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們對父母的愛在他們長期抑鬱的時候變成了仇恨。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最近,看到一個街訪的視頻。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路上的小朋友,問他們眼中的媽媽到底是什麼樣? 

“我媽總打我……”  

“她老催我寫作業……”  

“不讓我出去玩……” 

無獨有偶,今天刷微博的過程中,看到一個互動話題叫#母親節套餐,媽媽再打我一次#,裏面的回答都在表達,小時候被媽媽打過多少次,那時候的自己覺得有多絕望,多悽慘。 

我隨即轉發給我的朋友,跟她聊起小時候被父母打過的趣事。雖説是“趣事”,但回想過去,內心總有一股委屈和失落。

1

我朋友説她小時候很害怕做錯事,生怕做錯事了就會惹來一頓罵。她覺得父母就是權威,父母都是對的。

小時候她曾經嘗試過表達自己沒做錯,可是結果要不就遭到漠視,要不就是父母姿態更加居高臨下的痛罵:

“你爸!”

“你媽!”

“我為你好!”

甚至到後來她畏手畏腳,是不敢做任何事。

在這樣的不被允許表達、不平等的家庭氛圍中,讓她的害怕延續到成年。她看起來就是弱弱的,在權威人物(例如老師、老闆)面前大氣也不敢出。

因為從小開始,也不知道什麼事在父母眼裏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知道做了什麼事會引起父母的情緒狂潮,只知道自己“做錯了”就會引來一場風暴。

她已經把父母的憤怒和焦慮通通歸因為“都是我的錯”。

後來,接觸了心理學,她曾嘗試過為自己發聲。

曾試過跟父母澄清“你是你,我,你的情緒是你的,跟我沒關係。”可是父母已經習慣了這一直以來的方式,突然發覺女兒“不受控”了,於是比小時候吼得更大聲,更有氣勢。

父母因為孩子的表達而焦慮害怕,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制止。殊不知,孩子不表達,以後就再也不表達了。

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每一次生生忍下的眼淚,以後會氤氲成他人生中的一場暴雨。

父母更不知道,孩子每一次吞下那些還沒説出的和不敢説出的話,以後都會是他無法承受的重量。

長大以後,孩子不會表達了。

是的,其實父母也在害怕,在焦慮。他們在害怕孩子失控。

潛意識裏,他們害怕他們的情緒沒人負責,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力量承受自己的情緒,更沒有力量承受孩子因為自己情緒受傷的這個事實。

然而,往往他們越害怕,就越要掌控孩子的言行。

2

網上有一段子: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小時候吃辣條,不看生產日期;像小時候我爸打我,不講道理。”

這句話大概是想突出“我喜歡你,不講道理。”可是那一句“像小時候我爸打我,不講道理。”莫名讓人覺得心酸。

平時生活中不難見到,父母想要孩子改變的就是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為或者性格。忽略了孩子自身想要什麼,生生地把孩子的需求堵在嘴裏。

孩子是症狀,父母是癥結。

很多父母都會説“他很不聽話”“有什麼辦法可以給我教育他嗎”焦慮都寫在臉上。反觀一旁的孩子,要不就一臉無所謂,要不就沉默。

所以,這到底是孩子想要改變,還是父母想要孩子的改變?

父母一直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彷彿只要把孩子攥在手裏就心安,不知不覺把孩子淪為了自己的附屬品。

孩子越來越發不出自己的聲音。

我朋友成年以後,對於權威性的人總是下意識地順從,在這些人前她沒有自我,不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立場,她越來越累。

接觸了心理學,一點點覺察成長,才發現自己幼時被種下的根這麼深。

面對權威人士時,她下意識的順從其實就是把對方投射成了父母。她害怕,害怕自己做錯事,不知道有什麼後果。

明明很有才華,在工作上卻不敢表現;

明明工作繁雜瑣碎,已經讓她喘不過氣來,她還是無法説出現狀爭取自己的利益。

欠缺的除了勇氣,還有力量,勇敢表達自己的力量。

無法再那麼純粹勇敢地表達自己。

3

當孩子越能被允許表達,他才能越活出自己。

很多父母都走在學習成長、斬斷代際傳遞的成長路上。

如果你也曾是受傷的孩子,如果你也正走在成長路上,像文中提到的朋友一樣,苦於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苦於無法活出更好的自己:

允許自己有恨,恨與愛往往是孿生的

很多時候,這種恨是不被父母允許的,出於對父母的認同,這種恨也不被自己允許,久而久之,越積越深。

當你面對權威不敢表達的時候,你就把心中那個嚴厲的父母投射出去了,你對對方既害怕又有期待,期待他能打破你以往經歷的嚴厲父母,期待他能看到你。可是往往是不會的。

這種愛恨交織的感覺,還是要回歸到自身。因為恨隱藏在愛之下,我們試圖用愛去掩蓋那種恨。

然而,越是掩蓋,自己越痛苦,越不被看到。

連自己都看不到自己,期待別人的看見和救贖是不太可能的。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當你允許自己的恨時,愛才會流動”。

允許自己有恨,尊重自己的感受。

要看到自己,接納自己。

好好覺察,學會表達,如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時候吞下了不敢説出的話,吞下的還有自己的真正感受。這模式一直貫穿着我們一生。

長大以後,明明心有所感所想,也習慣性壓抑,或者説明明感覺到了不舒服,但下意識保護自己,習慣性隔離了自己的感受,試圖粉飾太平。

你可以去嘗試體會覺察一下自己真正的情緒,只有這樣你才能更準確瞭解自己,走出表達自己的第一步。

嘗試開口表達你真實的感受,這種表達是坦然而真誠的,只講感受不指責。對方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你這樣的轉變。

別害怕別退縮,多表達幾次。

那只是你的感受,你可以更理直氣壯些。

分清界限

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間是界限不清的。

當你在表達的時候,你會受到別人的指責或者攻擊。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你講的只是“感受”,感受並沒有好壞之分,那是你的感受。對方往往會覺得自己被指責了。總是有個過程的。

要知道,他們的攻擊或指責不是針對你,而是通過指責把他們所感受到的扔回給你,這樣他們就不會有內疚不會有不舒服。

我記得當我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學會了真實地表達自己。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我媽媽説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對她説:“媽媽,你剛才説了一句讓我不舒服的話。”媽媽聽到後,跳了起來,很着急!你為什麼這麼敏感?心理學是這樣的嗎?”

我有點委屈。

隨後就釋然了。

我告訴她“媽,我在表達這句話讓我不舒服呢,這是我的感受。”

我知道其實我媽在害怕,害怕我這句話是在告訴她“媽媽,因為你説的這句話,我受傷了。”所以她迫不及待攻擊我,證明“我沒錯,女兒沒因為我受傷。”以及緩解她“犯錯”後的焦慮。

現在,在一次次的表達中,我媽也知道我在表達事不是針對人,更能坦然更有力量地理解我所表達的感受。

你表達感受的同時,對方會有自己的感受。這是很正常的,雙方都會需要一個適應緩衝期。

再沒有第二個童年。我們回不去了。

可是你要相信,現在的你可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讓自己為自己勇敢發聲,試試。

沒關係的,你只是表達你自己。

當你學會了表達,從內在生出自己的力量,你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