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有媒體拍到賈乃亮再次現身李小璐住的小區。
還記得兒童節當天,賈乃亮和李小璐一起陪女兒打羽毛球。
那是兩人離婚7個月後首次同框,面對面交流,非常輕鬆自然,開心的甜馨更是跳到爸爸的懷裏撒嬌,畫面特別温馨。
近日,賈乃亮工作人員也做出回應:
“無論如何,父親陪伴孩子都是責任和義務,而且進組前肯定希望多陪陪孩子。”
還記得兩人離婚時,所有人都心疼甜馨,害怕她因此受到傷害。
直到後來看到演出時的甜馨落落大方、自信從容,李小璐抖音中的甜馨一幅無憂無慮的樣子。
而離婚後的他們再次面對面沒有黑臉,而是陪孩子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這對孩子來説無疑是最好的温柔。
許多網友也都表示力挺:
這樣做很對,做不成夫妻,還是為人父母,大人再有矛盾都不應該牽扯孩子。
父母離婚,孩子無疑是最受傷的那個,小小的她或許根本不理解成人世界的變化,卻被動接受爸爸或媽媽不在身邊的事實。
這樣的傷痛或許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減輕。
這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多少孩子成了父母不幸婚姻的犧牲品
前段時間,大熱韓劇《夫妻的世界》看得很扎心。
老公出軌,夫妻離婚,精心謀劃復仇,這是夫妻間的感情糾葛,也是三個人的困局。
女主池善雨發現老公出軌後,逼着兒子在兩人間做選擇,誰料兒子説:
爸爸背叛的是你,不是我。
為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她刺激丈夫,逼他家暴,又設計讓兒子看到自己被打得遍體鱗傷。
如她所願,兒子恨透了爸爸,選擇跟媽媽一起生活。
她不在意兒子選擇爸爸,是因為爸爸對他的陪伴更多,更懂他。
她不理解,那句氣人的話背後是兒子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就像他拍到爸爸和新歡親吻的照片,卻選擇不告訴他媽媽。
陽光快樂、成績優異的俊英,成了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抽煙逃課,偷竊成癮,什麼壞學什麼。
再加上一直以為父母離婚是因為自己拍到的那張照片,被媽媽發現。
強烈的負罪感讓他不敢面對自己的母親,甚至偷偷看了6年的精神科。
或許現實中的俊英更讓人心疼。
口口聲聲説愛自己的父母,離婚時卻把自己當作報復對方的工具。
噹噹網的李國慶俞渝不就是如此。
互揭黑底,公開宣戰,夾雜着商業爭奪戰的離婚大戰一次次弄得得滿城風雨。
聊天記錄中,他向兒子痛斥媽媽的陰險狡詐,也攛掇兒子勸説媽媽讓步。
攻於爭奪利益的他,早忘了在這場撕逼大戰中,兒子才是最該被保護的人。
逼孩子站隊,無論最後誰是贏家,輸的都是孩子。
在孩子面前詆譭對方,彼此仇視,無論你説父親不好,還是他説母親不好,孩子都在潛意識裏覺得是自己不好。
離婚是為了離開對方,不是離開孩子
隨着《龍嶺迷窟》的熱播,46歲的潘粵明再次翻紅。
可誰人不知道,事業上風光無限的他,內心卻有一道過不去的坎。
他曾對着鏡頭紅了眼眶:
如果能換你一生的幸福,我寧願痛苦一輩子。
自從與董潔離婚之後,頂頂跟董潔一起生活,他就很難再見到。
每年兒子生日這天,他只能在微博上遙寄自己的祝福和思念。
只有簡單的表情:
7年都是如此。
頂頂去學跆拳道時,曾被一名不知情的韓國教練問:
“爸爸怎麼沒來?”
頂頂沉默了一會兒,説:
“爸爸工作忙,沒時間看我。”
而他在吃飯的時候,拿着手機不願放下,看的都是爸爸的新聞。
想念爸爸的孩子和思念孩子的爸爸,被硬生生地阻隔。
無論父親或母親,都是孩子一輩子割捨不掉的情感,更是成長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被迫失去的孩子,會被巨大的孤獨和失落吞噬,性格和心理都在悄悄發生變化。
一個初中生的作業看得眼睛直髮酸。
爸媽在她5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有一天,爺爺打電話過來説:
今天是你生日,你一定要記得啊,等我們不在了,就沒人知道了。
在電話這頭,她哭成淚人。
可憐的孩子,父母離了婚,她幾乎失去了整個世界。
可這不是個例。
太多父母相愛時,把孩子當成禮物,不愛了就成累贅,離婚後對孩子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夫妻關係會改變,無法改變的是為人父母的身份,關心和照顧孩子的責任還在。
離了婚的父母,也可以是好父母
5月27日,是王菲女兒李嫣14歲的生日。
她一頭金髮,打扮時尚,坐在舞台中央,大方獻唱,自信又美麗。
這一次,王菲也一如既往陪在身邊,母女倆擁抱在一起親密而温馨。
即使王菲和李亞鵬已離婚多年,每當李嫣的重要時刻,他們從未缺席過。
離婚後的雙方也都沒有推卸對女兒的責任,李亞鵬帶着女兒參觀故宮,做公益,王菲和李嫣一起旅行,購物。
就像他們説的:
“換一種方式相處,對孩子來説,我們仍然是一家人。”
這樣的姿態太棒了。
正是在這樣的關愛下,李嫣身上完全看不到離異家庭的困擾,反而越發自信美麗。
心理學家Rubenstein, C調查發現:
父母離婚,並不是孩子行為出現偏差的根本原因,能否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愛才是。
朋友曾遭丈夫背叛,但離婚後,她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説前夫的半點不是。
兩個人還是會一起帶孩子出去玩,在孩子的問題上共同商討決定。
兒子生日,他們都買了孩子最喜歡的草莓蛋糕。
目睹過父母抽刀相向的樣子,兒子更喜歡現在的他們,不在一起,但能這樣和諧相處。
甚至笑稱:
每年生日都可以吃到兩個蛋糕。
她説:
即使他曾給過我萬箭穿心,只要他還記得關心孩子,我都會告訴孩子,你爸很愛你。
不為別的,只想給孩子足夠的父愛母愛,讓他不恐懼家庭和未來。
離婚後不做敵人,而是朋友,對方或許不是好伴侶,但可能是一個好爸爸或好媽媽。
他們給同樣受傷的孩子親密陪伴,不逼着孩子評判對錯,甚至鼓勵孩子與對方保持互動,逐漸與自己和解,也帶着孩子慢慢治癒。
心理學家諾費奧説:
父母的關係,是孩子未來夫妻關係的原型。
婚姻中的父母互相尊重,彼此呵護,教會了孩子如何愛別人。
不再相愛,體面分手的父母,讓孩子還被愛着,同時也認識到人生分分合合是常態,重要的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