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不説,受傷不説:什麼時候起,孩子在你面前戴起了“面具”?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是完美的、不會犯錯的。

我們家長只有給予信任,再正確的接納,孩子才敢敞開心扉。

——虎媽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杜江在談及嗯哼教育時,曾説過一句話:

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

確實!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

你受到委屈後,會跟父母説嗎?

網友們的回答,讓人心酸:

“我寧願在外面難過到哭死,也不願意在我爸媽面前掉一滴淚。

不是別的,而是他們説的話,都是往我心窩子裏捅刀子。”

“小時候吃完晚飯和小夥伴瘋玩,自己扒汽車後鬥,不小心踩空磕到腿。

回家的路上一瘸一拐,到了家鮮血順腿往下流,不敢和家人説,自己找藥箱上藥,直到現在,小腿外側還有5公分的疤。”

“7、8歲的時候,摔傷,大腿扎進了朽木,木屑扎進肉裏取不出來,過了很多天,直到它潰爛,父母才發現,現在大腿上還有一塊明顯的傷痕。”

龍應台也曾在《親愛的安德烈》裏寫道:

“很多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説,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想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無論是餓了、渴了、累了、痛了、還是想要吃什麼、玩什麼、買什麼,都會纏着父母,不達目的不罷休,使盡渾身解數。

現在,是怎麼了?

孩子寧願咬着牙,忍着疼,硬扛着,也不願意向父母吐露半分?

什麼時候起

孩子在爹媽面前戴上了“面具

表哥,常年北漂。

無論是工作還是人際關係都遊刃有餘,在外人看來,他自信、開朗、隨和。

但他卻常年不肯回家。

有一次聊天,無意中提到他的父親。

表哥雖一臉惆悵,若有所思。

但踟躕了片刻,還是長嘆一聲,算了。

語言可以戛然而止,但神情卻騙不了人。

表哥憂鬱的眼神,還是沒能掩飾住他對父母的掛念。

只是無論心裏有多少渴望和思念,只要想起小時候經歷的一切,表哥終究還是跨越不了和父母之間的那道鴻溝。

小時候,表哥考試沒考好,他爸爸能一連罵他好幾天。

通過努力,好不容易考出好成績,他爸爸又毫不留情地潑涼水:

不過只是運氣而已,有什麼好高興的。

他想要幫媽媽分擔點家務,他爸爸一把奪過他手裏的掃把:

都什麼時候了,還想着偷懶,好好學習才是正道。

他想要買一套心愛的《海賊王》,他爸爸黑着一張臉,怒吼道:

買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家裏錢多的花不完是不是?

積攢的失望多了,表哥就再也不願意開口了。

龍應台説:

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

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很多時候,孩子想向父母尋求情感支持,可父母,卻向孩子亮出了武器。

孩子想要擁抱,父母逼他堅強。

孩子想要表揚,父母覺得應該壓制。

孩子想要鼓勵,父母冷言冷語地刺痛他。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可,情緒得不到恰當的疏解,為了自保,只好選擇沉默。

而父母的諄諄教誨,無論聽起來再怎麼讓人無法反駁,實際上,也已經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

父母所有的“為你好”,也不過是逼出了一個假裝懂事的孩子。

愛,來自父母,令人悲哀的傷害,往往也來自父母。

就像電影《狗十三》裏,最扎心的那條熱評所説的那樣:

“你看,這個小女孩好懂事呀!”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戴面具”的孩子

身體裏藏着“處處討好”的靈魂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説:

懂事是很深的絕望,它真的不是個好東西,它表面上是為家長帶來省事的好處,也許骨子裏就是出於恐懼。

還記得《奇葩大會》第二季,那個眼睛發光、手腳輕盈,豐腴可愛的“小丑”姚尚德嗎?

他是一名默劇演員。

正如你在台上看到的那樣,他自信、大方、幽默、有趣。

但摘下“面具”,他就像一頭誤入獅羣的綿羊,變得忸怩、害羞、躲閃、不知所措。

在路人眼裏,他的滑稽、誇張、是一種行為藝術。

但瞭解了他的童年噩夢,你就會明白他是在用“面具”,討好世界,救贖自己。

姚尚德國小剛畢業的那年暑假,獨自一人坐車去上暑期班。

他不小心坐過了站,打電話求助母親,母親忙於生意,讓他去找警察。

他一個人站在下着大雨的公園裏,求助無門,被淋成落湯雞,凍得瑟瑟發抖。

他不敢向母親撥打第二個求助電話,怕媽媽罵他蠢笨。

他想讓自己像母親期望的那樣,有獨自解決困難的能力。

但不幸也悄悄盯上了這個孤獨無助的孩子。

一個“偽善”的老頭,邀請他去家中避雨,給他喝了碗熱湯。

喝了湯之後,他渾身無力,昏睡了過去。

再次醒來,是被痛醒的。

那個年紀,姚尚德雖然對性懵懂無知,但也隱約知道自己被傷害了。

老頭給了他一百元錢,讓他打車回家。

他身體痛,心裏更痛,一件事沒做好,又發生一件更加無法啓齒的事。

他不敢直接回家,只是坐車到應該下車的地方。

思慮良久,才打電話給父親,回家也只告訴了父母故事的前半段。

滿足父母的期待,其實是孩子的求生本能,也是孩子的智慧。

但越是懂事的孩子,越容易在內心衝突中苛責自己。

姚尚德越是想做父母期盼中的孩子,就越是厭惡自己。

在他的表演裏,別人扔他爛蘋果,他不生氣,撿起爛蘋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別人罵他,他依舊笑嘻嘻地向罵他的人示好。

在外人眼裏,他是敬業、是表演。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在演自己。

就像喬治.奧威爾説的那樣:

他戴上了面具,然後慢慢變成了他的臉。

心理學家Deborah Serani講過:

理解弱點和缺陷是生而為人的一部分。

但如果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就會壓抑自己的情感,掩飾真實的自己,用偽裝和逃避的方式解決問題,逼迫自己戴上與父母的理想和期待相符的“面具”。

在激烈的內心衝突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孤獨,討好了整個世界,唯獨放棄了自己。

讀懂孩子

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所有親子關係有問題的家庭,細節不同,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沒有真實的情感溝通。

心理學家説:

父母常常把孩子物化,單方面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

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一旦發現孩子的行為有偏差,就急於去修剪和縫補,而從未思考過孩子行為背後有什麼動機,而這個動機又透漏着怎樣的內心需求?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總是責罵粗心的兒子“缺一根筋”,“什麼都做不好”。

兒子也常常很受傷。

有一次,這位小男孩又忘了把作業帶到學校。

當他忐忑地回家拿作業時,父親破天荒地摸了一下他的頭,温柔對他説:

“粗心很正常,爸爸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爸爸希望你以後可以認真面對……”

第一次感受到父親的愛,第一次被父親看懂了內心,小男孩激動不已。

從那以後,他不僅改掉了自己粗心的毛病,還把父親的這句話記了幾十年。

讀懂孩子,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約翰.戈特曼説:

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方式,關係着孩子一生的情緒健康。

深以為然!

只有有了父母的積極回應,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可被信任的,才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而不是惶恐,才會卸下面具,去做最好的自己。

把孩子教育的過分聽話,過分關注外界的評價和表揚,過分依賴於順從,孩子只能成為一個戴着“面具”跳舞的人。

而幫助孩子合理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的錯誤,逐漸完善自己,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內心有力量的人。

讓孩子的人生,充滿温暖的底色。

孩子才會願意與父母互相袒露內心最柔軟的一面。

父母也才能真正養出一個滿足自己期待的孩子。

最後,願我們都能像泰戈爾在《孩子的世界》中所説的那樣:

我願我能在孩子世界的中心,佔一角清淨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説話,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雲朵和彩虹來愉悦他。

與諸君共勉!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裏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男孩派,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80 字。

轉載請註明: 想要不説,受傷不説:什麼時候起,孩子在你面前戴起了“面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