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要捱打,跑和不跑的娃啥區別?別讓孩子啓動第三種保護機制
兩位寶媽在廣場上帶着孩子玩,兩個孩子本來玩得好好的,但其中一個孩子突然蹲下,撿起地上的一塊糖果包裝袋,好奇地看了兩眼後,就直接用舌頭舔,媽媽看見了趕緊跑過去,一下子奪過孩子手裏的包裝袋,衝着孩子就吼,這是垃圾,能吃嗎?平時我怎麼教你的?
説完好像還不解氣,好像孩子當着外人的面做了多丟人的事,揚起手就要打孩子,孩子只是怯怯地看着媽媽,小腿不自覺地後退了兩步,但突然就停住了,媽媽的巴掌也落在了後背上,孩子想哭也不敢哭,看着特別可憐。
此時,另一個寶媽趕緊過來拉架,勸她説,這麼點兒小事打什麼孩子呀,説説他就算了,小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看見地上的東西就往嘴裏塞,我家的也是這樣。
寶媽恨鐵不成鋼地説,我哪裏是想打他呀,可是你看他那個樣,不知怎麼的我就想揍他,有的時候在家裏也是這樣,看我在氣頭上還不知道躲,偏偏站在那裏等你揍,你説他要是跑沒影了,過了一會我氣消了,再回來不就沒事了嗎?他就是不如我家老二,你一生氣就哄你樂,不行就趕緊跑,麻溜着呢。
生活中的確見到過兩種孩子,都是犯了錯誤後要捱打,第一種孩子不會跑,會乖乖地等着父母打,被打的時候也不説話,也不為自己辯解。而第二種孩子會一邊辯解一邊跑,等父母氣消了再回來,多半也不會捱打了,這兩種孩子有什麼區別呢?
可能有人會説,第一種孩子比較憨厚,不懂得變通,屬於吃虧型的。而第二種孩子比較機靈,會見機行事,遇到事不好,先跑了再説,但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不簡單。
捱打不跑的孩子,心理上是如何解釋的?
當孩子犯了錯,父母在氣頭上的時候,表情是非常猙獰的,孩子不是捱罵就是捱打,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當一個人覺得危險來臨的時候,要麼會反抗,要麼會逃跑,但為什麼這樣的孩子,卻乖乖地站着捱打呢?
其實他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動,此時他的身體,因為恐懼而出現僵硬的情況,往往在這個時候,孩子裏眼睛裏充滿了恐懼,身體是發抖的,甚至會不自覺的後退兩步,但也僅僅是後退,他不會逃跑,這種情況下,有點類似於老鼠見到貓,按説老鼠見到貓是要瘋狂逃命的,但是老鼠在聽到貓叫的時候,卻會乖乖地趴在地上不動,這是什麼心理呢?
心理學家解釋,不管是人或者是動物,在面臨危險情形的時候,如果認為自己有獲勝的把握,他會反抗,但如果認為自己很可能在反抗中輸掉,逃跑或者反抗都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他就會因為極度的害怕,身體就會進入第三種機制:僵硬。
比如,孩子在犯了大錯的時候,臉色會慘白,身體會僵硬,雙手也會無力,根本説不出話來,也哭不出聲,其實這是身體在啓動自我保護機制,因為身體認為,如果此時進行反抗,會遭受到更大的傷害,比如孩子不敢跑,他如果跑了的話,可能會激怒父母,父母就會打她更兇,所以孩子寧願站在原地捱打,父母的氣消了,他反而輕鬆了。
記得很久之前的一個視頻,媽媽瘋狂的打自己的女兒,當着兒子和老公的面,把女兒從飯桌上拖下來,拿腳踹,拿手打,大女兒自始至終不會反抗,這其實也在告訴大家,女兒的反抗可能會引來更暴力的毒打,她的身體也進入了第三種機制,是僵硬的,其實內心是絕望的,你們打吧,打夠了,我就解脱了,不知道在這樣的家庭中,女兒每天過得都是什麼日子,想想就悲痛。
而犯了錯誤趕緊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家更受寵,一遇到懲罰,可能就有人跳出來保護他,這個人往往具有話語權,保護着孩子,告訴孩子趕緊跑。
所以,如果孩子在知道要捱打的情況下,站在原地等候,應該反思的是父母,是不是平時對孩子太過嚴厲,因為一點小事就狠狠地懲罰孩子,讓孩子產生了這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樣的父母無疑是暴躁的,給孩子身心帶來了極大的創傷,他們在平時的表現中也會極力地討好父母,父母的臉色稍有變化,他的內心就會啓動保護機制,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會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問題。
記得小時候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在教室裏值日,不小心把老師課桌上的一個花瓶打碎了,當時的我眼前發黑,手腳顫抖,眼前閃過的是出老師震怒的樣子,媽媽憤怒的樣子,還有同學們的嘲笑,一個小小的孩子處在極度的無助中站在那裏天旋地轉,這種感覺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但願我的孩子永遠不會嚐到這種滋味,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要再經歷這種絕望。
打孩子永遠不是為了讓他恐懼,而是讓他改正錯誤,有些錯誤的確需要挨次打才長記性,但父母如果單純為了發泄情緒,為了一點小事去打孩子,是不是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呢?最好的教育永遠是温和而堅定的,打,真的有效嗎?
您平時打孩子嗎?孩子是什麼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