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家”餐桌實現長效節約
陳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如今,全社會正在掀起一股“厲行節約,抵制浪費”的餐桌新風。這其中,既要每個人在餐飲消費時適當點餐、打包剩菜,也要每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優化細節、改進措施,向管理要效益,從機制挖潛力。
與個人消費不同,許多人在吃“公家飯”的時候,荷包沒有壓力,就容易甩開膀子大吃。面對琳琅滿目的菜品,多打菜的現象尤為突出。一旦吃不了,剩菜無法打包,只能一扔了之。
如何扼制這種浪費現象?一方面,需要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幹部帶頭,自覺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理念落實到位,以良好的作風引領餐桌文明風尚。另一方面,各單位要堅決投身節約型單位創建,把節約理念貫穿食材採購、做餐、配餐及用餐等各個方面,最大限度減少糧食浪費。
從管理上看,各單位需要不斷創新,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化手段,及時優化改進管理方式,形成全流程精準化管控。從細節上抓,各單位更要敏鋭觀察食堂的一點一滴變化。餐具大了,就換小一點的;菜量多了,就做成小份的,真正實現“吃多少取多少”“寧願多跑一趟,不要多倒一碗。”
在行為心理學中,養成一種習慣,需要近一個月時間。但讓大家保持一種習慣需要各單位持之以恆的努力。只有建立節約用餐的長效機制,才能讓“光盤”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