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形、醫美成為不少愛美人士的選擇,然而定位為“社區+點評+團購”的醫美App卻存在販賣焦慮、“洗腦”營銷、泄露隱私等“美麗的陷阱”。
利用廣告推送服務,是醫美App 的盈利核心。而在營銷策劃過程中,此類APP往往不顧存在的醫療風險,一味推送與其利益相關的醫美機構。實際上,這些被推薦的醫美機構資質卻良莠不齊,導致消費者陷入陷阱。不完善的售後維權、過度誇張的營銷行為,都在污名化醫美市場,透支行業的信任與聲譽。
近年來,醫美的社會包容度不斷上升,使社會對整容、醫美的偏見標籤逐漸脱落。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醫美,社會審美標準也鬆動“破冰”,趨向多元發展。今年兩會,黃宇光委員就曾提出正面滿足羣眾醫美需求,正視整容、醫美,才能更完整洞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醫美需求井噴,醫美行業也在發展壯大。有數據顯示,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年收入已達2245億元,3年增長率高達31.83%,2030年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美容市場。
然而醫美行業卻並未迎來高質發展,除上述醫美App的非法營銷,行業內仍存在大量非法執業機構,導致醫美致傷致殘案例頻發。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在“黑醫美”市場,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困擾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的潛在風險因素依然很多。
醫美本質是醫療行為,以醫療技術人才為支撐,只有健全醫療行業標準、儲備優秀人才隊伍梯隊,行業發展升級才有不竭動力。隨着醫美行業逐漸細化,其對外科人才要求更細緻,我國本就緊張的醫療人才資源,在醫美領域更顯匱乏。而蓬勃的消費需求,又使得非法機構瘋狂湧入。這種情況下,只有正規軍穩定入行,才能擠壓“黑醫生”的生存空間,行業水平才能源頭起跳,實現“質”的飛躍。對此,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敖虎山提出,通過探索醫療美容分級管理制度,為細分服務標準“立法”,也能在保障安全標準下區分人才培養門檻,為緊張醫美人才資源解渴。
推動醫美事業發展,監管同樣不能缺位。今年4月份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從規範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規範醫療美容廣告發布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時明確衞健、商務、藥監、公安等部門責任,通過信息溝通,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該通知不僅從執法層面更新了此前頒佈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也更有針對性地對醫療廣告做出了要求。
醫美App作為信息聚合載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有意願醫療美容整形的人羣的選擇,發揮着專業媒介效能。從信息競合看,醫美更需大眾傳播駁斥鑑偽,既要通過行業報道監督醫美行業、醫美廣告,也要針對性供給專業信息,提高社會對醫美科學認知、理性認識,推動醫美向科學健全醫療觀念發展。
同時,對消費者而言,要樹立良好審美觀念,悦納自己形體顏值,不盲目跟風。在確定醫療美容整形時,必須擦亮雙眼,從機構資質、從業人員水平、醫療器械等方面綜合考察。而一旦遇到“黑醫美”,就需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讓不法行為曝光。
醫療美容整形行業是走向蓬勃的朝陽產業,犧牲消費者權益必然不能走向鼎盛,而一個行業若沒有清高自律之風,反而浮躁短視,惡性競爭,那麼必然在無序中走向自戕。醫美機構只有遵照法律、提供優質服務,才能在市場之中長久立足。(白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