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播後備人才培養與智庫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範雪)5月31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中宣部國際傳播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國際傳播後備人才培養與智庫建設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會議現場。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加強國際傳播人才培養與智庫建設,要重點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國際傳播知識體系。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大使命、重大任務,必須自覺承擔起歷史使命,加強有組織科研,統籌推進創新平台建設,着力深化創新團隊打造,切實提升協同攻關能力。二是有組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抓好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教師團隊和核心實踐,強調“一精多會”“一專多能”,鍛造過硬的政治素質,拓展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全媒化、複合型的一頂一的拔尖人才。三是加強高校智庫能力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做到能用、管用、好用,希望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能夠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研究成果不僅要考慮學術價值,更要考慮決策價值,在高校智庫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為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力量。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講話。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在致辭中對教育部的關心關懷,對中宣部的指導幫助,對國際傳播各路大軍的協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的牽頭高校,深感使命重於泰山,嚴格按照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智庫服務”四位一體的總要求,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大膽創新、小心求證、反覆調研,形成系統化的建設方案。中國傳媒大學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持開放包容,主動聯合八方,以未來為向度、以世界為座標,把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建設好,為各聯合單位當好助手、做好服務,全力推進聯合研究院的籌建工作。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致辭。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圍繞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和智庫建設,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崔士鑫,新華通訊社副社長袁炳忠,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編務會議成員劉曉龍,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翔作主題發言。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徐青森、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局長鬍凱紅也出席了會議。
中國傳媒大學為服務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設立了“國際傳播碩士、博士白楊班”,首批邀請57位業界導師、16位國際導師組成聯合導師團隊。在業界導師聘任儀式上,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為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中國新聞社等媒體單位的16位業界導師代表頒發聘書。
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中外記者交流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中心由中國記協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建設,雙方將立足各自職責優勢,主動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回應國內國外新聞界需求,促進中外新聞界交流合作,更好服務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籌備推進會現場。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在隨後召開的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籌備推進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徐青森表示,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要着力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智庫建設和理論研究。社科司將為推進聯合研究院建設給予保障支持。在接下來的建設中,希望聯合研究院建設要體現開放性、示範性和實效性。
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牽頭高校中國傳媒大學及首批14所聯合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雲南大學、寧夏大學校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聯合研究院建什麼、怎麼建、如何支持”進行了深入討論。
學術研討會現場。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中央黨校和首批聯合高校的相關學院負責人,圍繞準確把握“兩個大局”、培養國際傳播高層次人才,充分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服務國際傳播重大戰略兩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