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萬寧市舉行2020年引進新品種海水稻試驗示範現場觀摩會,邀請萬寧市萬城鎮、禮紀鎮、東澳鎮等7個沿海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市良種繁育場、部分種糧合作社和大户前來現場觀摩。
夏日炎炎,萬寧市萬城鎮周家莊東海洋130畝的“海水稻”試驗田裏一片金黃,撂荒鹽鹼地種出了水稻,收割機歡快地在稻田裏收割。“海水稻”歷經134天的種植,迎來了收割測評,測產數據顯示:現場實收3.15畝,平均畝產 690 斤,達到了預期目標。這意味着,撂荒鹽鹼地可變成良田。
“2020年2月,我市與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進行合作引進新品種美香佔系列,創建了130畝海水稻試驗田,該品種株型好,生勢強,分櫱力強,結實率高。通過在種植中不斷摸索,解決種植中出現的問題,對解決我市沿海7個鄉鎮撂荒鹽鹼地糧食種植問題將起到一定的幫助……”在觀摩會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藝師劉一週介紹 “海水稻”的種植情況以及高產栽培技術。
“海水稻的口感要比普通的水稻更加香甜,也更有嚼勁。”東澳鎮厚福村的種植大户陳希勃蹲在稻田旁,細細地查看水稻的生長情況,時不時摘一粒米放進嘴裏咀嚼。他説,在鹽鹼地種出海水稻簡直就是奇蹟,太神奇了,回去後要多多向種植户推廣種植這個水稻的好處。
據瞭解,我市撂荒鹽鹼地面積0.6萬畝,主要分佈在龍滾、和樂、山根、後安、萬城、禮紀、東澳等7個鄉鎮。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可文説,美香佔系列品種一年可種2造,分為早、晚造,其中晚造面對颱風等不確定因素較多,我們將提前謀劃進行種植,待“海水稻”試驗田試驗成功後,將為我市撂荒鹽鹼地複種打下堅實基礎,後續將在我市沿海一帶鹽鹼地撂荒地推廣6000畝的“海水稻”種植。同時緩解我市歷年來小海周邊海水富氧化問題,加快推進小海海域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真正實現撂荒地披上綠裝,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和提高社會效益,逐步打造萬寧市農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