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斥資千億發展科技應對“中國壓力”,但砸錢能解決問題嗎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參議院以86票贊成、11票反對的結果,支持圍繞 “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展開辯論,該法案授權在未來5年內撥款逾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80億元)用於基礎和先進技術的研究。據美國參議院多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介紹,參議院將就該法案進行一到兩週的辯論。

  實際上,早在2020年5月,舒默和共和黨議員陶德·楊便首度提出了該法案。而就在上週,這份在美國國會躺了整整一年、幾經修改後的法案在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獲得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該法案的命名頗有深意,其源於1945年美國發布的一份里程碑式的科技政策報告——《科學:沒有止境的前沿》。此報告強調了基礎研究對於一個國家保持技術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也推進了1950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建立,影響了戰後美國科技體制的形成。

  而從“無盡前沿法案”的命名,不難看出法案提出者對於振興科技發展的抱負。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支持這項法案,稱這是“確保美國在21世紀保持全球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在上述報告發布76年之後,美國政府為何重新認識到投資科技領域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千億美元的鉅額投資又能否實現美國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為“應對競爭壓力”撥款1100億美元?

  上週,當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以24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無盡前沿法案”後,路透社、《國會山報》等媒體便評論稱,“在面對中國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之際”,該法案獲得了通過。

  舒默稱,“無盡前沿法案”是對美國科學和技術“千載難逢”的投資。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該立法草案長達131頁,內容包括設立一個白宮“首席製造官”職位,“以應對來自中國的不斷上升的競爭壓力”。這位“首席製造官”將在總統的執行辦公室任職,並將領導一個新的製造和工業創新政策辦公室。

  舒默等人提出該法案為何會有“與中國競爭”的戰略意圖?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傳興在該學院主辦的“教育部哲社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開題會暨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研討會”會後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從歷史的角度而言,作為二戰後的霸權國,美國有實力也有意願壓制現實的或潛在的挑戰者。而從現實角度看,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尤其是在產業鏈上的提升,也被美國精英階層視為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針對“無盡前沿法案”所渲染的美國對華競爭的氛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汪文斌近期都曾作出過回應。華春瑩稱,中國致力於發展,從來不是想去跟美國競爭,並希望美方能夠端正心態,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尊重中國人民享有的正當發展權利,同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自己。汪文斌表示,中國樂見美國取得更大發展進步,但堅決反對動不動拿中國説事,將矛頭對準中國。

  “砸錢”能否提高美國的科技競爭力?

  除去大國競爭的因素外,美國提出“無盡前沿法案”也充分反映出其對自身在科技領域影響力削弱的擔憂。但不少批評人士卻認為,大規模的增加科技領域的投資並不一定能夠提升美國的實力。

  實際上,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扮演着科技產業創新領導者的角色,但進入21世紀後,這一局面發生了改變。中金公司旗下智庫中金研究院5月1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通信領域,美國的AT&T、摩托羅拉、朗訊以及英特爾都曾是全球重要的通信整裝設備提供商,但在5G時代,歐亞國家設備製造等領域後來居上,重要的5G整裝設備製造商名單中已沒有美國公司的身影。

  該報告還指出,在半導體和芯片製造領域,韓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讓美國感覺到其領先位置正受到挑戰。

  針對當前科技領域的發展短板,美國希望借“無盡前沿法案”的投資來恢復其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法案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性和先進研究、商業化、教育及培訓計劃,涉及的“關鍵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等十大領域。

  此外,法案將另外撥出100億美元,資助至少10個區域科技中心,並建立一項供應鏈危機應對計劃,以解決影響汽車生產的半導體芯片短缺等問題。目前,半導體芯片短缺已迫使美國的汽車等行業製造商減產。路透社14日援引消息人士稱,部分美國參議員或將於近期公佈一項520億美元的提案,旨在在未來五年提高半導體芯片產量,促進相關研究。

  然而,分析人士卻從資助對象能力、資助項目數量以及國內外因素等角度指出,如此大規模“砸錢”計劃不一定能提升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成員、共和黨人威克稱,“在技術和供應鏈方面進行戰略投資固然重要,但僅靠砸錢來解決問題不會讓我們勝出。”“如果資助對象缺乏能力開展真正有用的研發活動,可能反而有害無益”。

  彭博社則分析認為,該法案中的某些計劃是“浪費”,例如資助至少10個區域科技中心的計劃,這或導致“火種過於分散,將難形成燎原之勢”。

  王傳興指出,美國國內複雜的社會問題以及國際體系愈加明顯的多極化趨勢是影響美國實現“無盡前沿法案”預期目標的雙重因素。

  相比之下,美國《科學》雜誌5月7日的文章中則更側重指出了美國國內因素對提高國家實力的掣肘。“雖然中國和歐洲是美國強大的科技競爭對手,但一個國家要想真正獲得競爭力,必須從(解決)國內問題開始。”

  眼下,儘管“無盡前沿法案”法案在參議院的前期推進較為順利,舒默還預計該法案將獲得強有力的跨黨派支持,但已有不少共和黨人士對該法案表示質疑甚至反對。

  據《國會山報》報道,多位眾議院共和黨人紛紛批評“無盡前沿法案”耗費高昂,卻無法有效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眾議院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epublican Study Committee)也曾直接發推文反對該法案,理由是該法案只會有利於部分大型企業。該委員會是國會最大的共和黨黨團,共有154位成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1 字。

轉載請註明: 美擬斥資千億發展科技應對“中國壓力”,但砸錢能解決問題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