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傷感的音樂會讓心情會變好? 有何科學依據

  聽傷感的音樂會讓心情會變好?有何科學依據?就社會心理學而言,如果我們注意到有人比我們處境更糟糕,我們的心情就會輕鬆一點,這一過程就是大家熟知的下行比較。

  生活中某些時刻我們會選擇聽傷感的音樂來緩解情緒,但為什麼在難過時聽悲傷的歌,雙重傷感的情況下反而會幫我們走出陰霾呢?

  一項新的研究闡明瞭音樂和情緒結合時,大腦內部的反應。傷感音樂是可以讓人心情愉悦的——而不是單純的抑鬱,它可以觸發積極的回憶,提升我們的情緒。

  由英國杜倫大學和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聯合成立的研究小組,分析了三個大規模的調查,總共涉及2436人,發現傷感音樂反響強烈。

  但三個主要的反應尤為突出:愉悦,舒適和疼痛。研究人員指出,通常這些反應是由音樂喚起愉悦或悲傷的記憶而引發的。

  未參加研究的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心理學家Adrian North説道,我們喜歡聽傷感音樂可能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社會心理學,一種是認知神經科學。 就社會心理學而言,如果我們注意到有人比我們處境更糟糕,我們的心情就會輕鬆一點,這一過程就是大家熟知的下行比較。事情會好起來的,你看小明比你過得還慘呢。

  另外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假設是,人們喜歡把音樂中的場景結合到生活現狀,歌曲作為我們情緒的承載,與我們形成共鳴。

  第二種解釋,North覺得是更有説服力的,就是基於神經科學和頭腦內部實際的化學反應。

  一些科學家認為傷感音樂有助於荷爾蒙發酵,這一化學反應能遏制悲傷。身體實際上已經準備好接受創傷性事件了,所以當這些事件沒有發生時,人體就只剩下愉悦的體驗了。

  通過腦部掃描,我們瞭解到聽音樂可以釋放多巴胺——一種與食物、性和藥物關聯,在特定情緒峯值下產生的神經遞質。這也有可能是我們從悲傷曲調中獲取的愉悦體驗。

  另一種假設是,當我們通過藝術而不是直接體驗,大腦對悲傷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想想一部傷感的電影、一首高亢的曲子,或者一幅悲劇的畫作。

  發表於2014年的研究顯示,聽眾往往會被傷感音樂中的美感吸引,英國和芬蘭新的研究也寫道,憂鬱曲調有着更大的審美情趣。

  這可能會把憂傷和標誌性的藝術品聯繫起來:一些研究指出,在你能客觀評價藝術的範圍內,憂鬱的氣質能讓藝術作品更吸引人。可以説,悲傷似乎可以讓我們更勤勉、更專注,會影響我們隊音樂的理解和創作。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這些“愉悦的”悲傷在每個人身上的作用是不同的。新研究的作者發現,對有些人來説,傷感曲調實際是憂愁和消極的,通常是因為喚起了他們不好的記憶,所以憂鬱沮喪的配樂可能不總是讓你朋友振作起來的最好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4 字。

轉載請註明: 聽傷感的音樂會讓心情會變好? 有何科學依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