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非洲黑人這麼多,為何只有埃塞俄比亞被稱為美女之國?原因很簡單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在亞洲和歐洲很多國家,對於美女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膚白”,甚至有“一白遮百醜”這樣的説法。這是歷經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發展,所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念。從我們出生開始便根深蒂固,很難以改變。而黑色皮膚的人,難免就會和傳統思想格格不入。

在中國先秦、兩漢時期將黑人統稱為“僬僥”,即為矮黑人的意思。《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中也有記載:“徼外焦僥種夷陸類等三千餘口舉種內附,獻象牙、水牛、封牛”。由此可見,在當時就有境外的黑人開始歸附於中國了。

而黑人在中國活動的極盛時期正是在包容開放的唐朝,黑人在唐朝時期有一個總稱便是:崑崙奴”。《舊唐書·南蠻傳》記載:“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這些黑人來的地方是南洋諸島和非洲地區,所以崑崙也只是一個泛稱。

在史書中對於“崑崙奴”的描寫,大多都是身形上的比如什麼:“體壯如牛,性情敦厚,踏實耿直”等等。這顯然和中國的傳統審美大相徑庭,而且在古代用“奴”來形容一個羣體本身就是帶有貶義的詞彙。

總之自古以來在東方和西方人眼中,“漂亮”似乎和非洲女子不搭邊,但是其中也有例外,在非洲東北部,有一個叫做“埃塞俄比亞”的國家。被稱之為非洲的“美女之國”,讓人一改過去對非洲的印象。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有着3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部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為110.3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1.05億。而埃塞俄比亞備受關注是因為這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度。這不僅是非洲所公認的,也是世界所公認的。

在世界各大選美大賽經常能看到埃塞俄比亞美女的身影,從埃塞俄比亞走出的國際名模多達數十位。而且埃塞俄比亞的美女們個個能歌善舞、風情萬種。

和非洲其他國家女孩相比,埃塞俄比亞的女子皮膚顏色上要更加的偏淡一些,而且面容分家的精緻,鼻子挺直、額頭廣闊、柳眉大眼,也沒有厚嘴唇。甚至連體型上也要更加的嬌小玲瓏一些。那麼同樣生在非洲,為何相貌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從這個國家的名字就能夠得知真相了,“埃塞俄比亞”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阿比西尼亞”意思是“混種人”,在十六世紀開始,埃塞俄比亞一直被葡萄牙、奧斯曼帝國、英國入侵,自然會出現“混血”的情況。因此他們的皮膚和臉型五官都漸漸的融合人西方人的特點。

當然其中和埃塞俄比亞的地理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埃塞俄比亞平均海拔近3000米,其中高原地區佔了陸地的三分之二,因此當地的氣候也十分的温暖濕潤。雖然仍然處於熱帶,但是氣候相對較為温和,因此“細皮嫩肉”的美女才有了充足的保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