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本報訊】8月10日,記者從市政府辦公室瞭解到,日前我市印發《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我市將堅持“夯實基礎、確保產能,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依法嚴管、良田糧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原則,以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據悉,2020年至2025年,我市每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5萬畝,全市新建25萬畝以上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以進一步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優先支持脱貧摘帽村建設高標準農田
《意見》提出,我市將統一規劃佈局高標準農田建設。根據國家和省上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結合我市國土空間、水資源利用、重大水利工程等規劃、建設情況,編制全市及縣級“十四五”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在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先支持脱貧摘帽村及工作基礎好的鄉鎮、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在確保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基礎上,鼓勵支持區縣對已建項目區進行改造提升。
建設資金實行區縣報賬制
《意見》提出,我市將建立健全“定期調度、分析研判、通報約談、獎優罰劣”的任務落實體系,確保年度建設任務如期保質保量完成。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要求,開展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資金績效目標考核工作,對項目建設任務完成、規範管理使用建設資金、落實地方財政資金、項目建設組織、工程質量和落實建後管護職責等情況開展量化考核。實行建設單位自驗、區縣初驗、市級全面驗收、省級抽驗的項目驗收機制,嚴格按程序開展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和評價,向社會統一公示公告,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建設資金實行區縣報賬制,區縣財政部門根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情況,按規定及時足額支付資金。地方財政要滿足項目建設需求
《意見》提出,要強化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農田建設作為重點事項,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標準和成本變化,合理保障財政資金投入。加大土地出讓收入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支持力度。市級財政、各區縣要按規定及時落實地方支出責任,在省上確定的投資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滿足項目建設需求。
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
堅持“誰受益誰管護、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要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防止“非農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擅自佔用或改變用途。建立農田建設項目管護經費合理保障機制,調動受益主體管護積極性,確保建成的工程設施正常運行。同時,要將建後管護落實情況納入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範圍。
高標準農田要用於重要農產品和糧食生產
《意見》提出,要實行用地、養地相結合,通過深松深耕、輪作倒茬、綠肥種植、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加強後續培肥,防止地力下降。嚴禁將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等排放、傾倒、堆存到農田。落實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種糧激勵政策,引導高標準農田集中用於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生產。提升農田生態功能實現高標準農田集約化生產
《意見》提出,要開展綠色農田建設示範,推動耕地質量保護提升、生態涵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園生態改善有機融合,提升農田生態功能。結合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建設,積極探索現代節水農業精細化管理模式。引導受益主體籌資投勞,鼓勵區縣在尊重農民意願基礎上,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一户一塊田”“一户一台地”“一企一基地”,為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生產經營創造條件。
據瞭解,該《意見》還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組織領導、責任體系、風險防控機制,以及管理和技術服務機構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來源: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