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線品牌還不錯,為什麼買車時一定要注意BBA?我終於明白了!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在入行之前,我與網絡上的很多朋友一樣都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買車一定要盯着BBA這種一線品牌,為什麼大部分消費者都會優先考慮BBA?其餘的二線品牌也並不差,而且它們還更具性價比,為什麼不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它們身上?”在進入汽車媒體這個行業試完各種品牌的眾多車型之後,終於明白些了。

排除掉個人偏好、排除掉隨大流的心理,僅從客觀分析產品力的這個角度出發,以我最近試到的兩款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凱迪拉克CT6與現款奧迪A6L的表現來看,二線與一線相比,有哪些優劣勢?(Tip:因為這兩台車還是有一些特殊性,並不能完全代表一線以及二線豪華品牌,所以必要時我依然會拿出其他車型出來作説明。)

優勢:科技與舒適性的配置、發動機的動力參數、終端售價!

配置層面,瞭解BBA的應該都清楚,一旦上升到科技、舒適性的,幾乎都需要選裝。

就以A6L為例,無鑰匙進入這個在十萬元級的國產車都有配備的配置,A6L要在官方指導價達到44.5萬元的才會標配;而另一邊的CT6,全系標配。同樣,以座椅加熱這個常見的舒適性配置為例,A6L的六缸以下的車型全部要選裝;而CT6是除了丐版之外標配。

發動機的動力參數方面,A6L的2.0T配7速雙離合可提供最大224匹,之所以沒有更低,是因為現款A6L還有1.8T的以及2.5L自吸的動力版本。如果覺得A6L有些特殊,奔馳E以及寶馬5系分別給低配的2.0T 調出了184馬力的低功率版本;而另一邊的CT6,全系2.0T配10AT,且功率全部一樣為241匹馬力,這還是因為國六標準調低了參數。

另外在底盤懸掛方面,CT6在官方指導價為45.97萬及以上車型配有更高級的、成本更高的電磁懸掛,而A6L作為代表,只有指導價接近70萬元的,也是本次所試駕的50TFSI頂配車型上才有提供空氣懸掛。

至於終端售價,就算官方指導價看上去一線與二線品牌沒有大的差別,但如你們所知,二線品牌一上市便會有不小的優惠幅度。

平局:乘坐感受、做工用料、維修保養

乘坐感受是一個比較大的方面,包括乘坐空間、NVH的控制、正常道路行駛底盤的濾震性以及座椅的舒適程度。在這幾方面的體驗,二線與一線整體看來幾乎是沒有差別的,當然個別車型會因為調校取向略有差異。

做工用料、維修保養同樣如此。不過也有特例,比如寶馬的做工,雷克薩斯、奔馳的保養。

劣勢:駕駛感受、細節體驗

想把一台車做的舒服相對做得好開要容易很多。在駕駛感受方面,二線豪華品牌與一線確實普遍還存在差距。這個差距主要是體現在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度上,比如換擋邏輯,換擋速度,變速箱降檔、升檔這兩個動作與油門之間的配合。這個點並非用一個擁有更強技術的發動機或者變速箱能夠彌補的,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差距,一線豪華品牌在產品的完善度上要比二線做得更好。

除了變速箱和發動機之間的匹配,底盤的表現也一樣。我之前提到,兩組的整體性能在乘坐體驗上幾乎是一樣的,但事實上,如果將駕駛體驗和底盤極限性能加入到底盤綜合性的比較中,一線品牌還是會略勝一籌。例如,之所以測試的CT6i有着極其出色的底盤質感,是因為它是一款採用電磁懸掛的高配置車型。但事實上,這種質感與普通懸掛的低配置寶馬525相似。如果CT6失去了電磁懸掛怎麼辦?

而細節體驗,是有包括人機交互系統用的順不順手,汽車的各個功能是否容易上手,以及屏幕的分辨率表現等。同樣拿CT6做例子,雖然新款的CT6也是全液晶儀表,各個信息顯示的非常全面,但是整個UI界面略顯複雜,不夠簡潔,上手需要一定的時間熟悉。相比而言,無論是BBA中的哪個品牌,UI界面首先都是簡潔易讀的,非常容易上手操作。

結論,二線豪華品牌強在性價比,但論產品的綜合實力,還是一線要更強。

其實我的這種感受早已存在內心,只不過近期在試駕完現款的A6L以及新CT6之後,感受更深。單論技術,二線豪華品牌絲毫不輸,且不同的二線豪華品牌還有自己獨有的特點。但是論綜合表現,論綜合體驗,一線品牌的確要更強,在細節的體驗把控上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