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烏茲別克斯坦“海軍”:斥巨資購進40艘軍艦,回頭發現“海”沒了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綜合

  引言

  在字字珠璣的《朱子家訓》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就是“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對即將發生的事情要有清醒的認識,從而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這個道理適用於很多情境,例如作為皇帝的唐太宗被魏徵警示要居安思危。

  倘若沒能做到未雨綢繆,就只能試試亡羊補牢了。然而,《戰國策》中所説的“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情況並不多,更常見的情況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旦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就很容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烏茲別克斯坦就曾經有過花重金從國外買來40艘軍艦,在軍艦抵達國內後,猛然發現海卻沒了,軍艦也因此被擱置的尷尬情況。

  就常理而言,想要建設一支海軍,最基本的條件肯定是國家境內要有海的存在。然而事實上,很多不臨海的內陸國家也有屬於自己的海軍,例如純粹的內陸國蒙古國。雖然蒙古全境都不與海岸相連,但依託着境內的內陸湖庫蘇古爾湖,蒙古還是建立起了自己的海軍。

  蒙古的海軍比較獨特的一點是需要承擔一些盈利性的工作和任務。他們不僅時常向俄羅斯運送木材和農產品,還開發了旅遊業務:遊客只要花費12美元就可以乘坐軍艦在湖上游覽一圈。這一項業務在吸引了諸多遊客的同時,也讓蒙古海軍在網上火了一把。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只有三艘船、兩門炮、七個服役人員,從未參加過戰爭又要自行籌措軍費的蒙古海軍,做這些盈利性工作實屬不得已。

  蒙古海軍的存在聽起來已經很不可思議,但畢竟蒙古海軍的軍艦還有一個內陸湖可以停泊。相比之下烏茲別克斯坦的海軍就要悽慘得多。同樣是純粹的內陸國,同樣是依託境內的內陸湖停泊軍艦,烏茲別克斯坦在海軍上投入的軍費又是蒙古的數倍之多,為什麼會落到更艱難的境地呢?這就是烏茲別克斯坦在建立海軍時沒能未雨綢繆的惡果了。

  位於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原本建造海軍的依託是其邊境的鹹海。瞭解過地理的人可能知道,鹹海雖然名為“海”,實際上是一片內陸湖,並且面積也不算大。鹹海的真正價值在於上個世紀曾被探測出有石油的存在。寶貴的石油資源自然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覬覦,於是臨近鹹海的國家紛紛建立起了海軍,其中就包括烏茲別克斯坦。

  2003年前後,烏茲別克斯坦從阿聯酋等國斥巨資購買了40艘軍艦,其中甚至包括掃雷艦、護衞艦等,算是比較高檔的配備了。為了配得上這樣高檔的海軍裝備,烏茲別克斯坦特別操練了2500多人的海軍部隊,並分為了炮兵隊、海軍陸戰隊和水面艦艇部隊,基本做到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相比於蒙古國,烏茲別克斯坦在海軍上的投入無論是裝備上,還是人力上,都是相當大的手筆了。而且有着政府支持的海軍無需自行籌措軍費,也就不需要做一些盈利性質的工作,可以全心投入提升自己的實力中。可以説,在鹹海資源爭奪戰上,這樣的一支烏茲別克斯坦海軍有着很強的威懾力。

  然而讓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很無奈的是,從國外購買的海軍艦艇就位了,精心操練的部隊也準備好了,軍艦停泊的依託——鹹海的面積卻在不斷縮小。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鹹海的面積相比之前已經縮小了85%。根據專家的預估,若周邊國家繼續不節制地開發鹹海資源,2025年鹹海就會徹底乾涸。這對於烏茲別克斯坦來説無疑是晴天霹靂——至少未來的幾十年內,他們大力籌措的海軍將毫無用武之地。

  目前鹹海周邊的國家已經開始着手保護環境,希望能夠儘量維持鹹海目前的面積,但是重建永遠比破壞要艱難得多。無論是蒙古國還是烏茲別克斯坦,建立海軍的本來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在籌措之前對國家的現狀有着清醒的認識也是必須的,不然再強大的海軍也只能淪為擺設。

  結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永遠不會過時。無論軍事、政治、經濟還是人文,都要依託着一定的地理環境才能發展。這也啓示着我們,只有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才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發展,這是每一個國家,乃至全人類都必須進行的未雨綢繆。

  參考資料:

  《朱子家訓》《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戰國策·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