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盼了100年的事 今天成了!外國專家驚呼不可能...
歷經
9
年
艱苦建設,連接我國西南和西北的鐵路大通道甘肅蘭州到重慶鐵路,今天(9月29日)將
全線通車!
蘭渝鐵路
全線開通運營後與現有的渝黔鐵路相連接,形成蘭州至重慶至廣州的
南北鐵
路大幹線,
將成為與京廣線、京滬線並列的
三條南北鐵路大動脈之一,
蘭渝鐵路是我國
地質條件最複雜
的山區長大幹線鐵路之一,也是一條
施工難度極大、風險極高
的鐵路,德國隧道專家給出的評價是
“不可能在這種地層中打隧道”,
而中國鐵路建設者在不懈努力下,愣是啃下了這塊
“硬骨頭”
。那這些中國工程師是如何攻克這一道道鐵路難關的呢?
9年建一路 自主創新攻堅克難
蘭渝鐵路的建設構想,一百年前,就出現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
從蘭州到重慶,
850公里
,不僅要翻越海拔
3000米
的秦嶺,而且沿途地質狀況之複雜,堪稱
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
。
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這條鐵路就只能停留於想象。
但現在,工程師們有了一個很有魄力的解決方案。用
226座隧道、
396座橋樑
實現穿越。
歷經9年
,
十萬名
建設大軍探索創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取得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
真正的高難度是蘭渝鐵路卡脖子工程——胡麻嶺隧道。
胡麻嶺隧道二號洞
,被視為“鬼門關”。打這條隧道時遇到了“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岩”這一罕見的世界性難題,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
八年
,最艱難的時期,每天只能掘進
半
米
。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和同事正在處理湧泥迴流,厚度兩米的湧泥突如其來,一個星期的進度又回到了原點。
隧道施工,怕軟不怕硬。堅硬的岩石,大型盾構機能快速掘進。但胡麻嶺的山體,沙粒比米粉還要細,
含水量高達28%
。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表示:“你挖一鍬,它有時候來兩鍬,你挖兩鍬它來四鍬,你根本就挖不贏。我們現在就是在這個稀飯裏面在打隧道,那裏面是
一挖一鍋粥,一挖一鍋粥
。”
在泥湯裏挖隧道,就這樣一寸一寸地艱難推進,但再難也得挖通!其實,全長13公里多的隧道,前兩年就修到了只剩
163米
,可其後發生溜塌、突湧,
讓隧道施工陷入停滯
。
固定隧道泥沙,極為困難,即便是一年前帶着頂級設備和施工團隊來到這裏的德國隧道專家,也束手無策。他們在撤離時評價
“不可能在這種地層中打隧道”
,而中國鐵路建設者在不懈努力下愣是啃下了這塊
“硬骨頭”
。
利用注漿機,按一定比例,分別在隧道前方注入水泥和硅酸鈉水溶液。兩者會在10秒內迅速凝固,加固隧道。——這是近30名工程師和上萬名工人,摸索出來的
中國技術
。
夏荔的師傅們曾修建過工程難度極大的遂渝(遂寧至重慶)鐵路、保龍(保山至龍陵)高速公路,上一代人讓夏荔他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要想創造自己的通途,真正的難題必須靠自己解決。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表示:“
沒有攻不破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
,幹完這個隧道的話,自己説出去,我夏荔,幹過胡麻嶺,就是這一輩子都是一個榮譽。”
2017年6月19日早上10點30分,胡麻嶺隧道貫通。
從蘭州到重慶,過去走公路要22小時,現在只需要
6小時
。這條鐵路將成為繼京廣線、京滬線之後,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從西南地區出發的中歐班列,也要通過這裏,國際貨運時間將
節省11個小時
。
蘭渝連接數十貧困縣 打造“脱貧路”
蘭渝鐵路經過的22個市縣區中,有13個國家扶貧重點縣、4個省級扶貧重點縣。蘭渝鐵路打通的不僅是出山的道路,更是扶貧之路。
蘭渝鐵路覆蓋的區域盛產花椒、核桃、中藥材、木耳、橄欖油等經濟農作物。但是由於交通不暢,運輸成本高,很多高產經濟作物無法吸引區域外客户訂貨。當地百姓守着致富的資源,卻還不得不輾轉到外地打工。
甘肅隴西藥材商楊彥林表示:“我就盼着這火車早一點開通,我們這裏的藥材就不愁賣了。”
新建的大型中藥材市場,就在蘭渝鐵路旁邊。這裏是中國最大的黃芪種植基地,年產黃芪
3萬噸
,只能靠汽車運輸。
甘肅隴西藥材商楊彥林:“到四川或者到雲南貴州這些地方都要三四天,然後物流成本非常高,它一噸現在都要在六七百元,如果是鐵路運輸的話,它一噸可以達到300元,可以説
降一半
。”
蘭渝鐵路一旦通車,貨運能力每年將達到
5000萬噸
。
鐵路運輸直接降低了物流成本
,甘肅的隴南,馬壩村到附近的市場集散地,陸路運輸的成本是
1500元/噸
。鐵路運輸的成本下降到
400元/噸
,運輸成本
下降了75%
。很多去外地打工的鄉親們也陸續回到家鄉,重新搞起了經濟作物種植。
車輪滾動出經濟要素的快速流動,更滾動出區域協同的新空間、新動力。
欲知更多精彩中國工程
歡迎在央視網回看六集紀錄片《輝煌中國》
中國第一旅行微刊 專注旅行攻略故事分享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環球旅行
中國那麼美,
我們卻忙於出國旅行
跟着旅行君
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祖國
它有如畫山水,可看雲海朝陽;
它有碧海金沙,可賞落日晚霞;
by:懵C麻麻
它有小橋流水,可遇夢裏水鄉;
它有梯田仙境,洗淨一身鉛華。
···
從天南到地北,從春夏到秋冬,從城市到田園,從高山到大海,中國那麼大,中國那麼美,有些地方,如果你沒有去過體驗過,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中國美!
中國之美
美在山河
中國之美,美在長江三峽
山水環繞,峽谷連綿
旖旎風光,名揚四海
中國之美,美在黃山
遠山層疊,薄霧籠罩
靜謐空靈,水墨仙境
中國之美,美在武功山
高山草甸,壯闊雲海
見之忘俗,樂而忘憂
中國之美,美在怒江大峽谷
山勢險峻,水流湍急
雲霧纏繞,桃源聖境
中國之美,美在霞浦
濃淡相宜,文靜雅緻
如夢如幻,如痴如醉
攝影by大叔666
中國之美,美在大理無量山
綠如翡翠,燦若雲霞
春意盎然,絢麗多姿
中國之美,美在張掖
七彩丹霞,色彩華麗
變幻無窮,鬼斧神工
中國之美,美在荔波
山水貴族,大氣柔美
綺麗風景,縈繞在心
中國之美,美在張家界
百嶂千峯,驚險刺激
神山仙境,心曠神怡
中國之美,美在鳳凰古城
依山傍水,夜色撩人
湘西明珠,名聲大噪
中國之美,美在桂林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田園畫境,聞名遐邇
中國之美,美在西湖
西子含愁,淡妝濃抹
詩情畫意,四季皆美
中國之美,美在青海湖
油菜花黃,青海湖藍
贊之嘆之,風光大美
中國之美
美在鄉村
中國之美,美在瑤裏
曲徑通幽,萬籟俱寂
碧波盪漾,山水如畫
中國之美,美在甲居村
五彩斑斕,畫裏鄉村
恬靜幽美,田園牧歌
中國之美,美在西遞
樓台亭閣,精巧細緻
壁畫石雕,深藏滄桑
中國之美,美在稻城亞丁
雪山聖潔,海子通透
偶然得知,一見傾心
中國之美,美在金川
攝影賞花,驚豔眼球
遠離喧囂,洗滌靈魂
中國之美,美在束河
田園阡陌,流水潺潺
淳樸寧靜,歲月靜好
中國之美,美在白哈巴
高山密林,皚皚雪峯
遺世獨立,絕代芳華
中國之美,美在圖瓦村
炊煙裊裊,牛羊牧歸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中國之美,美在西江千户苗寨
羣山環繞,空氣清新
暮色晨光,令人神往
中國之美
美在建築
中國之美,美在天壇
氣勢輝煌,建築雄偉
嚴謹瑰麗,皇家質感
中國之美,美在蘇州園林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
曲徑通幽,峯迴路轉
移步亦景,意境高遠
中國之美,美在北京故宮
精美佈局,絢麗彩繪
一磚一瓦,一匾一雕
鍾靈毓秀,匠心之作
中國之美,美在長城
磅礴氣勢,宏偉規模
石雕磚刻,匠心獨具
中國之美
美在智慧
中國之美,美在哈尼梯田
森林掩映,雲海覆蓋
雕琢千年,壯麗景觀
中國之美,美在東川紅土地
紅色濃烈,綠色豔麗
黃色耀眼,白色純淨
五彩斑斕,人類傑作
中國之美,美在泰順廊橋
虹氣臨虛,影搖波月
歲月悠遠,如歸入保
遊一處風景,尋一處特色;
見一處特色,悟一片心得。
該慶幸的是年歲還輕,
時光未老,眼還未濁,腿還能動。
江南的綺麗,塞北的廣漠,看遍祖國大好河山,
中國之美,不在文中,就在你心中。
中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一點都不能少。
喜 歡 請 點 贊,愛 就 轉 發
(2017-08-26)
古典美女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俠骨柔腸,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冰清玉潔,守身如玉。
中國古典美女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歷史長河中中國女子演繹的絕色中國及服飾。
春秋戰國 · 深衣袍服
春秋戰國之交,“百家爭鳴”的社會環境對服飾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時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 ——深衣。
《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在春秋一直到漢代,曲裾深衣,直裾深衣是深衣的主要款式。深衣承接上衣下裳,是一種根據禮制而制定的衣服,所以一直以來都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
採用圓袖方領,以示規矩,意為行事要合乎準則;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襬線以示處要公平。
漢服 · 褒衣廣袖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
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繫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交領右衽”傳統,也和中國曆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
南北朝 · 華袿飛髾
魏晉時期衣冠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女子服飾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表現出優雅和飄逸的風格。
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
唐 · 慣束羅衫半露胸
唐代服飾制裙面料多為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着抹胸,外披紗羅衫,致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
齊胸襦裙。這種款式無論身材豐腴還是瘦削都能達到別樣的飄逸效果。
大袖衫,大氣飄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華、恢弘、大氣的文化特徵,呈現出當時華麗開放的審美風尚。
這種服飾是中晚唐時期的樣式,並一直流傳到五代。
清 · 旗裝
滿族婦女着“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
旗裝以滿地印花、繡花和襉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繡等為飾。
清代以來,坎肩極為流行。罩穿在氅衣、襯衣或棉袍之外的服裝。旗人婦女在坎肩和褂襴的款式及色彩上非常講究力求能夠與穿在裏面的旗袍和諧、媲配
褙子, 衣上流雲,袖間清風。 適合三五出行,日常穿着,雅緻而輕靈,隨意而自由。
民國 · 短襖套裙
民國這段時間,其服飾特點女性主要為襖裙,衣服和裙子是分開的,衣服寬袖,斜襟。
高而聳立的領子帶有着清末時期的餘味,衣袖寬闊但是可以顯出纖細的手腕。斜襟的設計更是凸顯了中國古代的服飾特色。
那時的女生校服,淺藍上衣、玄色裙子、白色紗襪、圓口布鞋,都帶着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
民國 · 旗袍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歷史轉型期。
在許多關於老上海風情的文字裏,總能看到木地板、老藤椅、即使在盛夏也穿得一絲不苟的長旗袍和尼龍絲襪。
中期的旗袍顯其女性自由獨立的個性,腰部逐步收緊顯出女性整個身體胸、腰、臀的自然曲線美。
(2017-08-22)
開篇之前,我先簡單講解一下“中國”一詞的來源。據目前所知,最早出現“中國”一詞是在西周初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詩經·大雅·民勞》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的詩句,大意是,愛護京城這些人,安撫四方諸侯。中國在此指京城,是周天子的居住地。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陝西出土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名叫何尊,上面的銘文刻有“宅茲中國”四個字,翻譯成現代漢語意為:在國家的中部建築宮室,這個中國在此指得也是京城。周朝代商成為天下共主後,在中原洛邑(今河南洛陽地區)營建宮室,作為王畿之地,並在周圍大封諸侯。他們認為京城位於諸國之中,故才有了中國的説法。最初中國是政治上的概念,中央政府所在的王畿是天下的核心,是國家的代表,故而中國一詞漸漸地就成了國家的名稱。但有意思的是,在中華民國以前,歷朝歷代都沒有以中國為國號的,而是以自己的朝代作為名稱,如夏商周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等。又由於京城代表了當時文明的最高水平,中國一詞又被賦予了文化意味,信守周禮的人,都以中國人自居,並以此評判他人。
何尊
與中國一詞相連的還有一個詞,即“華夏”。中國人常常自稱或被稱為“華夏人”,或單稱為“華人”“夏人”,或“諸夏”。單從字面講,《説文解字》釋華為“榮也”意為花朵;釋夏為“中國之人也”,合在一起意為“像花朵一樣繁榮的中原地區的人”。有的學者認為,“華”“夏”都是中原地區山、水的名稱,用來指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有的認為,“夏”就是指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表明中國人是夏朝的後裔。總之,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的族羣,被冠以“華夏”的稱謂。華夏人的最大特點是尊崇周禮。而懂禮,在當時就是文明的象徵。因此“華夏”就有了文化的意味。如你守禮,雖不住在中原,但也會被看作為華夏人。反之,你雖生活在中國,但如果不守禮,也會被視為蠻夷。韓愈在《原道》一文中記載了這一現象,他説“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意思是説,孔子寫作春秋的時候,諸侯有人用外族的禮節,就把他當作外族;上進到用中華禮節,就把他當作中國人。可見,我們的民族觀主要是立基於文化上的,而不只是單純的地域和血緣關係。
大禹治水
中國和中國人的概念是動態的,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地發展壯大。夏商周三代,中國主要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大致包括今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到了秦漢時期,領土已是三代的數倍,漢武帝時,中國版圖東臨日本海,包括朝鮮半島中北部。西至中亞,北逾陰山,南到越南中部及南中國海。以後,隨着國勢強弱,版圖亦隨之盈縮。已改稱漢人的華夏族人口也空前膨脹,原因是那些原來生活在各諸侯國內的所謂的夷、蠻、狄等已與諸夏完全融為一體,華夷之分已不復存在,他們都生活在強盛的漢帝國裏,人們以此自傲,因而漢人的稱呼便應運而生。從此,漢人、華人、唐人,在許多場合,成為可以與中國人互換的名詞,因為漢族佔中國總人口的90%以上,體現了這個國家的主要特質。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提請大家注意,那就是中國、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形成幾乎是同步的,猶如人的身心一樣難以分割,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夏商周是國家形成時期,也是華夏族凝聚之日,更是中華文明誕生之時。隨着漢帝國的建立,漢人也如影相隨,而獨尊儒術的意識形態也以國家意志力確定下來。這與歐洲不同。希臘、羅馬是歐洲文明始祖,希臘是有民族沒國家,羅馬是有國家沒民族。怎麼講呢?希臘雖然很小,但由於地理環境所限,到處是山,導致諸邦林立,雖有統一的民族,但無統一的國家,最後很容易地就被人吞併了。羅馬是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但統治民族羅馬人只佔其中很小一部分,境內民族紛繁,信仰多元,離心力一直都存在着,當帝國衰落時,日耳曼人一衝擊,就四分五裂了。而且後來它們接受了基督文化,一小部分接受了伊斯蘭信仰。而我們是一直沒有變,國家、民族、文化三位一體,從遠古一直走到今天。由於這個特點,使我們國土擴展了,但仍叫中國,民族壯大了,但仍稱漢族,文化加入了新因子,但仍屬中華文明。舉例説,南北朝所謂的“五胡”,與漢族融為了一體,像後來的鮮卑、契丹、女真,最後也都融入了漢族,而他們的地盤也都歸入了中國,再後來蒙古、滿族主政中原,直接的後果是把東北、西北、西南的版圖最終確定下來,連同他們民族本身一併歸屬中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佛教進入中國後,也與儒道融為一體。打個比方,中國、中華民族、華夏文明就象母親河黃河一樣,不管有多少支流注入它的體內,只是為它帶來了新成分,卻不曾改變它的性質,不過使水流更加澎湃,更加充滿活力罷了。
以上就是中國、中國人、中華文明的總特徵。那麼,基於此的中國人人性基因特徵都有哪些表現呢?首先説一説中國人的信仰,下面我們就正式開説。
(2017-08-06)
“我叫楊毅良,是一個鐵桿球迷,從初中的時候就深深愛上了足球。意甲的:AC米蘭、國際米蘭;英超的:曼聯、曼城;德甲的:拜仁慕尼黑;荷甲的:阿賈克斯、埃因霍温…”
我還記得大學期間,我們整日整夜的看世界盃,歐洲盃的比賽…”
《創客中國》節目現場投資人向楊毅良拋出了尖鋭、直指關鍵的提問,在聽到滿意回答後,投資界一位重量級合夥人當即表達了A輪領投意向,多家資本相繼跟投。該期節目將在本週三(5月24日)晚上十點內蒙古衞視正式播出,屆時歡迎收看。
《創客中國》節目中的創投F4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王岑、深創投華北大區總經理劉綱、聯創永宣董事長艾迪以及厚持資本董事長高鵬組成。節目每週三22:00首播、週四12:30重播,內蒙古衞視獨播、樂視網同步播出。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