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牛一部蘋果賺兩千成歷史 對囤iPhone X很小心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9月22日,蘋果iPhone8全國開售,此次發售採用網上預約購買的形式,記者在三里屯蘋果直營店看到,現場未出現大量排隊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iPhone新品發售提前排隊曾是一道風景,而僱人排隊的黃牛也曾把蘋果新品炒到天價。不過到了9月22日iPhone 8系列首發時,一切都變了。有黃牛對記者表示,“我在中關村七八年了,iPhone開售第一天就跌破發行價的情況,今年是第一次。”

  另有黃牛稱,一部蘋果賺兩千已成過去,囤貨早已不流行。自己雖然看好iphone X,但對囤貨很小心。

  “與7差別不大,再等等iPhoneX”

  iPhone 8開售當日,早上8點左右,記者看到,北京三里屯的蘋果直營店只有6人排隊,店外用於引導顧客排隊而設的柵欄也成了擺設。

  不僅在北京,據報道,在南京、杭州iPhone 8開售時都遭遇類似尷尬。有網友留言:iPhone6以後,“四代同堂”一個模樣,根本沒換的慾望。

  記者上週末走訪王府井店時,晚上8時許,一層店面內不乏前去體驗的顧客。有打算購買iPhone 8的消費者告訴記者,“不等iPhone X了,價格太貴。”不過,在“果粉”體驗完8系列後便離開了,“與7差別不大,再等等X。”而店內其他老款似乎更受歡迎,一位拿着新購買的iPhone 6的女士感嘆,“出來遛個彎就買了個手機,兒子説現在降價了買合適。”

  關於iPhone 8系列的實際銷量,蘋果方面25日對記者表示,尚無統計。目前各大電商平台發佈的相關數據有限。京東方面對記者表示,在今年的iPhone 8預售中,京東平台的預約量為230萬台。

  對比此前6系列開賣時,官網貨源幾乎在短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的情形,8系列貨源顯得相對“充足”。淘寶一些店鋪已經打出“跌破官網價”的標語,“非常手機”店鋪內,金色款則低於官網價108元。

  黃牛所售金色iPhone8比官方價低500

  “我在中關村七八年了,iPhone開售第一天就跌破發行價的情況,今年是第一次。”在北京中關村做生意的黃衫(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他所銷售的金色iPhone8價格比蘋果官方發行價已經低大約500元。“這幾天來問價的零零散散,只賣出兩台。”

  “7年前,我眼睜睜地看着iPhone 4被賣到一萬多。iPhone6被賣到兩萬多。”對於iPhone發售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的現象,對於這位中關村“老江湖”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黃衫説,在iPhone6發售後的一週內,他的微信就沒有閒下來過,不斷有人在問價,他甚至編好了回覆模版來回復“海量”的消息,一個微信號加滿了就用女朋友的微信號。來買手機的人更是排着隊加價搶購。

  那個時候所有人手裏都拿着錢,就是找不到機器,每天能拿出10台的經銷商已經算是穩定的貨源了。“貨,意味着巨大的利潤,”黃衫告訴記者,在那個iPhone仍是搶手貨的時代,貨源是每一家經銷商的核心“機密”。

  “iPhone8發售兩天,價格已經刷新了四次,金色一直在跌。”黃衫説,64G和256G內存的4.7英寸金色版iPhone8下跌幅度最為明顯,發售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第二天已經比發行價低了將近500元,5.5英寸金色版也下跌了100元到200元不等,深空灰版本的價格則相對堅挺。

  在iPhone8發售後,諸多目光投向了全球各蘋果零售商商店,諸如以“iPhone8發售首日無人排隊,黃牛賠慘了”的文章便遍佈網絡。對此,黃衫不以為然,因為銷售價格最終還是由他們自己來制定,所以肯定還是留有利潤空間的。“基本只是賺的多和少的區別。”

  當然也不排除經銷商加價囤貨後跌價賠本的現象,但經銷商通常會通過評估新款iPhone的銷售量來判斷囤貨量,黃衫告訴記者,大部分經銷商並不看好iPhone8的銷量,“目前中關村沒有出現特別大量的囤貨。”

  “黃牛的時代過去了。”黃衫調侃着説,隨着中國地區進入iPhone首發名單、產能相對充足、消費者日趨理性以及更多消費者開始接受分期消費等金融手段支付,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經銷商囤貨的行為正在失去意義。”

  囤貨不再流行

  “iPhone8被市場冷遇,其實早在預料之中。”資深“黃牛黨”楊丹(化名)一邊把玩着手機,一邊向記者介紹。

  作為國內較早的一批“黃牛黨”,楊丹早在10多年前就做起手機銷售生意。2011年,他更是憑藉囤積銷售iPhone4S賺到第一桶金。

  “當時一部4S手機在發售初期,通常能賺到兩三千元,甚至根據顏色、內存的不同,還能賺得更多。”楊丹印象深刻,4S上市之初,一部16g的白色手機,黃牛價格一度炒到8000元的行情。“當時官方售價僅為4000多元,我們對外的價格基本上就是翻倍賣。”

  那段時間裏,楊丹先後聯繫上自己多位身處海外各國的朋友,通過對方在當地下單搶購,再寄回國內轉手銷售的模式,在短短1個月內賣出一兩百部手機,進而獲利50多萬元。“當時市場很瘋狂。只要你有貨,根本不愁賣。”

  巨大的市場熱度和暴利,讓楊丹拋棄了其他機型,將全部資金投入到蘋果手機銷售上。

  記者調查時瞭解到,蘋果公司“飢餓銷售”營銷模式,以及早期中國大陸不是首發區域等條例,讓楊丹等黃牛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每一年蘋果推出新機型的前夕,楊丹為了能第一時間獲得更多貨源,除了和海外商家合作外,還大肆收購香港消費者的APPLE ID,以便於在官網貨源發佈時進行登錄搶購。“不管是收購ID的價格,還是從海外拿貨的價格,基本上都比正常售價高五六百元。但只要能迅速拿到手機,這些錢都無所謂。”

  然而,漸漸地楊丹發現行情不對了。2016年9月,蘋果iPhone7系列上市,儘管發售初期全國各地蘋果專賣店門口仍排起長龍,但楊丹敏鋭地發現到,包括蘋果官網、天貓等多個線上渠道的貨源提示欄中,不再如以往大多時間出現的“缺貨”以及“預定”,而是赫然顯示着“有貨”狀態。

  這意味着蘋果手機貨源充足,消費者不再需要加價購買,能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手機。更重要的是,大陸市場已成為蘋果手機首批發布區域,消費者購買行貨不再需要漫長的等待。

  “這是個信號,代表着不能再囤貨了,否則一不小心就將自己套了進去。”楊丹無奈地解釋道。

  黃牛對囤iPhone X很小心

  事實上,包括楊丹在內的多位黃牛黨以及手機商對iPhone8並不看好。

  “就現在蘋果手機在市場能賣出多少,根本不用去觀察市場反響。”楊丹向記者介紹稱,“判斷一代蘋果手機賣得好與壞,主要因素就體現在2點:一是外觀是否有較大改變;二是蘋果銷售模式是否採取飢餓營銷。”

  在楊丹看來,消費者對於蘋果的選擇,往往並不在於技術如何,更多的是外觀。“在前幾年,蘋果能引起消費者追捧的原因,在於它一代一個樣子。”

  “現在蘋果的技術不像當年。在體驗差距甚微的情況下,消費者為了追求檔次,往往是通過外殼來決定是否購買。”在楊丹的印象中,蘋果自從iPhone6開始,外殼方面上並沒有太大變化。

  “其實iPhone7 plus出來時,市場熱情就不如此前。畢竟除了雙攝像頭外,後殼和前兩代差別不大。”楊丹向記者介紹道,當初自己在得知iPhone8會繼續使用這一外殼時,同行就曾預判這一系列將不會被消費者所追捧。“對於消費者而言,樣子差不多,價格還貴了不少,誰會去買。”

  事實上,楊丹還將iPhone8遇冷的原因歸納到了即將在11月上市的iPhone X上。“感覺8很尷尬,外觀和7沒差別,發佈時間又緊挨着X。”

  在楊丹的計劃中,即將到來的iPhone X才是自己必須抓住的銷售節點。如今他正在緊張地聯繫着海外各地的商家和買手,計劃着等 X上市時能第一時間拿到貨。

  “現在所有同行都盯着iPhone X。在前期價格肯定會炒到近2萬的天價。”楊丹向記者介紹稱,“這款手機無論是在全屏的外形還是10週年的噱頭上,都吸引着眾多資深顧客。”

  更重要的是,如今行業眾所周知的是,iPhoneX數量有限,必然會引起消費者的哄搶。“感覺回到了幾年前蘋果的飢餓銷售模式,挑逗着果粉的神經。”

  但楊丹對於是否囤積iPhone X異常小心。他擔心的是,過高的價格是否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iPhoneX的感覺是在走高端用户路線。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拿出2、3萬元來購買,誰也説不清楚。”

  黃衫也把更多的籌碼押在了iPhoneX上。“我認為iPhoneX發售前期肯定是供不應求的,價格也會飆高。”

  iPhone X能否挽回頹勢?

  有分析稱,iPhone8遇冷的原因是用户都在等着iPhoneX。iPhoneX能挽救蘋果頹勢嗎?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iPhoneX的表現確實足夠“秒殺”iPhone8,但從目前信息來看iPhoneX更像一款實驗性的產品,而不是一款規模性的產品,銷量仍以iPhone8為主。

  丁道師假設,蘋果的新iPhone的X最主要的意義還不是10的意思,而是當創新乏力之後,開創的全新系列,多一條腿走路,迎接全新的市場。“如果不出意外,未來若干年裏,蘋果將有iPhone X2、iPhone X3、iPhone X4等等產品。”

  對於iPhone X的評價,根據記者採訪瞭解,在經銷商當中存在兩個極端。一方面,iPhone X的定價非常高,外觀又頗有爭議,再加上face ID目前沒有得到大家廣泛認同,所以有相當部分的經銷商並不看好。另一方面,也有一批經銷商看中了消費者的獵奇心態,在他們看來,消費者願意為蘋果的變化買單。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則認為,iPhoneX未必能夠挽救蘋果手機的頹勢,iPhoneX的人臉識別技術不是一個真正能解決用户痛點的一個功能,也不是一個大的創新,只是個小的功能的迭代。加之目前蘋果手機的品牌定位,也是泯然眾人。“未來的蘋果應該要從功能創新快速嚮應用上創新邁進,才更有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 覃澈 江波 楊礪 陳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