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而取是小偷?面對孩子的偷竊行為,父母該給孩子的觀念
我小兒子,今年才小學一年級,年前在超市結賬櫃枱處偷拿了一個汪汪隊的奶酪,當下我沒有馬上發現,是離開超市到快餐店覓食同時偷空稍微工作一下時,聽見前夫在質問他:
“這是什麼東西?”
“哪裏來的?”
“是不是偷來的?”
“給我説實話”
“不要不講話,説話。”
“我不會生氣,説實話!”
我能夠理解前夫努力壓抑的憤怒情緒,但他緊皺的眉頭與看似噴火的目光讓兒子嚇到根本説不出話來,甚至講出‘老師發給我們的’這種瞎到不行的理由。我請前夫先繼續吃飯,他現在的情緒不太適合與孩子討論這件事情。
‘你現在願意跟我説話嗎?’我問
‘……’兒子沉默搖頭,低頭吃着他的晚飯。
‘那你先吃飯我繼續工作,等你願意跟我討論時我們再聊聊好嗎?’我問。
‘……’兒子依然沉默,但有微微頷了首。
然後,我真的就繼續埋首於工作不再理會兒子,他也默默吃着晚飯,但應該是太緊張了,他不慎打翻了他的飲料,灑得滿桌滿地。前夫見狀馬上拿起杯子想幫他善後,我出手制止,因為兒子在第一時間已經抽了紙巾,可以見得他知道自己必須要處理這樣的狀況,那就靜靜的看着就好。
兒子抽了兩張紙巾擦拭着,但因為灑出來的飲料太多紙巾一下就吸飽沒有任何擦乾的作用。
‘拿抹布會不會比較好一點?’我低頭輕聲問他。
‘……’兒子沉默但點了頭。
‘那你去櫃枱問老闆能不能借你抹布。’
‘……’兒子帶着遲疑但還是緩步走向櫃枱。
他順利拿到抹布,也確實將桌面擦拭乾淨,並且主動歸還抹布給店家。
‘地上還有很多,如果不馬上弄乾淨的話會黏黏的,抹布可能不太適合拿來擦地板,你有其他的想法嗎?’我低頭問他。
‘……用拖把’兒子小聲回答。
‘那你再去問問老闆能不能借你拖把。’我堅定的看着他。
‘……你去問’兒子低頭,顯然剛剛去借抹布已經費盡他畢生的勇氣了。
‘我可以幫你,但是你得學着面對自己的問題,打翻飲料不是故意的,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既然打翻了我們就一起想辦法解決,把對他人的困擾降到最低這樣就好。’語畢,我又強調了一次:‘你沒有做錯任何事。’
於是兒子離開座位,用比剛才更緩慢與沉重的腳步、更小的音量詢問店家是否能借拖把,店家瞭解狀況後拿拖把來幫兒子把地板拖乾淨,兒子站在旁邊一直低着頭,就像每一個做錯事情被抓到的孩子,就像過去的我。
店家拖完後離開,我告訴兒子,這是你不小心造成的狀況,本來應該是由你自己善後,但是店家幫你把它弄乾淨了,其實老闆可以不用幫你做這些事情的,你要謝謝老闆的幫忙。
‘……謝謝叔叔’兒子走到店員身邊,用只有他聽得見的音量道了謝。(從嘴型判斷大概是説這個)
‘感謝別人的幫助時不用感到害羞或是不好意思,因為別人的幫助減輕了你的麻煩,真誠地、好好的感謝人家,對方也會覺得很開心的。’我看着他。
‘……’兒子露出靦腆的微笑點了點頭。
‘那你現在願意跟我討論這奶酪的事情了嗎?’我輕聲問道。
‘……那不是老師發的’兒子又低下頭,小聲説着。
教會孩子負責
我看着汪汪隊的奶酪推測着兒子行為可能的目的,汪汪隊小遊戲,我大兒子帶着小兒子有一起玩,小兒子非常沉迷於這個小遊戲,我提醒他除了遊戲,其他該做的事情也要記得做,自己要把一天的時間分配好。
雖然他爸經常提醒孩子抱着手機都不看書,我回答他:‘讀書是他自己的責任,你可以提醒但不要干涉,他自己要去學會承擔不用功讀書的後果,你逼他只會讓他有理由更加逃避讀書,如果真的考不上他想要的學校就可以怪罪在你身上。’
‘還不是你們一直逼我讀書,越逼我就越不想讀啊!’用這樣的理由來逃避自己沒考好的後果。所以不要逼他,讓他自己去處理他的問題。大兒子階段測驗成績總是全班前三名,在沒有補習、沒有人逼迫讀書的情況下。
我們只看到他一天到晚抱着手機蓋房子,誰知道他在學校或是其他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多少努力去温習呢?試着去信任孩子,越信任孩子,孩子就越讓家長放心。把孩子當成是跟自己一樣的人,平等的看待他而非認為他們沒有父母就什麼都做不到,一但你認定了孩子做不到,他們會真的特意做對給你看。
離題了抱歉,花式文筆呵呵。
‘你想把這個送給哥哥嗎?’我問。
‘……’兒子沉默點頭。
‘謝謝你想讓哥哥開心所以拿走了這個,但是這是超市售賣的商品,拿走需要付錢,如果沒有付錢就拿走的話是偷竊的行為。’我説着。
‘……’兒子依舊沉默點頭。
‘法律要遵守,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夠理解偷竊這個行為會帶來的後續影響。’接着我就跟他仔細説明老闆賺錢的模式,先拿自己的錢買進商品銷售,銷售出去之前都是沒有賺錢的狀態,必須等商品賣掉後老闆才能賺錢,但這期間若是有人偷走東西就會變成老闆投資出去的金錢收不回來,還賠了錢。
若是每個人都順手牽羊,老闆賠到血本無歸,連帶影響到的可能還有老闆的家人,家裏可能還有年邁生病的父母以及嗷嗷待哺的小弟弟小妹妹。一家人都是依靠老闆的收入在過日子,一個無心的舉動可能會毀了整個家庭,流落街頭的老闆與他的家人可能為了温飽而去犯罪,例如搶劫錢財去買食物求生存。
這樣的後果或許太浮誇,但誰能夠保證絕對不會有這樣的結果發生呢?正因為每個人都心存僥倖,覺得自己的小惡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整個社會才會與惡距離如此接近。我不確定一年級的兒子聽得懂多少,但我知道他很認真的在聽着,即使全程一直低着頭。
最後我們一起回到超市,我陪他向工作人員坦承,這是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目的是要他知道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並且不會再犯,而非羞辱或是處罰他,用處罰的方式只會讓他學會‘下次不能被抓到!’更激進的是產生‘報復他人’的心態。
兒子在回超市坦承的路上不只一次跟我説‘我不想自己拿這個’、‘我不想自己跟店員説’過去的教育模式讓他習慣依賴身邊的大人,出事情就讓大人出面處理,他從未真正面對過自己闖的禍。他爸爸遠遠走在我們後方,我想他是怕自己情緒失控忍不住又責備甚至出手打小孩。
每當兒子説一次‘我不想自己……’,我就會停下腳步蹲下來,用跟他一樣的高度看着他,温和並且堅定的對他説‘這是你引起的問題,你必須自己解決。’最後一次説完時我問他:‘去向人坦承自己犯錯很難為情,相信你未來也不希望再發生同樣的狀況,如果不想再這樣,你有兩種選擇,一是不要再沒經過他人同意或合法交易的情況下拿走別人的財產;二是下次偷拿時更小心,不要被大人抓到。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我牽着他的手,靜靜的看着他。
‘……第一種’兒子回答。
‘那麼,我們一起面對這次的狀況,處理完之後未來就不會再發生同樣的問題了對嗎?’
‘……對’兒子總算略抬起頭來回應我的目光。
事件順利落幕後,兒子終於情緒潰堤掉下眼淚,他是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很少會在有人的情況下落淚,剛剛的狀況也是眼眶紅了很久後眼淚才掉下來。我緊緊抱着他,我忍不住想“假如我小時候有人教我面對自己的勇氣該有多好?會不會我的人生前半段就不會那麼痛苦?”
但我無法回到小時候的自己重新來過,我可以現在開始學着勇敢也不遲,但我有能力能夠教育我的孩子勇敢,教育他們面對自己以及承擔自己的責任。父母的責任不是在控制兒女,而是給他們温柔、堅定、正向的力量陪他們學會自立,然後當孩子自立時也要學會放手讓他們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