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進電子政務前路漫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因電子政務系統開發滯後,頻頻出現感染者漏報或重複統計等情況。儘管近年來日本政府加快數字行政建設,但在疫情中暴露出的電子政務現狀卻遠不如設想的藍圖“豐滿”,日本發展電子政務道阻且長。
日本是工業大國、電子大國,特別是在汽車製造和部分電子電機、半導體等行業,處在全球產業鏈上游。多年來,日本以發達國家自居。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系統開發應用滯後的弊端暴露,疫情期間窘境頻顯。
準確掌握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是制定應對政策和安排救治措施的基礎。在尚處於“疫情緊急狀態”的5月11日,東京都政府宣佈,由於報送系統失誤,感染者名單漏報111人,其中包括4名死亡者,另有35名感染者被重複統計。據調查,在此之前東京都沒有疫情電子報送系統,各醫院隨時向當地保健所報送新發現感染者情況,每天傍晚31個保健所通過電話口述或發送傳真的形式向東京都政府報告疫情,東京都政府統計報表後向社會發布。這種情況下,有些傳真因接收機繁忙發送失敗,有些傳真重複發送後又被重複計算,個別傳真甚至被重複計算3次。調查顯示,自4月中旬開始,31個保健所中有20所出現報送失誤。到5月12日,東京都政府才緊急啓動電子報送網絡系統,實現了雙向網上核查。東京都一位負責官員反省稱:“沒想到疫情如此嚴峻,今後將通過電子系統向社會提供準確信息。”據報道,5月8日之前,日本厚生勞動省也是通過電話傳真統計各督導組發現的感染情況,5月9日才開始通過各地網站數據彙總全國感染情況。
在日本政府制定的應對疫情緊急對策中,有一項為撥款3498億日元用於補助停業企業員工,要求企業通過網絡系統向各地方政府勞動部門提交申請報表。但是,在5月20日開始受理的第一天,一些企業就發現報表中的個人信息全部被公開到網上,無異於公開泄露個人隱私。鑑於此,網絡報送被迫關閉,厚生勞動大臣公開道歉。6月5日網絡系統完成修復後再次上線,結果當天又有泄密情況發生。最終,所有企業只得填寫紙質報表,郵寄或直接派人送至政府受理中心。這嚴重影響了手續辦理速度,至本月中旬日本全國申請該補助項目約16萬件,審查批准後的撥付率不足60%。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決定向每位居民發放10萬日元生活補助。2016年日本開始發放每人1號的個人號碼卡,不僅可以作為身份證使用,還可以連接銀行卡、養老保險等,促進公共服務便利化。但是,到今年5月中旬,該卡普及率僅為16%,多數居民申請補助金時,只能通過郵遞這一傳統辦法。凡此種種令人震驚,21世紀的日本仍在繼續着20世紀的程序和做法。
近年來,日本政府加快數字行政建設。首相官邸設有IT綜合戰略室,去年6月份發表IT新戰略報告《創造世界最先進數字國家,推動官民一體數字行動計劃》,不僅提出數字行政計劃,並要求通過數字技術構建新時代社會基礎網絡,實現全社會數字化管理。為此,去年12月份日本內閣會議正式通過了“數字管理實施計劃”,內容包括在“社會5.0時代”全面普及個人號碼卡,並使之與個人商務卡對接;推動社會保險、税務手續等一站式網絡服務;加快與智能手機結合,提升現有網絡服務便利性;推進政府信息系統的一元化管理;等等。
對於各地方自治體,日本政府也要求利用數字行政系統,加強公共行政服務,包括促進行政手續網絡化,加強基於個人號碼卡的行政服務,推動信息系統標準化,以及户口遷移手續、幼兒入托、老年護理等一站式服務。
日本媒體稱,政府的設想藍圖很“豐滿”,但疫情中暴露出的電子政務現狀卻很“骨感”。據經合組織統計,挪威、芬蘭、荷蘭、法國、瑞典等歐洲國家的公務手續電子化率可達50%至60%,而日本不足10%。據報道,日本中央政府的行政手續有5.5萬種,目前電子化率僅為7.5%。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6月9日的國會答辯中稱,“將認真總結應對疫情中的各種教訓,加快推進行政系統的電子化普及進程”。
眼下,日本第一波疫情已經過去,但由內閣官房和厚省勞動省聯合開發的提醒周圍病毒接觸情況的手機應用軟件6月19日15時才剛剛試用開始。看來“數字行政、一站式服務”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日本政府應該加快適應新世紀的步伐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