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赦如聞降德音 一涼歡喜萬人心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炎熱的高温天氣還未過去,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悄然來臨。我國古人把立秋看作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以後陽光依舊強烈,但空氣中已經透露些微涼爽的氣息。

本週五(8月7日),我們將迎來立秋。立是開始的意思,如果從字面上解釋,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古人認為從這一天起,暑氣漸消,早晚開始涼爽起來。正所謂“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立秋一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總體上會出現由熱轉涼的趨勢。

不過,氣象科學一直都不承認立秋是秋天的開始,認為只有當天氣真正符合一定氣象條件時,才算完成季節轉換。按照氣象科學標準,必須要連續5天日平均氣温回落到22℃或以下秋天才算來臨。

今年立秋的準確時間是8月7日8時49分。為何要特意説到具體時間呢?因為按照民間傳統,不同的立秋時間,將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天氣變化。

諺語云,“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意思是説,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接下來會比較涼爽;如果在下午,之後的天氣恐怕會把老牛熱死。還有一種説法是“立秋也分公母”,單日立秋是“公秋”,雙日立秋為“母秋”。在動物界,雌老虎比雄老虎厲害,所以如果是“母秋”,表示之後的秋老虎很強,會更熱。

按照這些説法,今年屬早立秋,又是“公秋”,立秋以後應該會涼颼颼。當然,這樣的説法因為沒有科學依據,有時候顯得站不住腳。不過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大家可以留點心,看看是否靠譜,就當是個生活樂趣吧,畢竟“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立秋講究進補。市中醫專家婁琪説,立秋過後,雖然可以調整飲食補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亂補”。此時剛離開炎熱的夏天,人的胃腸功能較弱,如果吃太多肉類等高蛋白食物,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量,最好等到天真正涼快後再多食用。

來源:汴梁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4 字。

轉載請註明: 立秋:暑赦如聞降德音 一涼歡喜萬人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