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們,為斬斷“窮根”助力!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綜合

為紮實推進脱貧攻堅工作,提升貧困村可持續穩定脱貧能力,市科技局聯合市縣組織、扶貧等部門,選派了28名科技特派員。一年多來,他們快速進入角色,努力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成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脱貧致富的帶頭人。

科技加持

水生菜成為“致富菜”

自2016年在橋聯村幫助下,靠承包種植菱角,含山縣環峯鎮橋聯村立志自然村村民魯照榮早已脱貧。脱了貧的魯照榮打心眼裏感激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他有了敢於脱貧的底氣。魯照榮有一個長長的感謝名單,其中,就有孫如軒,這位駐村科技特派員、含山縣農村農業局蔬菜站副站長。

魯照榮説,每畝菱角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7畝水面有7000多元的收入。

“在菱角生長期,孫站長經常電話,有時候還到菱角塘邊上,指導菱角的生產管理”。

▲含山縣橋聯村駐村科技特派員孫如軒站在水生蔬菜池塘邊

為了讓貧困户能早脱貧、真脱貧。橋聯村立足地處水鄉,擁有水域1500畝的資源特點,通過引種水生蔬菜來帶動貧困户脱貧。駐村科技特派員孫如軒,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科學引種、科學試種水生蔬菜。

“根據橋聯村的實際情況,把水生蔬菜作為橋聯村產業扶貧的抓手,多次到外地進行考察,引進了菱角、芡實、茭白、蓮藕等新品種,在橋聯村進行試種。”

在科技加持下,橋聯村試種的30多畝村集體水生蔬菜綜合畝產能達上萬元。水生蔬菜成了“致富菜”,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還通過免費給貧困户提供種苗等方式,帶動了12户貧困户參與水生蔬菜生產。目前,橋聯村共種植有1000多畝菱角。該村成立的扶貧車間還建立了一整套的清洗、分揀、包裝生產工序,進一步提高了菱角種植、銷售的收益,徹底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科學養殖

特派員上門傳授“致富經”

7月2日上午,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山村小路,金窪村駐村科技特派員、含山縣農村農業局高級畜牧師丁祖華,來到仙蹤鎮金窪村山齊村建檔立卡貧困户齊支嶽遠離村子的家。 印有丁祖華大頭照的科技特派員標識牌貼在齊支岳家的鐵門上。

丁祖華説,養殖户在養殖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直接撥打電話,小問題電話裏進行解答,複雜一點問題隨叫隨到。

“一户養羊、一户養鴨,21户養雞。金窪村有23户貧困户從事養殖業,每一户我都跑到,現在我已經成為金窪村的‘活地圖’。”

為了提高養殖户的養殖技術,丁祖華還在含山縣仙蹤鎮六衖村,為附近所有的養殖户開了一個培訓班。為養殖户從引進品種到疫病防控再到育肥,提供適合的建議。還為前來參加培訓的養殖户送上畜禽的養殖技術及防控相關的書籍、每人送了一瓶消毒液,教授如何使用。

▲金窪村山齊村建檔立卡貧困户齊支嶽在科技特派員丁祖華指導下養殖的羊

齊支嶽自豪地説,他2016年養羊之後,就脱貧了。

“因為生了一場大病,動了手術。2014年,成了貧困户。身體恢復之後,政府動員我養羊,每年給我一定的補助。加上賣羊的錢,一年賺四、五千元不成問題”。

齊支嶽養羊雖是一個“老把式”,丁祖華每每看到,都要花力氣糾正“老把式”的養殖方法,扭轉到科學養殖的路子上來。正是因為下沉到貧困户家中,加上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金窪村養殖的羊膘肥體壯,小雞仔、小鴨仔的成活率在95%以上。

科技種茶

為貧困村種上“搖錢樹”

含山仙蹤鎮六衖村苗竹梢村的一處山窪處,豎着一塊大牌子,上面寫着數行醒目的大字:“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這塊牌子所立的地方,是一塊擁有170畝的安吉白茶、黃金芽等品種的生態茶園。

▲金窪村加入養殖行業的23名貧困户早已通過養殖實現了脱貧。含山縣六衖村駐村科技特派員肖平

指着今年3月份剛栽種下去的茶樹苗,六衖村駐村科技特派員肖平告訴記者, 目前,茶園內的噴灌設備全部安裝到位。作為科技特派員,肖平全程參與指導除草、抗旱、病蟲防治等茶園管理。

“利用六衖村適合茶葉生長的山場資源,苗竹梢村這塊土地平整出來後,集合了包括六衖、五里、駱集、金窪在內的仙蹤鎮四個貧困村的財力,每個村出40萬元,共計160萬元,共同開發”。

據悉,茶樹栽培四年後可以採摘。這處茶園將成為仙蹤鎮四個貧困村的“聚寶盆”,每一棵茶樹都是村集體經濟的“搖錢樹”。

這僅僅是3名科技特派員扶貧故事,

全市還有25名科技特派員,

他們的科技扶貧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他們,為可持續性脱貧攻堅,

斬斷“窮根”提供助力,

他們,為全市28個貧困村出列,

近3萬人摘帽脱貧貢獻了“科技力量”。

核校:傅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