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體驗駕駛宇宙飛船的感覺嗎?
編譯 / 張 鷗
編輯 / 塗彥平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Motor Trend,Car and Driver,作者:Christian Seabaugh,圖源:Andrew Schlotterlein
作為備受期待的造車新勢力之一,Rivian的R1T皮卡和三排座R1S SUV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關注,截至11月收穫了超過9.8萬輛訂單。然而,相較於這兩款當家產品,該公司為亞馬遜製造的電動送貨車可能會率先被人們熟知,為Rivian品牌打上自己的烙印。
“我喜歡它。開着它好像在駕駛一艘宇宙飛船。”一位來自西雅圖的亞馬遜送貨司機這樣説道。這些送貨車獨特的閃爍大燈和環抱着車輛後門的紅色尾燈,確實會散發出一種來自太空的氣質。
憨憨的笑臉
這款電動送貨車的前臉可愛十足,事實上,整個車身都傾向於卡通化設計。鑑於它將成為美國各大城市成千上萬個社區中的常客,Rivian的設計師希望它能夠儘可能地友好、使人樂於親近。
低矮的車頭和巨大的電加熱擋風玻璃提供了卓越的視野,亞馬遜的Logo則印在鏡面處理的黑色飾板上。
與競爭對手通用汽車旗下的BrightDrop Zevo一樣,Rivian的亞馬遜貨車也有兩種配置。
EDV 700是其中較大的一個,用於運載700立方英尺(約20立方米)的包裹或其他雜項貨物。它的尺寸與標準的汽油動力車差不多,由兩個前置電機驅動。Rivian沒有明確透露動力輸出,但表示它們是R1T和R1S中使用的前置電機的調試版本,這些電機由Rivian的135kWh大型電池組支持。
EDV 700充電後可行駛150英里(240公里),雖然幾乎所有的充電都是通過2級充電器在夜間進行,但該車能夠以50kW的峯值速率進行直流快速充電。
作為比較,BrightDrop Zevo 600有一個更大的165kWh的電池組,可行駛250英里(400公里),並能以120kW的速度進行直流快速充電。
這些麪包車都放棄了Rivian電動皮卡和SUV花哨的電液氣懸架,轉而在前邊採用複合橫板彈簧,在後部採用鋼彈簧。儘管Rivian的2款主打車型都提供了廣泛的可定製性,但在亞馬遜送貨車中只有一種驅動模式和一種再生制動設置,後者類似於R1T/R1S的高再生設置。
安全和舒適性
與美國郵政部門新的Oshkosh NGDV送貨車類似,Rivian亞馬遜送貨車的工作週期為該車的設計決策提供了很多參考。
它擁有預計7-10年、30萬英里(約50萬公里)的使用壽命。黑色的模製塑料能夠很好地掩蓋破損,而且更換起來也很便宜。構成麪包車兩側的鋼帶是模塊化的——去掉一組,EDV 700就神奇地縮小成了EDV 500。因此,除了一組車身面板,EDV 500與EDV 700基本上是相同的貨車。
與梅賽德斯-奔馳Sprinter相同大小的EDV 500比700稍窄一些,儀表盤的右側有一個小的擴展板,同樣可以拆除。EDV 500用於運載500立方英尺(約14立方米)的包裹。
在送貨車的開發過程中,安全和駕駛者的舒適性是首要考慮因素。
被動和主動安全功能成為了Rivian麪包車的獨特亮點。它採用了駕駛員、窗簾式、側面和胸部安全氣囊,360度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自動緊急制動、盲點監測,甚至還有Rivian的Driver+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變道輔助和拖車輔助、自適應巡航控制等,可以進行空中軟件升級。
圍繞着駕駛員的可操作性和舒適性,Rivian對貨車設計進行了優化。
加熱和空調(不僅僅是通風)座椅的設計是為了讓駕駛員能夠在12小時的工作中保持舒適,高度設計是為了使身體更容易進出。儀表盤上安裝了杯架,駕駛座後面有存儲空間,信息娛樂系統——R1S和R1T的軟件套裝的改進版——還可以播放廣播或流媒體音樂。
用自己的亞馬遜設備掃描信息娛樂系統屏幕上顯示的二維碼後,亞馬遜的司機們能夠更方便地開始輪班工作。這個信息系統會自動填充他們一天的路線,並在中央顯示屏和數字儀表盤上進行導航指示。
把車開到一個送貨地址,將送貨車停到停車場後,地址信息就會在屏幕上突出顯示,同時後部貨物隔板會自動打開。貨運區——寬敞到允許95%的男性通過——在出廠時就配備了LED燈和亞馬遜規格的鎂質貨架,司機可以輕鬆地拿起他們的箱子,從乘客一側的袖珍門跳出來送貨,然後再次上路。
Rivian目前正在努力製造向亞馬遜承諾的總計10萬輛電動送貨車。就像BrightDrop與聯邦快遞的合作一樣,Rivian正在積極尋求更多樣化的合作,在未來幾年內將客户羣擴大到亞馬遜之外。
亞馬遜在11月初透露,已經收到了1000多輛從Rivian訂購的電動送貨車,它們正在美國100多個城市的街道上奔跑。該公司的計劃是在2030年前讓10萬輛Rivian貨車全部上路。
“我們總是對年底的假日季節感到興奮,但首次使用我們的新零排放車輛向全國各地的客户送貨,使今年變得與眾不同。”亞馬遜運輸部副總裁烏迪特·馬丹(Udit Madan)在一份新聞稿中説。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