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多任連主官接力記錄帶兵故事

■解放軍報記者  任  旭  特約記者  海  洋

當人生的“高光時刻”來臨,你腦海裏首先想到的是誰?

對第79集團軍某旅某連下士楊振亮來説,沒有第二人選。伴隨着喜慶的鑼鼓聲,當部隊領導和家鄉政府將“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送到家中時,他第一時間給排長李鴻宇打去電話,分享這份喜悦。

去年,為準備旅裏的比武和軍體運動會,李鴻宇為楊振亮科學制訂訓練計劃,每天鼓勵和督促他完成訓練任務,體能訓練結束後,又像教練員一樣專門為他放鬆身體。

日復一日,楊振亮的專業和體能素質不斷提高,在比武中一舉奪魁。

隨後,李鴻宇又帶領楊振亮征戰軍體運動會。一天,訓練結束後,楊振亮隱約感覺膝蓋有點疼。起初他並未當回事,然而到了晚上疼痛感加劇。檢查發現,由於訓練強度過大,造成膝蓋疲勞性損傷。

“那段時間心情很差,我都想放棄了。”突如其來的傷病,讓楊振亮情緒低落。“彆着急,慢慢來。”李鴻宇不斷安慰他,每天給他換藥、開展輔助運動、解決生活難題……

身體有所好轉後,李鴻宇為楊振亮制訂訓練計劃,陪着他一起訓練,認真觀察恢復情況。

兩個月後,楊振亮逐漸回到了以往的狀態。運動會報名時,他不僅報了自己最擅長的課目,還瞄準了“極限體能”課目。

“加油,拿兩個冠軍回來!”比賽那天,聽到排長的肯定與期望,楊振亮鬥志昂揚,在吶喊聲中第一個衝過終點,並一舉打破旅紀錄;在第二天的“極限體能”角逐中,楊振亮再次力壓羣雄,拿下第一。年底,楊振亮因表現出色,榮立二等功。

楊振亮在排長李鴻宇全力支持下不斷成長的一幕幕,被該連指導員賈月看在眼裏,記錄在了帶兵故事集中。

這本名為《熱流》的故事集,由該連一任任主官接力記錄。

那年,為記錄連隊知兵愛兵細節,時任指導員、全軍愛兵模範呂俊峯寫下第一篇帶兵日記《上崗的喜悦》,而後一直筆耕不輟,直到離開連隊那一天。

從那時開始,連隊歷任主官形成共識,將帶兵故事和感悟記錄下來。隨着時光流逝,《熱流》原跡已經褶皺泛黃,連隊將它梳理成電子存檔,目前已達300多頁。

從給戰士一個不經意的激勵,到培養戰士成長成才,再到為戰士解決家庭實際困難……採訪中,記者發現,這樣的故事在《熱流》中還有很多。一個個平凡故事,都猶如陣陣熱流,温暖戰士心扉。

前不久,記者走進這個連隊,感受《熱流》背後的帶兵“熱流”。

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解放軍報記者  任  旭  特約記者  海  洋  通訊員  賴宏承

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該連官兵參加對抗演練。唐鵬程 攝

愛的視角不是俯視,尊重與信任才能贏得兵心

“你知道嗎,連部多了兩把椅子!”從連部回來,第79集團軍某旅某連上等兵朱穆峯迫不及待地把這個消息告訴身邊戰友。

大學畢業的朱穆峯雖然有文藝特長,但“小毛病”也不少,是連部的“常客”。

每次在連部直挺挺地站着,朱穆峯都有種“被罰站”的感覺,任憑連隊幹部怎麼談心,朱穆峯總是聽不進去。

轉變,發生在朱穆峯請假外出看病那天。當時,朱穆峯被診斷為肺炎,回來後情緒不太穩定。指導員賈月發現後,便將他叫到連部。

“穆峯來啦,快坐!”朱穆峯一進連部,兩把椅子就映入眼簾。賈月招呼他坐下,還為他泡了一杯熱茶。

“這些天工作訓練強度大,生病了要好好治療,安心休息……”聽着指導員暖心的安慰,朱穆峯緊繃的神經逐漸放鬆下來。

“我相信,這點病是擊不垮你的。”臨走時,賈月告訴朱穆峯,想把他推薦到旅裏的文藝輕騎隊,讓他發揮特長為全旅官兵服務,這讓朱穆峯心裏暖洋洋的。

“連部有兩把專門為我們準備的椅子,以後到連部可以坐下來和連長指導員談心啦……”如今,去連部彙報思想不再成為一種負擔,連部門前也逐漸熱鬧起來。

“端正對戰士的根本態度,做到人格上充分尊重、感情上及時貼近,才能使戰士感到有真情、有依靠,營造和諧融洽的內部環境。”賈月在《熱流》帶兵故事集裏總結道。

如果説連部的“席位”變遷撥動了官兵的心,那一場遊戲變革,更是點燃了官兵心中的一團火。

説起這事,中士易楷清感到不可思議:連長咋就迷上網遊了?

起初,一到休息時間,全連都能聽到易楷清和不少年輕戰士在軍事遊戲中的廝殺聲。連長張皓心想,玩戰術遊戲這麼着迷,訓練中的戰術肯定不會差。

然而,一場班戰術考核下來,常玩遊戲的幾個戰士在戰鬥進攻中多數情況處置不當。張皓不禁陷入沉思,“網生代”官兵喜歡網遊是客觀事實,想要改變他們,只有走進他們的“朋友圈”。

週末,張皓下載了這款軍事遊戲,並向易楷清請教怎麼玩。易楷清有些錯愕:“連長,你也玩遊戲?”“我看你們玩得這麼起勁兒,也想試試。”

張皓髮現,遊戲裏無論是武器配件構造還是子彈型號,或是模擬地圖上的任意點位,戰士們都瞭如指掌。

“這般心思要是放在訓練中,還愁訓練成績提升不了?”看着易楷清在遊戲中自信的樣子,張皓心中有了主意。大家與其跟陌生網友玩,不如進行班與班、排與排對抗切磋,培養戰術意識。

説幹就幹。張皓找到易楷清,讓他組建小隊,全連一起參與。易楷清一聽遊戲競技,興奮不已。很快,他組織全連官兵進行了數次有模有樣的對抗比賽。

張皓趁熱打鐵,一邊誇讚大家遊戲打得好,一邊鼓勵大家將遊戲中的對抗思維轉變到訓練中的戰術協同上。易楷清和戰友們聽得直點頭:原來打遊戲也能成為一種訓練。

“愛兵不能俯視,要用尊重與信任贏得兵心。”易楷清的改變,讓賈月記憶猶新。

這些事都被賈月記錄進《熱流》裏,同時記錄的還有他的帶兵感悟:“每個戰士都有閃光點,尊重和信任戰士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好每名戰士的優長,就能激發他們的潛能和熱情,尊重和信任也是戰鬥力。”

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訓練間隙,該連官兵進行休閒活動。  李寧 攝

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該連《熱流》故事集。陳潤 攝

愛兵要“走心”,關注戰士精神需求才能真正引起共鳴

上任第一天,老指導員蔡校鄭重地遞給賈月一個“禮包”。這個“禮包”正是記錄了連隊帶兵故事的《熱流》故事集。

接過蔡校手中的“禮包”,賈月認真品讀《熱流》中的每一個故事,感到肩頭多了份沉甸甸的責任。

一次上官兵友愛教育課,賈月在《熱流》中認真挑選出了一篇名為《鐵鍬》的故事。故事中,老連長妻子為支持營區環境整治,買了17把鐵鍬送到連隊當禮物。

沒想到,台下官兵反響平平,有人議論説:“時代變了,這故事太老了,沒多少代表性!”

課後,賈月靜下心來,認真梳理連隊戰士特點。新時代的戰士可塑性強但價值取向多元、追求時尚但自身定力不強、追求上進但吃苦精神欠缺,如何把握其思想行為特點,科學加以引導?

仔細查看歷任主官留下的帶兵故事,裏面既有連隊尊幹愛兵故事,還有帶兵經驗總結等方面內容。

“隨着時代發展變化,部隊兵員結構、官兵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始終拿着舊船票註定難登新客船。”時任指導員王亮記錄道,“想要官兵脈搏與連隊建設同頻共振,首先要真正走進他們的心。”

一次冬訓,看着漫天雪花,王亮思考着如何才能激發官兵戰鬥熱情。週末,看着身邊不斷刷短視頻的00後戰士劉巍榮,王亮突然有了靈感:“與其讓官兵看網絡視頻,不如看我們自己的奮進足跡。”

那些天,王亮與戰士們一起探索野外無取暖條件下的宿營方式。訓練中,他們自拍的視頻還在央視的國防軍事頻道播出。

看到報道,劉巍榮第一時間在微信朋友圈轉載並附文:“‘火’上雲端,與戰友們戰鬥的感覺太棒了!”

“關注新時代戰士的精神需求,才能真正引起共鳴。”王亮在《熱流》故事集中寫道,“研究戰士精神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是對我們帶兵人提出的新要求。”

看到這個故事,賈月對王亮的這一感悟特別認同。

賈月熬了幾個晚上設計好連隊的文化氛圍效果圖,沒想到遭到大學生士兵李洪磊的吐槽。由於大學學過設計,再加上文化水平高,李洪磊在連隊有點心高氣傲。説來也巧,那天李洪磊吐槽時,剛好被賈月撞見,隨即讓他提提意見。

“指導員,這活兒讓我幹,包你滿意!”“我也正有此意!”賈月當即同意。

兩天後,看着李洪磊把效果圖擺在自己面前時,賈月的眼睛瞬間亮了,連連感慨:“你給戰士一個舞台,戰士還你一片精彩。”

果不其然,新的文化氛圍效果圖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在點讚的同時,也在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早就想展示一下我的創意設計,終於有平台施展了”“我會拍照攝影搞樂器,能不能籌劃組個文藝小隊”……聽着戰士們的熱議,賈月和連長張皓相視一笑。兩人決定,以後連隊的文化氛圍就交給戰士們設計,儘可能讓他們展示自己。

得到“授權”,戰士們的設計思路如噴泉般湧出。看着自己打出的標語口號,戰士們紛紛表示:“自己把自己感動了!”

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人更高的心理需求,也會激發更大的工作幹勁和熱情。如今,“以連為家、共同建設”在這個連已成為官兵的行為自覺。幹部骨幹搭建平台、建言獻策;戰士參與連隊建設,勇當尖兵,連隊整體建設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

從一陣子到一輩子,想方設法為戰士成長搭梯子、鋪路子

“班長,我考了全旅第三!”剛查到考學成績的中士孫寶華興奮地向班長李寧報告,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大學畢業的孫寶華,剛到連隊就體現出優勢。他在指揮班預選人員考核中排名第一,隨即在指揮班落編定崗。

“帶兵一陣子,為兵一輩子。細心發現戰士們的優勢特長,為他們規劃發展路徑,助力成長成才,才是最大的關愛。”見到這麼好的苗子,班長李寧有了將他作為大學生士兵提幹人選來培養的想法。

“提幹上了軍校,更能在部隊大展手腳,實現個人理想抱負……”談心交心中,李寧瞭解到孫寶華想在部隊長期幹,當即鼓勵他考學提幹。多次交流過後,孫寶華把考學提幹作為自己的目標。

然而,該旅當年戰備訓練任務重,考學戰士的複習備考條件有限,學習室經常有很多同志加班工作、加練專業。沒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孫寶華複習功課只能“打游擊”。

孫寶華的焦慮沒有逃過李寧的眼睛,他立即向連隊報告這一情況。連隊隨即決定騰出房間,為考學戰士設立自習室,同時安排幹部幫帶。

那段時間,孫寶華白天在訓練場揮灑汗水。晚上,連長張皓在工作之餘帶着他研究學習重難點,還擠出時間解答他的問題。

植根基層這片沃土,得益於連隊一線帶兵人的悉心照顧,孫寶華成功進入旅裏的學員苗子隊,在軍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連隊有不少戰士希望通過考學、提幹、選晉軍士改變人生命運,還有的戰士帶着‘長本領’的想法來到軍營。”賈月介紹,連隊結合個人特點、發展潛力,制訂官兵成長路線圖,既有長遠計劃,也有近期目標;既有幫帶方法,也有“成才教練”,讓連隊形成了競相成才、各顯其能的良好氛圍。

“調整組建以來,連隊有3人考上軍校,3人榮立二等功,14人榮立三等功,戰士們建功軍營的熱情高漲。”談到連隊官兵的進步,賈月的自豪溢於言表。

“樹立為兵長遠負責的理念。”提及連隊幹部骨幹的為兵深情,中士李天星打開了話匣子,“連隊幹部總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戰士,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李天星剛接觸狙擊專業時,成績不太理想。每天面對枯燥的據槍瞄準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他逐漸失去了信心。

一次射擊考核後,因為自己不合格導致排裏丟掉了“訓練先進排”。回到連隊,懊惱的李天星把帶有自己名字的靶紙撕了。

李天星的這一舉動,恰好被時任排長張海鵬看到。“把靶紙粘起來,我們一起研究……”從那之後,張海鵬成了李天星的“專屬教練”。

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人。

李天星專業基礎弱,張海鵬便為他量身制訂訓練計劃表,針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需要完成的課目進行詳細規劃、逐一破解。

李天星體能不夠,張海鵬每天帶着李天星攜帶狙擊槍爬戰術,練偽裝潛行,衝圈強化體能……

機會總會垂青堅持不懈的人。在旅組織的狙擊手比武中,面對各路狙擊精英,李天星技壓羣雄,奪得第一,榮立三等功。

如今,張海鵬已經晉升為副連長,李天星也擔任了班長,他把當年張海鵬的帶兵之道傳承下來,為班裏的戰士規劃成長道路。

“想方設法為戰士成長搭梯子、鋪路子,使他們不斷成長為強軍路上的有用之材。”這是連隊幹部骨幹的共識。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團結和諧的內部關係使連隊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去年實兵對抗演練中,連隊被評為先進單位。

盛夏月夜,帳篷外繁星點點。剛帶領連隊完成夜訓的賈月,回到帳篷後,點開電腦桌面上的那份文檔,坐在台燈前整理思緒,將一股新的熱流再次注入那條愛的長河……

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66 字。

轉載請註明: 軍營觀察丨帶兵“熱流”從哪裏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