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無能才打罵孩子?親生父母給不了的安全感,孩子有多心寒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綜合

你是否經常在耳邊聽到這樣一個聲音:“你再不聽話,我打你了啊!”你有被父母打過嗎?

根據觀察,那些被打的小孩主要分為兩種。

1、從小捱打,性格懦弱

這類孩子主要表現為,性格內向,不懂與他人交流,也因此在各種事情上表現得相對木訥。即便是捱打,他也不會有所反抗。當這些孩子步入青春期,又產生了兩種情況:

第一類,由於“打不還手”的特點,父母會經常以此作為教育他們的工具。但礙於孩子長久生活在棍棒下,性格內向,無論怎麼打都只是默默忍受。時間一長,如果一直壓抑着自己的痛苦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即便是看淡了一切,苟且地生存着。這樣的孩子也已經喪失了在社會中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大多數沉迷網絡遊戲,不與人打交道,更不工作,成了啃老一族。到這個階段,大人還會繼續打他們嗎?一般不會了,因為他們大概率知道是當初的打罵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第二類,性格極端,以暴制暴,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打罵後,很可能將心裏的怨恨發泄到別人身上,特別是同學、朋友,甚至是父母。而這些人長大成年後,他們會對那些對自己有威脅或者傷害過自己的人痛恨有加,變成睚眥必報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結婚以後很可能步了上一代的老路,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子女。

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父母基本是沒有什麼成就的一般人,他們對子女抱有厚望,稍有不如意就可能拿孩子當撒氣筒。

2、叛逆期後開始頻繁被打

有一羣孩子,小時候的成績並不算太差,但到了青春期,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經常發生以下比較過分的行為,且愈演愈烈。他們很多人會成為學校的“小霸王”,老師們的眼中釘。這時,父母的腦子裏只有以打罵的方式讓孩子產生畏懼的心理。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辦法不僅沒有用,反而更加刺激孩子。

這類孩子基本上很早就會輟學,幹着最簡單的工作,有部分也會走上歧途。很少有孩子能夠有所成就。

這類情況下的父母,有的家庭很富裕、素質水平也高,部分家庭太溺愛孩子,但是他們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欠妥。

有一種觀點叫做“父母無能才打罵孩子。”其實,不盡然。有的父母自身素質很高,真的是被孩子的事情逼得實在沒辦法,可能失手打了孩子。但礙於我們都不太會表達歉意。雙方的關係每況愈下,打也成了唯一的辦法。但這絕對是教育孩子中最差的一個辦法。

很多人打了他們又後悔,但再遇到矛盾還是忍不住動手再次打他們。有的人認為,自己在孩子身上嘔心瀝血,自己犧牲了工作和精力,孩子卻不懂事。因此,自己心裏覺得十分不平衡,便把自己的怒火都發泄到兒女身上。

那這些被打的孩子怎麼想呢?

“我也是人,雖然你們生了我,但不代表可以隨便打我!我受到的傷害,你們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彌補!難道,你們也要我未來這麼對自己的孩子,這麼對你們嗎?”

教育子女,有很多種辦法。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有差別,個性也有所差異,不要一味地認為“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打孩子的父母不是無能,而且沒有學會正確地教育子女而在遇到麻煩的時候顯得“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