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石阡縣龍塘鎮神仙廟村苔璽茶廠,負責人湯小濤正組織工人加工大宗茶:“大屯村帶領我們延長了茶產業鏈,茶園效益和茶農收益均大幅增加。”
往年,苔璽茶廠主要加工名優茶,過了春季就基本停工了。而相鄰的大屯村茶廠卻要持續運轉到10月,村民靠茶產業全部脱貧致富。
大宗茶利潤相對較薄,龍塘省級高效生態苔茶示範園區的18家大小茶廠,與苔璽茶廠一樣大多隻生產名優茶,茶園利用率甚低。
而大屯村在全國人大代表、村支書周紹軍的帶領下,既加工名優茶又加工大宗茶,茶業日益紅火,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成了石阡有名的“首富村”。
過去的大屯並不富裕,很多家庭靠借糧維持生活。2001年,周紹軍當選村主任後,帶領全村黨員積極謀劃茶產業。黨員幹部不計報酬,不分晝夜、苦幹實幹,探索出建好茶隊伍、做好茶產業、分好茶紅利的“三好”機制。全村茶園超2400畝,村集體經濟超5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户人均純收入也超6200元。
富起來的大屯村,沒有忘記鄰近的難兄難弟。2019年,以該村為中心,與相鄰的神仙廟、大山、席家山等7個村組建大屯苔茶園區聯村黨委。
聯村黨委轄8個村1.37萬人,共有茶園2萬畝。以前,8村的茶企單打獨鬥,良好產業基礎並未形成致富資源。
聯村黨委推廣大屯村經驗,按茶葉種植、管護、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專門設置5個黨小組,把黨組織與茶產業鏈有結合,確保每個環節都有組織引領、黨員帶動。
大屯村還與鄰村共同完善基礎設施,分享茶園管理經驗,無私傳授加工技術,共享茶葉銷售渠道,抱團打造品牌、進購農用物資,統籌安排務工,真正實現了大村聯小村、強村聯弱村、富村聯窮村。
席家山村曾是聯村黨委8村中產業最弱的村。如今該村借鑑大屯村“三好”機制,廢棄的茶園重新煥發生機,村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先富起來的大屯村挑起了8個村的脱貧致富重擔。”大屯苔茶園區聯村黨委書記李海軍説,8村茶園已從2萬畝增至2.3萬畝;茶企增至18家,省級龍頭企業就有兩家;每畝茶園年產值從5000元增至6700元,全村茶產值從1億元增至1.38億元;茶產業帶動3520户增收致富,8個村全部摘帽出列,小康路正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