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日利亞婦女收集食物券。 |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發
據美聯社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5日稱,剛果、也門、南蘇丹等非洲國家面臨着全球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數百萬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受新冠疫情、自然災害和武裝衝突等多重影響,今年以來非洲多國的糧食短缺問題陡然加劇。
新冠疫情從內外兩面惡化了非洲的糧食安全狀況。據路透社報道,非洲國家面臨疫情防控和維持基本物資供應鏈運轉的“兩難選擇”。
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糧食生產雖然仍在繼續,但由於物流運輸不暢,麪粉等農產品無法及時進入市場,國內農作物和生產能力被浪費。
此外,非洲多國依賴的糧食進口也面臨枯竭,此前印度、越南等糧食主要供應國減少甚至禁止了糧食出口。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尼日利亞大米進口量至少佔其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在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各國大米消費總量的約40%依賴進口。
70年來最嚴重蝗災也重創非洲糧食供應。根據國際救援委員會的報告,此前暴發的沙漠蝗災或將直接導致東非近500萬人面臨飢餓。蝗蟲摧毀了大量農作物,據測算,一平方公里的蝗蟲羣每天可以侵蝕3.5萬人一日的口糧。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預計在最壞情況下,受災地區糧食收成將損失50%-70%,而控制蝗災需要數年,並花費數億美元。
武裝衝突加劇了糧食危機。聯合國人道主義負責人馬克·洛考克稱,新冠疫情下采取的封鎖及行動限制措施不僅對糧食生產造成困難,極端分子也藉機“大發橫財”,在索馬里、布基納法索和阿富汗等戰亂國家,糧食安全狀況明顯惡化。
洛考克稱,武裝衝突短期內破壞糧食生產和分銷體系,長期則影響對農業的投資信心。同時,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也受阻難以進行,無法及時提供援助。
此前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衞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發佈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預測,如果國際社會不進行大規模的協調行動,全球性糧食危機將無法避免,將對數以億計的人口產生深遠影響。維護全球糧食安全,防止發生嚴重人道主義危機,任重而道遠。
作者:龔清
編輯:劉暢
責任編輯:敖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