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建議美國政府應當考慮從丹麥手中購買格陵蘭島,引起了輿論一片譁然,在被丹麥總理怒斥為"荒謬至極"後,此事似乎也就不了了之了,然而,這背後美國染指北極的野心從未停止,今年6月份,特朗普政府公佈了所謂《極地地區新國家安全和國防戰略》指出"美國必須堅定維護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這表明從奧巴馬時期就開始籌劃的北極戰略可能要面臨史無前例的加速,而北極的現狀也確實是正在變為各大國之間的角力場,列強紛紛掀起了瓜分北極的狂潮。
以往,北極這片冰封之地一直沒有受到過重視,但是近幾年來,忽然從一片被遺忘之地變成了大熱門區域主要是因為全球變暖,這將帶來三個直接影響:
一是冰封的航道變的適宜通航。這意味着亞洲到歐洲或美洲的距離將縮短三分之一,讓東西半球的交流今後不必非要經過太平洋或印度洋,北極很可能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甚至超越如今的南海地區;
二是各國的軍事安全部署可能要發生重大變化。打開地球儀或者谷歌地球軟件就能發現,俄羅斯、中國到美國最短的距離是途徑北極,兩個國家的彈道導彈要飛到美國也必經北極,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反導系統主要部署在阿拉斯加而不是在夏威夷的原因。隨着北極冰川的融化,北極周邊地區將會變得非常宜居,俄羅斯的彈道導彈部隊就可能要部署到北極圈以內,中俄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可能潛伏在北冰洋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因而,美國人認為,今後兵力部署的重點可能要北移,這也是特朗普提出要購買格陵蘭島的直接原因;
三是北極圈內發現大量的自然資源。雖然北極沒有大陸,但在北冰洋內這些年陸續發現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包括大量的天然氣(據估計其儲量相當於全球儲量的三分之一)和大量的石油(據美國估計要超過900億桶,差不多等於整個俄羅斯的石油儲量)。此外,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能夠提供的能源要遠超石油和天然氣。總之,北冰洋絕對是個大寶藏,在這個寶藏顯露且因全球氣候變暖達到開採條件後,各國開始赤裸裸地展示出對北極的領土要求。
目前,在北冰洋有海岸線的國家為俄羅斯、挪威、冰島、丹麥(格陵蘭)、加拿大和美國,芬蘭和瑞典也一直強調自己是北極國家。最早聲索北極主權的國家是加拿大,1925年,加拿大按照自己對國家法的解釋,將海上領土從西經60°線擴大到了141°,並且一直延伸到北極,基本上要求獨佔四分之一個北冰洋,而且對北冰洋最重要的西北航道宣示了主權,此舉遭到了許多國家的駁斥和反對。1926年,蘇聯跟進,宣佈對海岸線和北極之間,東經32°至西經168°之間的所有島嶼和土地擁有主權。冷戰期間,則進一步擴大了主張,要求三分之一個北冰洋的專屬經濟區權利。最狠的是,後來的俄羅斯還要求按照大陸架原則劃分專屬經濟區,根據俄羅斯的説法,羅蒙諾索夫和門捷列夫山脊是兩條大約1000英里長的水下山脈,橫跨北極海底,幾乎一直延伸到格陵蘭島和加拿大,是俄羅斯大陸架的一部分,俄羅斯必須也擁有這些海洋的專屬經濟區權力,這一範圍已經到達了美國阿拉斯加海岸線周邊。
挪威也不甘示弱,認為應該把自己的專屬經濟區海域從東經5°擴展到25°,美國當然也要求從西經170°擴展到141°,丹麥也提出了接近1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主權要求,很顯然,這些國家都開啓了瘋狂瓜分模式。然而,當時的北冰洋無法開採,所以此事暫時被擱置,最後以國際法所謂的"共有"暫時休兵。
但在2005年以來,北冰洋的歸屬問題再次熱了起來。俄羅斯首先在北極點插上了國旗,這種宣示主權的行為一下子激怒了列強。自此以後,各國開始在北極的搶奪和備戰。近幾年,隨着北極融化的進程加劇,各國紛紛開始了北冰洋的行動:特朗普要求,2029年前,美國要擁有完整的北極破冰船部隊,並且從2019年開始就要對北極實施所謂的自由巡航;俄羅斯則不斷在北極圈內增加兵力部署和軍事行動。
不得不説,我國在這件事上絕對不能落後,今年在北極圈內出現了38°的高温,北冰洋融化已成定局,如果提早佈局,進入這條未來的黃金水道和資源之地,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不可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