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村裏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趟門灰頭土臉,讓人心裏犯愁。”村民李大娘頗有感觸地説。濟陽區新市鎮賀家村位於濟陽北部,是省定貧困村,“行路難”一直是困擾該村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7年時任第一書記在調研村情民意的過程中,村民們異口同聲講得最多的便是修路,通村公路的事情很快列入了議事日程。在水泥建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有關部門積極協調,1600米瀝青路和600米水泥生產道路項目很快列入新市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計劃。2018年5月,總投資72萬元的生產路率先建成。同年10月,全村總投資近200萬元、1850米的主街和2300米的户户通項目,總計56條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困擾村民生產和出行的老大難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沒想到我活了大半輩子,還能在自家門口看到硬化路”。李大娘現在説起這事仍然激動不已。
幫助貧困村脱貧修通道路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村民儘快打通致富之路。“時間不等人,1萬多斤甜瓜啊!心裏真着急啊!”2017年9月,與貧困户賀大哥簽訂包銷協議的採購方單方毀約,手足無措的賀大哥心急如焚。看到這個情況後,第一書記及時與相關部門和愛心企業聯手,三四天就將所有甜瓜銷售一空,讓賀大哥避免了一場意外損失。為了給全村的瓜果蔬菜找到銷路,避免賀大哥這樣的遭遇再度發生,增強村民脱貧致富的信心,第一書記及相關部門幫助大棚承包户先後聯繫了堤口路和七里堡等果蔬批發市場,為村裏的瓜果蔬菜打通了銷售渠道。
光伏發電項目也是賀家村的幫扶產業項目,在歷任第一書記們的積極努力下,村裏的30畝瓜菜大棚和光伏發電兩個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帶來7萬元以上的收入,產業分紅重點用於貧困户脱貧。同時,村裏為3户貧困户設立了公益崗位,為3户大病卧牀貧困户申請了護理服務補貼,為2户貧困户老人爭取了“金暉助老”幫扶,為9户貧困户爭取了棉被和羽絨服,為3户貧困户子女提供了助學金資助。
經過幾年來精準扶貧和幫扶政策的不斷落實,如今賀家村所有貧困户已經全部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陳元昊)
用“脱貧”鑰匙打開“致富”門鎖
從昔日的“行路難”,到今日的“路路通”,記者從新市鎮賀家村幾年來的脱貧致富發展過程看到,幫助貧困村修通道路,是脱貧致富的重要“硬件”;幫助村民儘快打通致富之路,則是真正實現脱貧致富的核心“軟件”。歷任第一書記的關鍵作用,不僅在幫助村民脱貧的道路上加一把力,更在於用“脱貧”的鑰匙,打開了“致富”的門鎖,讓老百姓從黨的富民政策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更自覺自願地用勤勞開闢出一條致富之路。(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陳元昊)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