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整個亞洲地區可以被稱為是發達國家的只有日本這一個國家,後來隨着四小龍里面的其他國家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發達國家的評判標準也下降之後,整個亞洲地區也就只有日本、以色列、韓國、新加坡四個國家是發達國家。特別是日本,全面西化的過程中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導致很多的西方媒體經常拿日本作為例子。但是在二戰之後,除了日本和四小龍以外,亞洲還有一個國家差點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大門,但是也就止步於此,並不打算邁入其中。歐洲也是經常之為亞洲典範,這個國家就是菲律賓。
最初的時候,菲律賓這裏還沒有國家,只是一個有很多部落都島嶼。一直到西班牙人來到這裏之後,將這裏作為一個殖民地之後才出現了一個相對具有認同感的地區。後來美國強大起來之後也對菲律賓起了歹念,趁着當地人起義的時候,美國也加入其中,在美國的幫助下,才獲得了獨立。但是,西班牙人剛走,美國人又來了。菲律賓很快又成為了美國底盤。一直到了二戰之後,菲律賓才在美國的同意下,成立了自己的國家。
菲律賓剛獨立的時候,美國也是將他當做親閨女來對待,原本美國就想要把菲律賓打造成一個工業化國家,作為亞洲對抗蘇聯的前線陣地。二戰後很多國際大公司,大銀行的亞洲總部都是設立在這裏,菲律賓的首都馬拉尼當時是亞洲唯一一個可以和東京對抗的城市,素有小紐約的稱號。按理説,菲律賓可以按照這個速度和發展規律長時間的當亞洲第二,但是卻成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由於當年菲律賓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人們看到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的變大後,為了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於是國家的領導認為,是時候全面放開國家的農業農村地區,讓外國資本進來,以此來調動農業的發展。但是外國資本進入之後,逐漸的控制了農業和農業相關的所有大行業,包括保險、金融、物流等等各個領域。雖然外國的資本進來了,來到了農村,但是並沒有帶來很多就業崗位,而且菲律賓的人們只能夠從事基本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大量失業的農民不斷地湧入城市,但是隨着四小龍和中國的改革開放,菲律賓國內工業的的國際市場份額逐漸的被這些國家擠佔,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崗位也在減少,這就使得很多的人們失業了。失業的人民開始走上街頭,進行抗議,並帶來了社會動亂,這樣就導致很多的國際資本開始外逃到新興國家中。
這樣一來國家內部的崗位就更少了,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雖然菲律賓經濟最好的時候是亞洲第二強國,但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對外依賴度特別高,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基本都在外國資本(美國)的掌握中,可以説菲律賓的奇蹟就是美國一手建立的。由於資本的逐利性,隨着自身國家內部的狀況變得惡劣起來,同時像韓國、台灣這些未來的四小龍也開始發展自己的經濟,導致很多的美國企業將產業鏈轉移到這些國家中去。這就使得菲律賓成了一個被遺棄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