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創造多項世界紀錄!大瑞鐵路最難路段,瀾滄江特大橋主體完工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綜合

瞭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大瑞鐵路在建設過程中再次創下了“三個世界記錄”,大瑞鐵路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穿過整個橫斷山脈,施工環境以及難度都異常的複雜,而其中瀾滄江特大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就在6月28號上午,大橋主體工程終於建設完成,那這座大橋建設難度究竟有多麼大呢?本期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就在6月28號的上午,由中鐵大橋承建的大瑞鐵路最為關鍵的一環,瀾滄江特大橋經過施工人員夜以繼日的趕工,在經歷了多次的澆築之後,終於實現了大橋主體建設的合攏,也就意味着最難的一關,主體建設已經完工,地處於橫斷山脈,在施工過程中,工程人員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最終不負眾望,完美的完成了大橋的主體建設,為後續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現在就差附屬設施的建設和軌道的鋪設了,據悉全橋將在今年8月份完工。

瀾滄江大橋是整個大瑞鐵路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大橋在建成之後,跨越瀾滄江這個天險,將把雲南的大理以及保山兩個市連接起來,雖然整座大橋長度只有528米,主跨也只有342米,但地處於橫斷山脈,中間不能架設任何的橋墩,只能依靠兩端的橋基以及一些輔助承重方式,在建成之後橋面至江面高差270米,足足有90層樓高,可想而知這其中的施工難度了,施工人員每走一步都異常的艱難。

礙於這樣的特殊地理環境,大橋採用的是上承式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提籃拱橋,主拱採用了內部鋼管結構,外部在包上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總共所使用到的混凝土達到了8.5萬立方,所用到的鋼材總質量也達到了1.4萬噸,看上去這個數字似乎並不大,但是這樣的施工難度,遠比在河道上架橋要來的複雜很多。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這座橋樑的主跨並不大,利用鋼結構施工起來肯定比混凝土結構簡單很多,根據大橋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的方式是專門為這種地形的橋樑研究設計的,這種橋樑相對於鋼結構橋樑造價比較低,開通運營後不管在維修還是在保養上,都會相對來説比較簡單,但建設難度相對來説是比較大的。”也的確我們中國基建現在追求的是質量,而不是為了貪圖方便而採用簡便的方式,這樣後期大橋的使用壽命就不會很長,很顯然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施工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難題呢?

這座大橋的施工位置也比較尷尬,不僅身處在峽谷之中而且還處於風口的位置,建設橋樑的位置,不管是上游還是下游均有山體滑坡的跡象,而且四周的交通也是極其的不方便,每年從十月份到次年的五月份,都屬於風季,根據觀測最大的風級達到了十級左右,每秒的分數達到25米,在這樣的環境下,杆件吊裝和電焊施工基本無法進行。

不僅如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年的6月到十月還處於雨季,施工人員辛辛苦苦挖出來的盤山公路,經常發生山體滑坡,導致很多大型構件無法進行正常的運輸。這也進一步拖垮了施工的進度,只能把大型的構件拆開來分批運輸,最終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進行現場拼接。

面對這樣高風險,技術複雜且難度大的工程,一大批的橋樑專家展開了研究探討,對大橋建設工藝進行了全新的自主創新,最終有三項技術得到了國家的創新專利。相關負責人也曾經提到:由於這裏的地理環境相對來説比較特殊,瀾滄江特大橋採用了史無前例的造橋工藝,“二次豎轉”工法施工首次被利用在造橋上,根據現場數據顯示“二次豎轉”角度之和達130度,重量達2500噸大橋單邊豎放,均達到了橋樑建設史上的之最,打破了多項記錄。

在瀾滄江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之後,參與現場施工的工程人員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也標誌着我們的造橋工藝已經達到了另外一個層次,在這種橫斷山脈中架橋我們也有了獨特的方式。

大橋不僅僅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也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是雲南腹地通往保山、怒江、德宏等地的交通要道,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瑞鐵路完成通車之後,也將成為我們通往東南亞國家的交通要道。

大瑞鐵路總共長度達到了330km,起點位於雲南省的大理市,終點位於中緬邊境的瑞麗市,在完成通車之後,大理和瑞麗兩個城市間的行程,將由原來的七小時變成3小時,這將促進兩地之間的合作交流,對中國經濟發展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那我們拭目以待吧,你們覺得耗費巨資建造這座橋樑,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