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安利|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被這部最佳處女作拍出了更高階的意義

因為去年暑期檔的一部“國民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概念再度被帶火了。

魔丸託生的哪吒,三年後即將面對天雷帶來的劫數。命運已被天定,哪吒在如何活出自己的問題上作出了一番糾結。

巧合的是,去年《哪吒》熱映時,威尼斯電影節上也出現了一部探討生命意義的蘇丹文藝片——《你會在20歲時死去》。

蘇丹電影較少在國際影壇露面,這部《你會在20歲時死去》直接拿下了“電影未來獎” 的最佳處女作獎項,讓不少觀眾看到了蘇丹影片帶來的驚喜。

先不説故事,單看導演對色彩和光影的運用,就能感受到蘇丹創作者的藝術性。

《你會在20歲時死去》和《哪吒》有一個異曲同工的設定:如果知道“生命的盡頭”在哪,該就此認命還是活出自己?

相比動畫電影《哪吒》的神話設定,《20歲》既荒誕又現實的故事,大概會帶來更多啓發。

影片主角穆扎米爾出生在蘇丹的一個小村莊。在蘇丹,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伊斯蘭教,穆扎米爾所生活的村子也嚴格遵循着伊斯蘭教的種種教義,對於“真主”的旨意深信不疑。

穆扎米爾還是嬰兒時,母親抱着他去見了村裏的“酋長”。“苦行僧”們為這個孩子的未來進行祝禱,然而剛剛説到“二十歲”時,便倒地不起。

從此這個男孩的命運被“真主”判定了:在二十歲時就會死去。

二十年間,穆扎米爾一直生活在“死亡之子”的陰影裏。

聽聞兒子命運的父親接受不了現實,決定離家打工,一走就幾近音訊全無。剛出生的穆扎米爾,就失去了父親的陪伴。

母親在土牆上記錄着時間,為兒子的生命進行倒計時。從小到大,穆扎米爾就看着牆上的數字越來越多,感知着自己活着的日子越來越少。

為了讓穆扎米爾平安活到二十歲,母親對他進行了“全面保護”,不許離開村子,不能隨意出去玩耍。母親試圖封閉兒子,讓他遠離一切可能會發生的意外。

漸漸地,媽媽習慣了悲傷,穆扎米爾也似乎習慣了走向死亡。

他被告知,有限人生的唯一意義,就是認真地學習古蘭經,這是成為一個“有擔當男人”的必經之路。

但生命的本能是無法被掩蓋的。同齡的孩子們對穆扎米爾“死亡之子”的身份很好奇,強制給他舉行了“葬禮”。這是他第一次對死亡感到恐懼。

母親告訴過穆扎米爾,死亡都是一樣的。那麼穆扎米爾究竟為什麼恐懼?

除了求生本能,更重要的是他依然有許多執念未完成。

小時候,這個執念是還未見過父親。

長大後的執念,是遇見了和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孩。

但快到二十歲時,穆扎米爾經歷了“死期”到來前的執念破滅。

在雜貨店打工的他,因為一次送貨,認識了村裏的“異類”蘇萊曼。

蘇萊曼從不履行教義,他抽煙喝酒,年輕時四處遊歷,會在自己的小房間裏放音樂看電影。這樣的生活方式,穆扎米爾從未見過。

近二十年的生命裏,穆扎米爾認為在村子裏背誦古蘭經,就是人生的全部。他的確成功了,他成為村裏第一個可以背誦兩個版本古蘭經的人,獲得了全村的讚許。

這樣就算是有意義地活着了吧?穆扎米爾這樣想。而蘇萊曼卻完全打破了他的認知。

認識了這個“被詛咒”的男孩後,蘇萊曼也感到好奇,他開始為這個男孩放映電影和遊歷時拍攝的影像素材。這是穆扎米爾第一次見識到外面的世界,陌生又神奇。

蘇萊曼教給穆扎米爾什麼是思考。他告訴穆扎米爾,大腦不是隻有背古蘭經這一種用處,值得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蘇萊曼從自我出發的人生觀對穆扎米爾來説同樣是巨大沖擊。他經常用“如果我是你”的方式,來啓發穆扎米爾想一想自己的人生。

“我是你的話,我就沿着尼羅河走”,蘇萊曼在鼓勵穆扎米爾離開村子,親自看一看外面究竟什麼樣。

“我是你的話,我就活得像個國王”,這又是在啓發他不要在意所謂人生的期限,任何人都有享受當下的權利。

從小缺乏父愛的穆扎米爾把蘇萊曼視為人生導師,在他心中,這個角色本該由父親來完成。因此也可以説,蘇萊曼就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父親。

但蘇萊曼還是沒能成功拯救穆扎米爾。因為“死亡之子”的身份,也因為自己的怯懦,穆扎米爾心愛的女孩被家裏人強迫與另一個男人訂婚。

崩潰的穆扎米爾再也不想去探索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他又變成了那個沉默寡言,只會背誦着古蘭經等待死亡的男孩。

父親一樣的蘇萊曼,也因突發疾病而離開了穆扎米爾。

失去了愛情,也失去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二十歲到來的前一天,穆扎米爾感受到了什麼是徹底的絕望。

他想起了蘇萊曼生前的教導,決定大膽一次做些什麼。於是穆扎米爾以近乎犯罪的方式,完成了他的“第一次”。

二十歲來了,穆扎米爾靜靜躺着迎接死亡。而諷刺的是,他活着看到了二十歲第一天的到來。

巨大的生命玩笑之後,迎接他的究竟是驚慌還是新的希望?影片並沒有明確交代。從鏡頭中穆扎米爾奔跑的樣子來看,錯愕過後,應該是一種新生吧。

從題材方面而言,這部《你會在20歲時死去》確實夠大膽。作為蘇丹本土導演,Amjad Abu Alala直接對本國宗教作出了批判。

除了藉助“被詛咒的男孩”來表達宗教愚人的荒誕,他更藉着蘇萊曼這一角色進行質問:教義裏總説要“贖罪”,而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一生根本就沒有犯過錯,那麼花費人生中如此多的時間來請求神明“寬恕”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從辯證哲思的角度,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張白紙,種種“不合常規”的行為就是白紙上的墨點,正是這些墨點,讓白紙顯得更加純潔。

完美無瑕的人生不存在也沒有意義,更多色彩的加入也不會影響生命本來的底色。如果只是為“順利活到死亡的那一天”,才是對時間真正的浪費。

整部電影要表達的意義,也在於此。如果沒有遇見蘇萊曼,穆扎米爾的二十年將是完全沒有探索經歷、沒有學習如何思考的人生,那麼二十歲之後的他,可能面臨的會是更大的恐懼。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人生的期限是一個未知數字。不去過度焦慮未來,過好當下,大概就是本片要傳遞的主旨。

有趣的是,導演還提出了另一個思考角度:經歷豐富的人生,是否就能算作“有意義”?

片中穆扎米爾和蘇萊曼就像是人生的兩面,穆扎米爾極盡剋制,小心翼翼過着每一天,絲毫不敢逾矩。蘇萊曼無視其他人視為信仰的東西,年輕時拋棄妻子出去遊歷世界,老了在村裏守着相機和電影膠片糊塗度日。

他們兩個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沒有的東西。對於穆扎米爾而言,蘇萊曼帶來的新鮮與衝擊為他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門,認識到“為自己而活”的全新意義。

蘇萊曼同樣在穆扎米爾身上得以幡然醒悟。穆扎米爾雖然過得像苦行僧,但他為了背誦古蘭經而積極努力的樣子,比起蘇萊曼的渾渾噩噩虛度光陰,顯得更有生氣和活力。

見識和閲歷固然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但始終讓一個人擁有活力的根源,大概還是始終“有夢可追,有事可幹”。

借用那句俗雞湯“不念過往,不負當下,不畏將來”,進行時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吧。與其想那麼多,不如簡簡單單,放手去做。

體驗一切的過程就是生命本身,願大家都能活出心中的自己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5 字。

轉載請註明: 週末安利|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被這部最佳處女作拍出了更高階的意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