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是HQ19,誰想到是射程600公里垂髮火箭炮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昨天的推文中提到了HQ19和HQ26這兩種具有大氣層內外反導能力的強大導彈。不過至今幾乎沒有人真正見過這兩種導彈的真身,其發射車也沒有公開過。於是當一台體量巨大,明顯比過去公開過的HQ9區域防空導彈體量大得多的導彈車出現時,馬上就有人意識到這大概就是傳説了多年的HQ19,他的艦載版自然就是HQ26了。這麼想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這種導彈載車採用是和早就公開的HQ9A和B差不多的重卡車型。而且都載有4部發射筒,而且明顯可見這種新發射筒比HQ9的發射筒更長而且直徑更大。遠處看還看不出其發射筒的巨大,如果有一名成年人和這種新導彈桶合影,才可知其巨大體量。HQ9導彈被認為長度不超過7米直徑在45釐米左右,自重1.3噸。因此其發射筒的直徑不超過70釐米,長度不超過7.5米。
而這種新發射筒,通過和一個成年人的對比可知,其外直徑明顯要達到1米甚至更粗,而高度要超過3層樓,也就是9米以上。那麼判斷其內部的導彈的長度應該接近9米,直徑會超過60釐米。一般來説導彈越大則其射高和射程都越大。9米長的導彈也和傳説了多年的HQ19和HQ26的長度差不多。更重要的是,這種發射筒,看其一端的外形和結構,明顯是和HQ9和S400這類遠程防空彈一樣的火藥燃氣冷發射的“彈出”兼“防後座力”設計。也就是説,這種大型的發射筒就像口徑超大的多管獵槍,是靠底部火藥的爆發燃氣推力把數噸重的導彈彈射出發射筒後,再點火起飛。而在發射前發射筒要從發射車上垂直豎起,發射筒的一端直接接觸地面,可以承受彈射導彈起飛時的巨大後坐力。正當無論從發射筒的巨大尺寸還是其起飛發射方式判斷,都認為這是一種自重在2噸左右的巨型防空反導導彈時。
最終揭秘的發射筒中的真實彈藥,卻讓所有人吃驚。這居然不是一種防空導彈,而是垂直髮射的重型“火箭炮”!火箭炮,本來是二戰中出現的一種大面積概略性打擊的地面武器。在整個20世紀,火箭炮的射程似乎都沒有超過70公里,仍然只具備戰術意義。偏偏到了21世紀,在誰誰家的全球天基系統佈局完善後,這種過去在陸軍作戰大面積“犁地”的武器,着實被徹底升級了。過去的火箭炮,從來都不是精確射擊的武器。一般要求,火箭炮大規模發射後的誤差,在千分之十之內即可。也就是用火箭炮打擊20公里之外的目標,單發落點誤差可能高達200米。因此火箭炮只能大批量的齊射,靠大量的彈雨來覆蓋集羣出現的軟防護目標。比如集羣步兵和輕裝甲車輛。對重裝甲的坦克突擊羣和固定設防的鋼筋混凝土的永備堅固地面工事,普通的火箭炮齊射的打擊能力相當有限。但是火箭炮到了誰誰家手裏,卻成了超遠距離點穴戰的武器。安裝上簡易制導系統的重型火箭炮,從150公里之外發射,卻可以直接命中設防厚度在3米以上鋼筋混凝土的堅固地下工事,命中誤差居然只有10釐米。這個精度,換算下來超過了洲際導彈!
這是直接要搶短程彈道導彈的工作;其實連激光制導炸彈和巡航導彈的生意也要搶。誰誰家的火箭炮,最大的口徑已經到了750毫米,射程已經超過了500公里。口徑和裝藥量已經超過了60?短程彈道導彈。因為大部分短程彈道導彈的直徑不過70釐米以下,射程也多在500公里以下。國際上更不準出口射程超過300公里的任何導彈。但是過去誰誰家的火箭炮再粗再大,起碼還是都是傾斜發射的,給正規的彈道導彈最後留了一點面子。而現在這種超級火箭炮倒好,不但是垂直起飛,還是垂直冷起飛。起飛後垂直向上再程序拐彎,然後直接再從天頂垂直俯衝,以接近1噸重的彈頭,打擊400到600公里外的水面和地面的目標,這幾乎是潛射洲際導彈的待遇,但人家就是仍然叫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