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小情書
愛情是一場捕獵,
而我面對你的時候,
卻放下槍炮,
解除埋伏,
收起圈套,
然後蹲下身來,
掏出懷裏的食物,
試圖討你一個擁抱。
我愛你!
每日小情書
我願化作你眼中的黃昏,
你心裏的海洋,
讓你在每一盞燈下,
看見從不曾離開的我。
我願我生命裏的漣漪,
迷而不失,
驚而不亂,
我願我光陰裏的漣漪,
二月是花潮,
三月似鶯時,
六月如蓮燦。
我愛你!
每日小情書
等你回去,
等你回來,
一個字之差,
卻要努力好些年。
我愛你!
每日小情書
即使不見面,
不説話,
不發信息,
心裏總會留一個位置,
安安穩穩的放着你。
我愛你!
英文直播流,採訪的是RNG輔助小明。RNG連勝的關鍵,小明認為他們抓機會能力比較好,細節方面的溝通也比以前好了,另外就是加大了訓練量。談到與Uzi配合近一年的感受,Ming在鏡頭前向小狗表白:“小狗特別照顧我,我打不好的時候他會一直鼓勵我。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很感謝他,現在我也想付出自己的努力回報他,儘量保護好他吧。”
另外,目前為止,小組賽僅有兩人保持零死亡,一個是龍珠中單Bdd,另一個就是小明。
(2017-10-09)
每個城市都好像有個古鎮,或者有一條老街,徜徉在底藴厚重的古鎮老街,你可以感受到古今的完全融合。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只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粟,所以能夠留下的東西都是我們值得珍惜的。若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古鎮裏,感覺生活節奏都慢下來了…那讓我們一起帶着懷舊情懷,踏上那些年我所鍾愛的古鎮老街之旅。
南京老門東南京老城南地區的古地名,位於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南側一帶。歷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現在這些建築是復建的,和傳統的老城南民居不完全一樣。慢慢體會老城南,老城牆的味道!喜歡它的木質結構,喜歡它的磚瓦,喜歡它的懷舊......
蘇州同裏古鎮 這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青石板鋪砌的街巷,店鋪林立,古鎮內流淌的水是碧綠深邃,微波不興,透着濃濃的水鄉民俗韻味,盪漾着往事,瀰漫着鄉緒……在這裏,可以被放慢的不僅是快門,也不只是你的生活節奏,還有你那顆在城市裏四處奔走的心。
崑山周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中國第一水鄉”,“絕版的周莊”。河道縱橫,古樸清幽。河面上的古橋、河邊獨特的石駁岸格外引人思古懷舊。
無錫惠山古鎮 嗅到時光的味道,祠堂集中地,古鎮裏有很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值得一看。典型的南方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青瓦白牆、古木殘磚。非節假日更是格外清幽,懷古發呆的好去處。
無錫南長街無錫的一條老街,位於無錫市南長區中心地段。南長街內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 " 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 "。至今保持着路河並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存有歷史建築上百處及九座古橋樑等。
揚州東關街揚州城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東關街擁有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築羣及 " 魚骨狀 " 街巷體系,保持和沿襲了明清時期的傳統風貌特色。現在齊集各地小吃,手工藝品,復古的街道,吃喝遊玩,老街的悠然和特色小店的熱鬧渾然一體。
蘇州山塘街 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 " 姑蘇第一名街 "。小橋流水,黑瓦白牆很有江南特色,耳邊崑曲環繞的歷史街區,就是讓人想要的那種古樸又恬淡的江南水鄉感覺!
蘇州平江路蘇州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老街,城市裏的水鄉,漫步在青石板路上,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堪稱蘇州古城縮影。建築依河而建,白牆青瓦,木柵花窗,清淡分明。外牆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水韻江南,自在平江路。
淮安河下古鎮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這裏曾誕生以吳承恩為首的眾多名人。據説明清兩代這裏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如今落魄的河下古鎮小到可以用腳丈量,滄桑讓蒼苔盈街,繁華終將是逝去了。
鎮江西津渡鎮江文物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千年古渡抹不去的是歷史的味道,獨特的建築平添一份遠離喧囂的寧靜… 走在青石板路上的生活,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生活理念,慢節奏舒適生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派派樂”:你真要一輩子住在這種地方,絕對會住夠的。
(2017-10-19)
肖華這次沒成“笑話”!對於西強東弱的格局,球迷已經無法忍受。特別是全明星賽,東部已經連輸了多次。於是,肖華決定改變。東西部全明星仍然各為2人,但卻可以由隊長互相選球員組隊,暫時達到平衡。不至於,又讓大家看一場虐弱的全明星賽。
勇士F4大戰風塵四俠?
從最新的規則來看,庫裏三年兩冠,以及謙遜的個人魅力,拿到西部票王併成為西部隊長的可能性十分大。而以詹姆斯老而彌堅的表現來看,繼續搶下東部票王的可能性也十分大。為此,只要安東尼、韋德、湯普森等球員入圍各自分區十二人大名單,庫裏、詹姆斯則可分別將他們選到自己的名下。
這樣,西部庫裏、湯普森、杜蘭特、格林成為一隊,而東部詹姆斯選擇保羅、安東尼、韋德的話,那麼球迷久違的勇士F4大戰風塵四俠,便有可能成為現實。這樣的場面一旦出現,想必也會成為一時的話題,為人們津津樂道,以達到拯救全明星賽的意圖。
安東尼、韋德要努力呀
不過,從目前球員們的狀態以及競爭來看,這樣的局面出現,還是有不少難度。特別是,對於已經江河日下的韋德,以及競爭異常激烈的安東尼來説。勇士F4,憑藉球隊整體戰力,攜手入選全明星的概率十分大。而詹姆斯這邊的安東尼、韋德,則真的夠嗆。去年在東部安東尼差點就進不去,何況在強手林立的西部。韋德也是一樣,畢竟老了很多。
從目前的競爭態勢來看,西部前場,安東尼面臨杜蘭特、倫納德、保羅-喬治、戴維斯、格里芬、考辛斯,確實太過激烈。而韋德,就要看騎士給不給機會了。雖然東部競爭不強,但也終歸要自己打出數據來呀。所以,這樣的盛景能不能出現,就要看安東尼、韋德到底能不能給力了。大家覺得呢?
(2017-10-04)
爭又不太爭,這話理解起來好難吧!
有人告訴你説,你看我做的好,所以我有錢,而你還是窮光蛋。是的,我沒有否定努力可能帶來的收益,然而,你真正能賺到錢也未必是你的努力,也可能是運氣,你自己不一定認可和知道罷了。
有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叫:倖存者偏差。説的大概就是這個情況,富翁未必會比清潔工勤奮,但是智商差距拉開了。難道智商差距不代表運氣嗎?
銷售常常説以結果為導向看待事物,常常這樣就會出現認知上的偏差。我們倖存的活下來的偶然因素或許是一種必然,只是無法預測和統計罷了。我們的父母也沒辦法左右這個事情。
唯一能幹的就是,做好現在,不畏將來。
啥意思,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把眼光落到細微處。
工作中:你做了一件很棒的文案,你本以為老闆會讚許你,然而並沒有。
在愛情中: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清新,聊天時幽默風趣,博學多聞,然而女孩子並沒有喜歡你。她喜歡一個二逼,難道你以為你會不如二逼,可能你當時就是這樣想的。
《聖經》説:凡增加智慧的,必增添憂傷。但是這不代表智慧不值得追尋,也不代表姑娘不值得狂追
不需要天天執着於結果,每天過的患得患失,對往後人生也沒有多少益處。
自己何苦為難自己,努力要努力,結果未必如你所願。
(2017-10-08)
感謝您這麼忙還抽空來閲讀小編的文章,小編將不斷努力為您分享最新鮮的奇趣見聞和知識,希望能對您的生活有所助益!
隨着近三十年來社會的發展,“萬元户”也變成了歷史概念。
那麼,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户”?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額滴個親孃!看到這個數,我也是吃驚了。
有據可循,1985年,桑塔納在國內賣20多萬人民幣,我們姑且用20萬在算。
按照255的倍數,20萬相當於現在的20×255≈5100萬!
我類個乖乖,五千萬誒!
(1983.4.11日第一輛組裝桑塔納轎車駛下流水線)
五千萬是個什麼概念?
可以買2輛布加迪威龍(最低2500萬)
可以買10輛賓利(最低500萬)
可以買13輛勞斯萊斯(最低400萬)
可以買17輛法拉利(最低300萬)
可以買25輛蘭博基尼(最低200萬)
好了,努力賺錢做255萬元户去了!
(2017-10-21)
《這個殺手不太冷》裏有一個場景我記了很久:
12歲的小女孩瑪蒂爾問殺手萊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是童年如此?”
萊昂説了句“總是如此。”
是啊,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讓我們煩惱的糟心事:寫的方案不合老闆的意,總是丟回來讓你改了又改;前兩天房東又漲了好幾百的房租;每天擠好久的公交去上班;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那麼多,父母總是語重心長對我們提那麼多的要求巴拉巴拉......
生活需要一些有温暖的調劑,《丈夫得了抑鬱症》或許可以温暖我們的心。
影片改編自細川貂的同名漫畫繪本,講述了身患抑鬱症的丈夫和一直支持照顧他的妻子之間真實而感人的生活瑣事。
電影也是非常日系:狹小而温暖的家、日常的瑣碎、暖暖的色調,緩慢的敍事情節。
宮崎葵在影片裏的雙丸子頭造型十分討喜,各種古靈精怪的小表情也萌到不行。
宮崎葵飾演的妻子小晴是一名毫不賣座的漫畫家。
小晴性格懶散,毫不上進,每天只是宅在家裏畫漫畫和睡覺,靠丈夫一個人工作的薪水來養家。
夫妻兩人一起養的寵物蜥蜴igu也是片中一大亮點。igu每天在家中面癱地爬來爬去,靜靜地觀察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
一個很有趣的小細節:小晴看書做筆記時,把便籤貼在igu的身上,隨手取用。
堺雅人飾演的丈夫髙野幹夫是一個嚴禁而温柔的人,每一天佩戴什麼領帶都要遵守他定下的規則。
甚至每天早上會給自己做午餐便當。
他在一家網絡公司做售後工作,要應付態度惡劣的客户,還承受着來自上司的壓力。
影片開始,丈夫一點點出現抑鬱症的症狀:
1.對生活感到無助和絕望;
2.對生活失去興趣與熱情;
3.嗜睡或者在大半夜醒來;
4.沒有食慾;
5.失去活力,感到乏力;
6.自我厭惡,強烈的負罪感,無力感,對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很深刻的批判。
7.過激行為比如賭博,濫用藥物,想自殺。
8.注意力不能集中;
9.身體莫名地疼痛。
雅人叔的演技很好,把抑鬱症患者渾身上下散發出的“厭世感”刻畫得入木三分。古美門的意氣風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瀰漫着的“喪”。
被痛苦折磨的丈夫去了醫院,被診斷患上了抑鬱症,醫生説,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醫生安慰丈夫不要緊張,對待抑鬱症就像對待感冒那樣,先靠藥物控制住症狀,再一點點改善導致抑鬱症的原因。
妻子得知丈夫患病的消息後,並沒有如臨大敵,她只是暗示丈夫要放鬆、要好好休息,想發呆就發呆,想睡懶覺就睡懶覺。
並查了很多資料,陪伴着丈夫。
要求丈夫立刻辭職回家休息,陪伴丈夫在藥物的調節下暫時把症狀控制住。
有個地方讓小艾覺得很温暖,幹男去辭職的時候,小晴陪着他一起去。在地鐵上,小晴心疼自己的丈夫,併為他感到驕傲。幹男聽到之後,在地鐵上嚎啕大哭。
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只是關注和讚美而已。
吃了藥之後,丈夫意志消沉的情況消失了,漸漸能夠重新體驗到開心,會因為天氣好而高興。
丈夫感覺自己有很大好轉,興高采烈地去複查,結果被醫生告知不能掉以輕心:
結果丈夫的病情果然如醫生所言時好時壞。
電影通過很多好笑又難過的情節表現抑鬱症患者發病時的狀態。
當病情加重時,一絲不苟的幹男,卻為自己的“得病”而感到抱歉,感覺自己變成了沒用的人,無法工作,無法做家務,甚至沒法做一個正常人。
在這個過分努力的社會,幹男覺得自己的現狀很不像樣,不停地向妻子説“對不起”。
但是小晴卻對他説——
“如果痛苦的話,就不努力了。”
另外,任何一點小事都會觸發丈夫的消極情緒。他看到寵物蜥蜴igu,覺得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主人,很對不起igu,於是縮進被子裏嚎啕大哭:
在丈夫與巨大的痛苦鬥爭時,妻子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温暖他。
比如,妻子教丈夫如何舒服地睡午覺,告訴他要把四肢懶懶散散地攤開,但丈夫只能四肢僵硬地趴在地上。
雅人叔趴在地上時,小晴在旁邊滾來滾去,然後翻了上去:
丈夫問,igu會不會寂寞。妻子回答,不會,igu是爬蟲類,爬蟲類是冷血動物。丈夫感嘆説,我也想成為爬蟲類。
妻子把丈夫的手放在自己的胸膛,和他説:“變成爬蟲類就沒有這麼温暖了哦。”
類似精緻温暖的對話,在電影中還有很多。
其中很精彩的一段,來自於妻子聽到事業有成的同學離婚之後,嘆息“以後要獨自奮鬥了呢,好累,好痛苦”,對同學説:
“我丈夫得了抑鬱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
妻子從頭至尾都堅持着自己的信念,即“人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電影借妻子小晴之口道出的這句人生哲學,實際是面向所有人的。
當一味地埋頭向着所謂的成功而“努力”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忽略自己內心的體驗。
我們不敢享用食物的美味,小心翼翼地計算卡路里,艱難地維持體重,因為我們覺得要“努力”變瘦;
我們放棄自己本來想做的,去選擇忍受日復一日乏味的工作,因為我們覺得人要“努力”上進。
在無盡的社會比較中,我們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不夠“努力”。長久被壓抑的內心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痛苦。
但實際上,外表光鮮的人並不一定幸福,我們的個人價值從來都不是由外在的世俗標準來衡量的。
就如電影開頭醫生對丈夫所言,“抑鬱是每個人都會體會到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認為自己很失敗,覺得“啊,好想死”。
在這種時候,記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在勉強自己變成他人要求的樣子,並因此感到痛苦。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生活方式,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生活。有可以一直奮鬥努力的人,也有無法承受過多壓力,無法過分努力的人。
不努力,是我們與自身的和解。順其自然,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在太過努力的社會,不努力或許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影片中,古董店老闆把小晴很喜歡的一隻花瓶送給了她,並對她説:“這隻瓶子其實只是一個玻璃瓶,但正是因為沒有破碎,今天才會在這裏。”
花瓶因為沒有碎掉而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人也是一樣,完好無損才有價值。
這部電影不單單是關於抑鬱症患者的掙扎。它在更多時候喚醒的是每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會。
影片的最後,妻子對丈夫的感情最後治癒了他,整部影片開始朝着理想化狂奔而去,丈夫的病好了,妻子將這件事的經歷寫成書,生活再一次變成毫無意外。
生活本身是無解的,但是影片可以,幹男很幸運 ,就像電影裏的一個抑鬱患者,説自己抑鬱的原因是因為離婚,而幹男是如果不去治病小晴就會和他離婚,現實中,很難有這樣的妻子。
這種日式救贖或許淡化了現實世界的複雜,但它所傳達出的寬容與理解是適用於還在苦難人間堅持着的每一個人的。
晴雨交替,就如同人生悲喜。
再黑的夜,最終都會迎來黎明。
最後撒一把狗糧~
(2017-10-12)
我叫小麗,家在一個很偏遠的小山村,今年26歲了,我長相也不差,追求我的人也不少,但我現在還單身。我有一個弟弟,父母很封建,重男輕女,從小就不怎麼待見我,高中畢業我就出去打工了,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
我一個女孩在外打工,父母從沒關心過我上班辛苦不幸苦,每次打電話來就只會問我工資發了嗎?讓我寄錢回去,我每個月的工資除去自己的生活費,還要給父母寄回去,就所剩無幾了。
今年年初,弟弟交往了一個女朋友,可是女方説要在城裏買房子才肯結婚,在父母的勸説下,我將自己僅有的8萬塊存款給了弟弟買房付首付,由於弟弟現在沒有收入,按揭款也是我每個月打在父母的卡上。房子裝修好之後,父母和弟弟都搬進了新房子裏住。
國慶節的時候,我和同事調了班,有半個月的假期,我回到弟弟的新房裏,父母一聽説我要在家住半個月,立刻變了臉色,説:“你好好上班不行呀,回來幹什麼?家裏這麼小,哪能住這麼多人啊!”弟弟也在一邊起鬨説:“姐啊,你看你這麼大把年齡了,怎麼還不結婚呢?結婚之後你就可以搬去你婆家住了,哪用和我們擠在這屁大點的地啊,你看,這家裏都沒你的房間唉!”家裏一共有三間卧室,弟弟住一間,父母住一間,還有一間做了兒童房,我説,不是還有一間小房嗎?弟弟説:“那間房是給我兒子留的,你能給你住!”我説:“你兒子現在連影都沒見到,我住一下怎麼了?”弟弟説什麼也不讓我住那間兒童房。父親更是説:“你弟弟説得對啊,你趕緊找個人家嫁了吧,到時我們也好要一筆彩禮來將貸款還了,這按揭得多還好多錢呢!”聽完他們説的話,我什麼也沒説了,拿好行李就離開了這個家。
我一個人獨自在街上游蕩,不知該何去何從。走着走着,眼淚掉了下來,心裏的委屈不知道該向誰訴説。我也想找一個男朋友來愛我,疼我,讓我在無助的時候可以有一個肩膀可以依靠,可是,以前交往的男朋友,家裏一聽説我家的情況,都反對我們交往,最後分手了。
我回到工作的地方,辭去了現在的工作,換了新的號碼,我決定不再讓自己成為父母的取款機,從現在開始,我要為自己活了。
(2017-10-17)
9月28日,本報報道了13歲女孩李靜的故事。她患有肝母細胞瘤,但是,她的堅強打動了很多人。報道後,晚報讀者們紛紛伸出援手。據李靜的父親李合順統計,目前他們共收到善款15萬餘元,其中,西城區一位80多歲的沈姓老人,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給孩子捐了5萬元;301醫院的醫護人員也為孩子籌集了2萬元捐款;還有很多愛心市民通過各種方式,紛紛給李靜留下了一份心意……
在京城的各個角落,很多素不相識的人,正通過這個堅強的小姑娘而結緣;這座城,對於小李靜而言,也充滿了温度和温情,給了她繼續前行的動力和希望。
病情曾一度反覆
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治療之後,上月底,李靜接到了可以出院的消息,醫生建議讓她回家休整一段時間,以便後期更好地恢復。一家人與病魔抗爭了大半年的日子終於告一段落。國慶長假前,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坐上了回河北老家的火車。
在得知李靜回家的消息後,她的老師和同學們紛紛都來看望她。在家裏,李靜翻閲着同學們送來的課外書,一想到很快就能回學校上學,她就開心得不得了。然而,就在大家紛紛祝福李靜早日康復時,父親李合順發現女兒的膚色愈發枯黃,甚至比住院期間還要嚴重,一家人的心又揪了起來。
回家的第三天,李靜來到當地醫院進行復查。結果顯示,她的總膽紅素這一項,數值達到了500umol/L以上,這比正常人足足高出了10倍。李合順擔心孩子出現意外,帶着李靜連夜乘坐火車又回到了北京。
晚報讀者伸出援手
中秋節前,李靜再次住進了301醫院,通過藥物治療,膽紅素的數值終於慢慢降了下來。而這時候,關注她的北京人也慢慢多了起來。
國慶期間,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輾轉坐車來到醫院看望李靜。看着這個面黃肌瘦的小姑娘躺在病牀上,老人心疼得濕了眼眶。李合順説,老人臨走前,塞給他1000元錢,讓他給孩子多買一些愛看的書籍。還有很多愛心讀者,雖然沒有時間到醫院看望李靜,但是紛紛匯錢給她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
前天,李合順到銀行取款時,發現卡里莫名多了53000元錢,其中,一個賬號匯來了5萬元錢。面對這筆鉅款,起初,他以為是別人匯錯了,所以一直都沒敢動用這筆錢。後來,醫院護士站的護士告訴他,有位老人3次打來電話詢問孩子的身體狀況。之後不久,老人又打來一個電話説,給孩子匯了5萬塊錢,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孩子渡過難關。經過記者瞭解,這位老人姓沈,年逾八旬,家住西城,因腿腳不便無法到醫院看望,所以選擇了匯款的方式。
“他們與孩子無親無故,這麼熱心地幫助我們,我連聲謝謝都沒能當面説,心裏很過意不去。”李合順哽咽着説,這些捐款當中,還有3000多元依然不知是誰所捐、從何而來。
目前,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小李靜此前的醫藥費已經結清,目前她依然在醫院接受治療。李合順説,這次,他想把孩子的病徹底治好再回家,另外,就是再次希望通過《北京晚報》,向所有關心、幫助過女兒的好心人表示感謝。
(2017-10-11)
[最感人]
男子15年匿名捐款30萬 因病去世遺囑曝光令人落淚
都市快報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20日晚,堅持15年匿名捐款30萬元,成為城市道德偶像的“蘭小草”因病去世,永遠地離開了帶着他深深眷戀的慈善事業和公益項目“星雨心願”。彌留之際,他附耳妻兒:“一定要多做公益事……”
“蘭小草”的弟弟王瑜當晚聯繫上追蹤報道“蘭小草”16年的《温州晚報》記者。王瑜説,“蘭小草”是他二哥王珏,今年48歲,在老家温州洞頭開小診所,是一名鄉村醫生,妻子無業在家,兒子今年剛從廈門大學畢業,經濟條件不能算好,但家屬還是想克服困難,繼續完成“蘭小草”的心願。
“蘭小草”的照片(家人提供)圖自温州晚報
2002年開始,每年11月中下旬,温州男子“蘭小草”總會捐出2萬元。
他要實踐一個馬拉松式的善舉:連續捐款33年,每年2萬元。
“蘭小草”捐款很神秘,來去匆匆,不留名,聯繫都是用公用電話。 送來的袋子上的一行字格外醒目:“祝天下善良的人們平安幸福!農民的兒子蘭小草。”
“蘭小草”歷年來捐款的收據和每年留下的“心願卡”。圖自温州晚報
他曾榮獲“温州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慈善人物”“感動温州十大人物”,不過都沒現身。
人們曾試圖揭開這位“蘭小草”的身份,但陷入了謎局:“蘭小草”另有其人。
中年男子在公用電話裏説,他是受“蘭小草”委託來捐款的。“蘭小草”其實是一對40多歲的夫妻,家庭並不富裕。
“蘭小草”説,他只想把辛苦掙來的錢,捐獻給那些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
今年7月27日,“蘭小草”突然覺得身體不適,上海醫院診斷髮現是肝癌晚期。“蘭小草”回到家後,與往常一樣,熱心村裏的公益事業,還為一些老人辦了一個公益中秋節。
王瑜説,他也是在5年前偶然得知温州人家喻户曉的“蘭小草”,就是他的二哥,但他的二哥説,他更願意默默做點善事。家人也尊重和贊同二哥意願。
家人也曾問為何以“蘭小草”的名字行善。“蘭小草”當時説,平凡、善良的奶奶特愛畫蘭花,並且在村裏很受尊重,因此,取名時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以“蘭小草”善行温州。
今天下午,快報記者趕到了“蘭小草”王醫生的診所。診所在大門島上的岙面村,3個月前已搬空。
1990年,王醫生帶着自己家人從元覺移居到大門,來到這個海島鎮,開始他們的工作生活。
當時,鄉村交通閉塞,醫務人員緊缺,百姓看病難問題一直是王醫生的心中事。他人很好,也很細心的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村民都會去找他。醫生是一份艱鉅和讓他自豪的職業,老百姓稱他為小島上“生命守護神”。在這個小島上,他默默堅守着,一守就是28年,28年如一日堅守海島上,每天全天候為病人服務,為患者排憂解難,有點小毛病,小問題,大夥就説去找王醫生。
兒子王子震身受父親王珏影響,在學校時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熱心幫助同學,獻血獻愛心。
王醫生捐款15年,其中13年是讓小舅子阿國去送的錢。當時阿國也不理解,因為他家條件一般。
為什麼承諾捐款33年,阿國説他也不知道,只是每年快到日子的時候,提前一天,王醫生會到樂清阿國開的理髮店裏去找他,託他送錢。有幾次阿國把錢送過去後,怕對方沒收到,就打了電話去問。王醫生知道後就不高興了,説沒必要去聯繫,沒必要讓別人知道。
護士阿靜説,王醫生沒有車,平時都是騎電瓶車,但是承諾了病人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比如有些病人離得太遠,來不了診所,問他能不能過去,只要王醫生答應了,第二天無論颳風下雨,他都會過去。
岙面村婦聯主席陳蘭平説,王醫生平時常參加公益活動,做公益,從2002年至今,王醫生夫婦每年都會去敬老院獻愛心,王醫生負責義診,妻子每年除夕前就準備分歲酒請敬老院的老人們品嚐,連續十年來都給十五位老人每人送上200元、100元等年終慰問金。
78歲的鄰居林奶奶説,她有次頭痛,王醫生把藥送了過來,100元的藥只收了80元。還有位鄰居盧女士説,有次她因為血糖有問題,去診所買了70元的藥,因為家裏困難,問王醫生能不能便宜些,王醫生最後就收了20元。
王醫生髮在朋友圈的感悟,看得出他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
2010年,快報曾做過報道《蘭小草許了一個33年的心願》——
他總是低着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捐款信封放在慈善總會的辦公桌上,然後悄然離開。怕工作人員沒看到,他會打電話告知,用的是公用電話。
2009年揭曉的“温州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慈善人物”,“蘭小草”是唯一沒有真實身份,也沒去領獎的獲獎人。
11月17日,“蘭小草”又一次出現,把2萬元交給温州市慈善總會。這是他2002年以來第9次捐款。
卡片上寫着:“祝天下善良的人們,平安幸福!農民的兒子蘭小草。”
第一次捐款,“蘭小草”在裝着2萬元的盒子裏,附上兩張字條,一張説:“這2萬元是我們夫妻辛苦掙來的,捐獻給那些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另一張説:“我們希望用33年時間,每年捐獻2萬元‘星雨心願’善款,以報答國家對我們的培養之恩,報答農民‘粒粒皆辛苦’的養育之情……”
每一年,“蘭小草”都在踐行自己的承諾,累計捐款18萬元。
“蘭小草”是誰?慈善總會的人只知道,他是一個30多歲的男青年,很面善,幾乎每次都穿件茄克。
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但他留下的隻言片語,總讓人覺得他身上有個動人的故事:每年11月17日,“蘭小草”都會捐款,每次都有一張自制卡片,卡片左下角寫上中文和阿拉伯數字的“2”和“5”。
蘭小草説,等時候到了,他會説出自己的故事。
也許“蘭小草”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善款幫助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
[有話説]
陪娃做作業“心梗” 媽媽吐槽陪讀辛酸史
商報圖形 秦剛 制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消息,“晚上10點多,從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麼關係?什麼關係?説!到底什麼關係?’我那顆八卦的心瘋狂地跳躍起來,趴到窗台上支起耳朵認真地聽着下文。女人繼續氣憤地喊道:‘互為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户。”
這是最近媽媽圈流行的段子“什麼關係”,陪娃做作業到咆哮,引發陪讀媽媽們的集體吐槽,媽媽們的遭遇引人發笑的同時,很多甚至成為經典語句在朋友圈流傳。心酸的背後,如何正確打開輔導孩子作業的方式,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
陪做作業到心梗搭支架
“陪兒子做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這份網絡上流傳甚廣的特殊“病歷”,來自一位媽媽的評論,不少爸媽對他們的“遭遇”感到同情,更多家長表示找到了組織:
媽媽A:找到組織了,感動!每次做作業,整個小區都是我的咆哮聲。
媽媽B:我已經在上小學的兩個孩子的家庭作業中淪陷了,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請不要找我,實在是撐不住了。
媽媽C:兒子語文課都要讀課文五遍並簽字,有次我在看他讀課文,前面讀的啥沒記住只聽見:秋天來了,掛花開了……我一愣問啥花開了?他説掛花!我火一躥,大吼:掛花?掛花?掛哪呢花?他弱弱的説:掛樹上……
甚至還有一份推薦給陪讀家長的“專業”書單在網絡上流傳,其中包括《莫生氣》《論持久戰》《強迫症的自我恢復》……最後一階段則推薦了一本《活着》。
多數家長選擇陪做作業
“我不在旁邊看着他做作業,他可以玩筆到天黑。”劉女士的兒子今年10歲,念小學五年級,從有家庭作業開始,她就習慣坐在旁邊監督兒子,她把這一切都歸結為“兒子好動,太調皮。”劉女士説,並不是學校作業多,可是孩子天性好動愛玩,家長不陪他做作業,一支筆、一塊橡皮都可以讓他分心,“不談做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做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
記者隨機調查了10多位小學家長,幾乎都有過陪伴孩子做作業的經歷,大多數家長表示“頭疼”。有家長稱,小孩子“腦洞太大”,有時候性子急起來分分鐘就來氣。
聲音
如何陪讀?聽聽他們怎麼説
母親“四月天”:陪孩子寫作業有秘笈,孩子各種開小差、磨蹭、東玩西玩是正常的,同一個問題,你在短期內反覆和孩子説,第二遍開始已經沒有什麼效果了。如果一開始你就説:“寶貝,這個問題媽媽今天只説一遍,你要好好聽哦!”收到的效果要好很多。
有外企工作經驗的尚女士:尊重孩子,培養他們的興趣很重要。在陪伴7歲兒子果果學英語時做過很多嘗試,曾在網上報過英語課程,讓孩子和外教一起學,自己就陪伴旁聽。等果果對英語有興趣之後,自己就會融入進去,把學習當成遊戲,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36歲的初中語文老師譚女士: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她説,低年級的作業不多也不難,大多口頭完成。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扮演角色互換的遊戲,讓孩子用學到的知識來“抽問”家長,一來可以增加趣味性,再者可以讓孩子獲得肯定和自信。
建議
家長角色淡化 少教多問少做多看
親子教育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顧問劉勇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陪讀也算是親子陪伴中的一種,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現在很多家長讓這種陪伴的形式有些變味,其原因在於,他們將這種陪伴看作是自己的任務,看重的是孩子的習慣或者説“成績”。他表示,習慣和成績固然重要,不過親子陪伴的本質是增進親子間情感,提升孩子的全方位能力與社會交往經驗。
劉勇赫建議家長,“少教多問,少做多看。”也就是説逐漸淡化領導者的角色,並由領導者向組織者、陪伴者過渡,而最好的狀態則是協助者角色。比如,少教多問,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減少説教,通過溝通的方式瞭解孩子、發現孩子。少做多看,家長做得越多,孩子越笨,家長管得越多,孩子越懶。家長更多的時候扮演一個觀察者與協助者的身份。
[熬雞湯]
你見過最上進的人是怎麼樣的?
1
集團某下屬科研所的負責人,非常厲害。單位裏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過去,至少我進單位後,所有人提起他都是三句話:博士畢業,專業帶頭人,前途遠大的青年領導骨幹。直到去年年中,有機會接觸到他的個人履歷,我震驚了。
這個現在閃閃發光到大部分人只能仰望的“專家型青年領導”,最初的第一學歷是:中專。我當時覺得,我一定是看了一份假履歷。
比這還過分的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寫着:某某省某某市某某縣某某村某某小學數學老師——也就是鄉村教師。我查了一下,那個地方在中部省份山區,出了名的窮。
一個家境普通、學歷很低、工作起點也很低的普通村小老師,你能想象到的,最上進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或許是努力教書,努力跳出村小,去鎮上、縣裏教書?照他的自身條件來看,要做到這些已經非常非常難了。而他在好好當村小老師的同時,還函授了大專,然後自考了大學本科。
幾年後,拿到大學學歷證書的他再次走出了關鍵的一步:繼續考。然後,考上了一所211高校的研究生。三年後,他考上了博士。然後,畢業進了我們單位,做出了很多成果,獲得了很多榮譽。
再然後,就成了現在這樣。所有人都知道他現在很牛,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和現在比起來,他的過去更牛。
2
你以為這是很遙遠的勵志故事嗎?NO!他是個75後,現在也才40出頭。他讀完博士到我們單位的時候,超女們都才剛出道。
我所在的單位裏,不乏名校畢業的學生,甚至還有不少高考狀元,多的是勤奮刻苦、努力上進的人。他們的基礎都比他要好,而且不是好一點兩點,但大部分人都沒能在這個年齡段,做到這個程度。
然而,我只能描述他的履歷和他的成就,卻描述不出他在這過程中究竟付出了什麼。説真的,我也無法想象,他當年的那些“村小同事”們,現在看他是不是就像在看一個活的奇蹟?
當我看完他那厚實複雜的履歷,曾第一次對“天賦”這個東西產生了懷疑。我甚至還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想法: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開竅這種東西啊?
所以,我對那些起點很低、基礎很差,卻能走上高位的人,都會心存敬畏。我所思考的是,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現在這樣的?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直到去年下半年,我參加了單位裏的招聘面試。
3
當時,遇到一個應聘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他表現太優秀,也不是因為他學歷多好、履歷多華麗,而是,他表現出了與他的學歷和履歷絕不相稱的平庸。
他的本科是985名校,研究生讀的是另一所985名校。讀書期間,獲得過國家級的獎學金、校級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畢業生;參加了很多志願者活動,當過學生會幹部,研究生階段還在核心期刊發過好幾篇論文……總之,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一定是學校裏很上進很優秀的學生。至少,比當年讀大學時的我要上進優秀得多。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地方公務員,第二份工作去了某專科學校教書,第三份工作去了一家企業做項目,每一份工作都幹得不算差,總有很多獎勵和榮譽,什麼徵文比賽獲獎啊,單位活動拿第一啊……但是,在三十多歲的年紀,他的這種“優秀”早已不符合我們的期望了。
因為,有太多沒他基礎好的人,在這個年紀,不管是個人素質、專業能力,或是取得的工作成績,都早已超越了他。
他不是不上進,也不是不努力,他只是在不自知的狀態下,一步步地滑向了平庸。
4
我們總是覺得,一個人擁有上進心,一個人一直向前奮鬥,就一定能取得還不錯的成功——如果他起點低,能夠憑此逆襲;如果基礎好,能飛得更高。但是我們忽略了,當你在向前邁步的時候,時間也一直在無情地、一刻不停地流逝。
上進,當然是一種值得肯定的不斷向前的狀態。而人生,更應該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要麼廣泛撒網,尋找突破的機會;要麼做到極致,每一次堅持都是為了跨上一個新台階。
我們單位的那位青年領導,從中專、村小老師到大專、自考、碩士、博士,每一步都是人生的巨大跨越,跨到最後,已經沒人知道他最初的起點了。而後面的那個應聘者,雖然也在不斷地努力,但每一次都像是在原地高抬腿。
你如果每一次都沒有突破,那所謂的“不斷上進”,看上去,也不過是徒費精力而已。這才是我在這個問題下真正想説的話:沒有去試圖突破人生的人,談上進總會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這幾年裏,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觀察,去總結,去思考,就是為了求得一個答案: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這一生?家境?天賦?努力?機遇?説實話,我至今沒有得到最完美的回答。
但在這過程中,卻發現,有很多特質,比如努力,比如堅持,比如不斷設立新的更高的目標,比如不斷超越自我,雖然不一定能真正做到影響我們的一生,但對一個人的成長髮展卻真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