。

潘濂發現用魚的內臟來做魚餌會引來更多的魚,但他卻沒有想到,這種有濃烈血腥味的魚餌還將引來鯊魚。此時的潘濂也是豁出去了,他不但沒有逃跑,反而設法抓住了一條鯊魚。當時由於長期沒有下雨,潘濂已經極度缺水,在抓到鯊魚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開鯊魚喝魚血。海洋上隨時可能颳起的大風對潘濂來説也是個巨大的威脅,在一次大風襲擊後,潘濂損失了大量的食物和水,值得慶幸的是他活了下來,他設法抓到一隻鳥,依靠鳥血來解渴。

就這樣潘濂一次又一次的與大自然搏鬥着,堅決不肯放棄生存的機會。然而潘濂卻完全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巨大的精神壓力讓他幾欲發瘋。而且在海上的日子並不好過,隨着時間的流逝,潘濂除了飽受飢餓的折磨,他的身體上也開始長出膿瘡,關節部位浮腫變形起來。如果再不能得到救援,潘濂堅持不了多久。不過在潘濂這種極限情況下,恐怕換成貝爾·格里爾斯都扛不住。

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不過,這麼長的時間裏,潘濂就沒有遇到一艘人類船隻嗎?倒也不是,在潘濂飄蕩於海上的日子中,他有兩次機會差點獲救。第一次是一艘貨輪,貨輪船長看到了他的長相,認為他應該是中國人,便不願救援。第二次潘濂遇到了一艘美國海軍的飛機,那架飛機向他空投了一個浮標,但是潘濂的運氣非常不好,這個區域很快被大風暴襲擊,潘濂又失去了一次獲救機會。

便如《遊山西村》所説:“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海上漂流133天后,潘濂終於等到了獲救機會——他看到海水的顏色變了,很快久違的海岸線出現在他眼前。潘濂在巴西海岸被人救起,最終在巴西治療了一個月之後返回了英國。

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因為潘濂表現出的勇氣和堅強,他得到了英國國王授予的勳章,在二戰結束後,潘濂也因為這段特殊的遭遇,讓他順利移民美國。後來他在美國結婚成家,生了4個孩子,過着平淡又充實的日子。

參考資料:

《新唐書·趙犨傳》

《遊山西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9 字。

轉載請註明: 男子海上漂流數月,餓到關節變形,路過貨船得知其國籍後:別救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