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概是大多數家長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最大的期盼,然而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優秀無比的人,大多數人都成為眾生中的一員,過着普普通通的一生。而我們的孩子,有聰慧的,也有能力普通的,於是家長恨鐵不成鋼的心思就顯現出來了。
像這樣的父母,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意時,那些打擊人的話會脱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也許不是學習的料吧"……
原本是想通過這樣的話來激勵孩子,殊不知用意雖好,但方法卻是錯得離譜。這樣不僅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還影響着孩子對自己的認知,默認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對他的一生也有很的大影響。
去年有一則工作中的童模被母親踢打的視頻,上了新浪的熱搜,短短一天的時間那位母親被網友人肉出來,遭受到各種的責罵。
而不少網友在責罵這位母親將自己的慾望加諸在孩子身上的時候,都忽視了自己其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為了成為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努力學習;為了完成父母此生沒有實現的夢想,以父母的夢想為夢想……這樣不是就是我們的孩子為了父母的慾望而選擇的嗎?不少父母打着為孩子好的旗號,殊不知,正是因為我們的這些個慾望而摧毀着我們的孩子。父母的哪些行為不值得提倡呢?
一、育兒過程父母"慾望"過大的表現
1.過於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期盼,但是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為什麼要要求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我們總因為孩子達不到我們的期盼時失望不已,父母要充分認識自己的不完美,瞭解我們的孩子,才能給孩子做好正面的導向,而不是消耗在自我否定中。
2.控制慾過大的父母
39歲的明星朱雨辰曾經因為他母親過強的控制慾而被網友同情了一把,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小大一日大到人生伴侶的選擇都沒有自主的選擇,他活在了他母親的影子裏。
我們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擁有自己獨立的選擇權,而不是揹負着父母的控制去成長。
3.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給孩子
子繼父業,固然是好事,但父母卻忽視了孩子的愛好和選擇。甚至隨着社會的發展,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走上賺"快錢"的道路,逼着孩子當模特,拍視頻等,直接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力。
那些活在父母影子裏的孩子,不僅時失去了童年的快樂,而且很有可能被父母耽誤了一生。
二、父母的慾望對孩子的傷害
1.獨立性較差
縱觀我們的周圍,那些"啃老族"那些不是被驕縱長大的,孩子不可能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越不懂得分離,孩子的獨立性越差,在生活中,他們也大多不自信。
年幼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父母的照顧。
而隨着他們逐漸長大了,他們需要的是生活技能的學習,而不是直接代替,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找到自我,融入社會,而不是將他們困在我們的"小社會"中。
2.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由於習慣性地聽從父母的安排,自己沒有過多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性都較差。當遭遇到失敗時,這些孩子就會不堪一擊。
3.親子關係不融洽
當孩子受不了被父母"慾望"支配的人生時,就會反抗。
而反抗的模式往往意味着雙方得衝突和孩子得叛逆,長此以往非常不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發展。
父母對孩子的責任,是呵護孩子成長也是教會孩子獨立。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將你的慾望捆住我們的孩子,讓孩子一生痛苦,讓家庭陷入悲劇。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三、"完美"父母如何養成
1.調節好心態,不能要求孩子完美
很多家長要求孩子成為完美的孩子,究其原因就是愛面子在作怪,但面子固然重要,但孩子更為重要。
每個人都擅長的與不擅長的地方,與其強迫孩子在他不擅長的領域辛苦折騰,不如幫助孩子在他擅長之處發光發熱。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孩子來認識錯誤,而不是要求孩子不準犯錯。只要找到問題的所在,積極地想辦法,幫助他改正和解決。
2.學會尊重孩子
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被我們要求懂禮貌,學會尊重他人,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做到尊重我們的孩子。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即使年紀再小,也應該有獨立得人格,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作為父母,要跟他們平等溝通,尊重他們的選擇權。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給孩子合適的建議,但不可以代替他思考,更不可以代替他做決定。
3.多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意
國內的含蓄讓我們很多時候羞於向我們的父母、孩子表達愛意。但健康的親子關係,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與孩子,而是和諧的親子關係。多表達對孩子的愛意,父母的愛直接決定着親子關係的好壞。
愛意的表現不是建立在孩子表現好壞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孩子表現好時,我們可以在讚美的同時表達愛,"你表現得真好,媽媽愛你。"
而當孩子表現不佳時,我們同樣也可以表達愛。比如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尋找原因,然後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媽媽只是希望你下次可以有所進步。"
沒有人一出生就是父母,孩子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作為父母也是在成長過程中。
在我看來不完美的父母才是"完美"父母,因為不完美,所以我們不奢求孩子完美,因為不完美,所以我們接受孩子犯錯。願我們每一個父母在成長的路上都能找到與孩子契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