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落幕後,應有快遞“回箱計劃”
正是雙11包裹的拆箱高峯期,一些社區裏的快遞包裝回收處卻蹤影難覓,提供回收服務的快遞公司也是數量寥寥。據北京晚報報道,海淀區的景宜裏、東營房社區此前在快遞櫃旁設置的快遞包裝回收處,已經遍尋不到;因為快遞包裝回收缺乏激勵機制,居民前往回收處的積極性很低;此外,通過快遞公司回收紙箱等包裝的渠道也並不通暢。
剛剛落幕的雙11,彰顯市民強大的消費潛力。再創紀錄的雙11訂單量,也意味着包裝材料數量的又一個新高。何況大量網購商品都是過度包裝的重災區,一盒化妝品包五層、一餐外賣裝10個袋,裏三層外三層的浪費現象觸目驚心,眾多網民表示“看着都心疼”。再加上本屆大促比往年來得更早,期限更長,不少“剁手族”家裏的紙盒、塑料等垃圾量已經翻倍增長。作為往年飽受詬病的雙11後遺症,過度包裝的“老毛病”既已提前顯現,包裝回收的難題又已擺在眼前。社區沒有快遞包裝回收點,不少市民的選擇就是當垃圾扔了,但包裝材料種類繁多,既不符合當下厲行節約的要求,也與垃圾分類的新風尚背道而馳。
其實,這些年來,由於提倡綠色包裝,不少包裝都是可回收物,快遞箱的資源再利用率可達九成以上,2019年我國郵政快遞業全行業回收再使用包裝箱高達2億個。除了避免商品的過度包裝之外,提高快遞外包裝的重複使用率,從而在源頭上為包裝垃圾瘦身,能夠有效緩解包裝污染的痛疾。然而,一些社區包裝回收處不見蹤影,標榜回收服務的快遞公司只是説説而已,快遞外包裝回收遇到了不少堵點,讓紙箱塑料的循環之路梗阻重重。
破解網民家中箱滿為患、一扔了之,重在落實回收政策,暢通回收渠道。相關部門必須完善回收標準,引導社區、物流企業積極推行回收措施,避免居民手中的包裝盒無處安放。在昌平區城北街道,小區居民可以通過一家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將紙箱、泡沫清走,不僅能拿到環保金,還不耽誤垃圾分類,可謂一舉兩得。通過積分、獎金來激發居民的積極性,不失為好辦法。減少包裝污染,居民也有責任。享受了網購的狂歡,無論有沒有積分和獎金,都應當自覺盡一份環保的義務,在扔快遞外包裝時,提高垃圾分類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