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羌笛?帶你看這兩千年曆史的古老樂器
不知道羌笛?光明直播帶你看這兩千年曆史的古老樂器
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唐代詩人王之煥曾在《涼州詞》中留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也有一句是“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可見從那時起,羌笛就被軍隊兵士、文人墨客用來表達思念嚮往之情。
7月31日,在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文化部非遺司指導下,光明網與鬥魚直播聯合主辦的“致・非遺 敬・匠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系列直播活動第二十一場《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走進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有着“笛王”之稱的四川省羌笛吹奏及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何王全做客光明網鬥魚直播間,為網友再現悽切蒼涼的羌笛聲。
兩千年曆史積澱鑄就深厚的文化底藴
都説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那它究竟有多古老?何王全告訴鬥魚網友,羌笛至今已有兩年多年的歷史。由於羌笛流行於四川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之中,所以對於大多人而言,羌笛較為陌生。
儘管陌生,但也有鬥魚網友表示,中小學的課堂上從不缺乏羌笛的身影。從東漢馬融《長笛賦》中的“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到唐代岑參的“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再到北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裏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還有被鬥魚網友刷屏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都昭示着羌笛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羌族人用高亢悲涼的羌笛聲表達情感
在四川阿壩茂縣,不難看到、聽到有人吹奏羌笛,或者是用細細的竹管練習羌笛吹奏中的“鼓腮換氣法”。何王全在直播中表示,作為羌族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羌笛一直是人們在喜慶豐收、過年過節、勞動之餘常用的主要樂器。
透過光明網的直播鏡頭可以看到,羌笛由兩根長約15―20釐米、直徑1釐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並在一起,管上設五個或六個按孔,用絲線纏繞,管頭插着竹簧。管身竹製或骨制,由發音簧哨和方筒形管體組成。兩管長短、 孔距和音高相同。何王全告訴鬥魚網友,由於羌笛的音色高亢而略帶悲涼感,所以羌族人一直用它來抒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情感。直播中,何王全現場演示了羌笛曲目《薩朗曲》、《思鄉曲》等經典曲目,引來網友的驚歎。
非遺+直播 主流媒體讓更多人認識羌笛
此次“致・非遺 敬・匠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系列直播走進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透過鬥魚直播間的鏡頭,光明直播將少為人知的羌笛帶到了更多網友的面前。直播中,實時觀看人數數次突破十萬。多樣的羌族文化、茂縣迤邐的自然風光、古羌城的雄渾壯麗、羌族兒女的熱情好客更吸引網友彈幕不斷。得知觀看鬥魚直播的網友多數都是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時,何王全感嘆,“沒想到年輕人對非遺文化也這麼感興趣!”
何王全提到,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的歷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釋比(注:類似於祭司、薩滿)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傳承的一種重要渠道,因而它對羌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現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年輕人是絕對的主角,我一直擔心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會讓年輕人喪失了對於羌笛這種古老音樂的熱情,因為現在即便是我們本地的年輕人也不是人人都會羌笛的。我一直擔心可能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除了我們羌族人自己,真的就沒有人關注羌笛了。”摩挲着手裏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羌笛,何王全的眼睛裏是看見希望與未來的欣喜。“這次光明網能跋山涉水,不顧泥石流的危險,到我們這裏來宣傳羌笛,而且有這麼多年輕的網友在鬥魚上關注羌笛,我覺得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像羌笛也好,或者是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好,只要有主流媒體的大力傳播和年輕人的支持關注,它就一定能長久的活下去。”
不遠處的古羌城內,年輕的小夥子把象徵着吉祥如意的五彩繩系在遊客手腕上,然後拿起手邊的羌笛吹着,晃晃悠悠的向城牆邊走去。清脆婉轉的羌笛聲飄飄搖搖直上天際,猶如遠古先民的吶喊,虛幻迷離,動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