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汪閩燕
當地時間11月11日和12日,國際法院法官換屆選舉在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同時舉行,中國籍候選人、國際法院現任副院長薛捍勤再次當選,成功連任國際法院法官。
除薛捍勤外,還有其他四名法官當選,包括日本籍候選人巖澤雄司、德國籍候選人格奧爾格·諾爾特、斯洛伐克籍候選人彼得·通卡、烏干達籍候選人朱莉婭·塞布廷德。新當選法官任期9年,自2021年2月6日起算。
薛捍勤是國際法院首位女性中國籍法官、首位女性副院長。國際法院自1946年成立至今共有108名法官,其中僅有4名女性。
薛捍勤自2010年6月29日接替史久鏞擔任國際法院法官,2012年2月6日連任。薛捍勤1980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82年獲北京大學國際法文憑,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LL.M.學位,1995年獲哥倫比亞大學J.S.D.學位。其長期在外交部工作,曾出任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中國駐荷蘭大使兼常駐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代表以及中國駐東盟大使和外交部法律顧問。2009至2011年擔任亞洲國際法學會會長。2010年5月12日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為委員會歷史上首位亞州女性主席。同年6月,她當選國際法院首位中國籍女法官;2018年2月,當選國際法院副院長。
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機構之一,是唯一具有一般管轄權的普遍性國際司法機構,設於荷蘭海牙,1946年正式開始運作,負責審理各國就國家間爭端向法院提交的訴訟案件,並可就聯大等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發表諮詢意見。
國際法院由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任期9年,可連選連任,每三年改選5名法官,候選人必須在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同時獲得絕對多數票支持才能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