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在短暫的人世,我們要活出自我的精彩。就讓那些是是非非隨風去吧,任性做自己,因為那是最真實灑脱的自己。
2018年,韓國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大關,經濟水平達到新高度,日本,也早已成為發達國家。作為兩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經濟體,日韓以較快的速度,步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韓的發達與西歐國家的發達,彷彿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相同體量的JDP下,日韓人民要付出更加努力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並不像西歐人民那樣輕鬆悠閒,反而依舊生活在勞累之中。
這其中,不乏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現在倡導男女平等,但以日韓為例,雙方婚後女方主內,作為家庭主婦,仍佔相當大的比例,男方需獨自養家餬口,壓力自然驟升,歐美國家的女性平權意識,早在封建時代就逐漸成型,性別平等成為潛移默化的思想,社會地位均攤後,就比東亞國家壓力要小,那麼除此外,還有哪些原因呢?
日韓國土面積狹小,國內能源礦藏貧乏,雖然是發達國家,但幾乎沒有鐵礦儲量,連煤炭儲量都達不到全球前五十。在自然資源不如歐美國家的情況下,發展所需資源,就要通過進口實現,龐大的運輸成本、較長的時間花費、中間商還要賺取差價,這就導致同樣的GDP,日韓所付出的人均勞動時間、技術、資本,都要遠遠超過歐美。
這樣一來,進口商品本身成本較高,加上日韓在某種程度上,也要保護本國產品,無形之中,也抬高了國有產品價格,長期下來,國民的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了。
技術和資本上,日韓還無法與歐美處於同一梯隊,只能單純依靠延長勞動時間,來創造同樣的財富,工作時間長了,國民們生活自然比較辛苦,相比於歐洲人民的悠閒,十分慘烈。
不過,既然能夠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説明日韓經濟體量都不小,但兩者都是屬於東亞相同製造業發達經濟體,其以製造業為依託,建立自己的經濟體系,發展過程中,並不會像歐美髮達國家那樣,建立充足的社會保障措施。
所以西方人可以不用工作,就能在國家福利制度下,獲得良好的生活狀態,但日韓沒有這樣的福利制度,國家就業壓力又高,很多退休後的老人因為低廉的退休金,不得已為了生計,再去選擇做些服務員、送餐員等零工,導致國與國之間居民狀態的不同。
回顧歐洲的發展史,我們也能看到,歐洲國家也並非自古就是發達國家。日韓的新興工業化道路,歐洲當年也一樣走過。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作為世界科技的爆發點,當時工人們的生活也是很緊湊,工人們沒有法律規定的工時制度保護,一天能工作16個小時以上,實在讓人感嘆。
後來,面對資本家的剝削與壓榨,他們團結起來,罷工、遊行、示威在各地爭相開展,這才撼動了資本家的地位,將工時逐步削減,直到上世紀中葉,歐洲才真正確立了八小時工作制。
除了工作時長,現在歐洲人享有的福利待遇、工人保障、醫療制度等一切人性化福利制度,都是先輩們通過不斷抗爭,反抗剝削他們的資本家,流血抗爭過來的。
所以説,與其去羨慕人家的福利,倒不如正視歷史,在近200年的時間中,歐洲人數次通過革命爭取自己的權益,這才發展到瞭如今階段。而日本與韓國,既沒有逼迫資本家妥協,也沒有通過革命流血的方式,為自己和後代爭取福利,談何與歐洲人獲得相同的待遇呢。
無論如何,我們所做出的努力,不會欺騙自己,想要過上和他人一樣的生活,至少,把人家走過的路也走一遍,吃過的苦頭也嘗一嘗,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
聲稱自己為“世界警察”的美國,為了維護自己霸主的地位,通過各種手段,明裏暗裏與全球各地一些國家勾結。日韓人民之所以勞累,其實也與此有關。產業上的限制,與多層政治原因,使得日韓都受美國的操縱,成為任人擺弄的傀儡。
比如,日韓想要自己研發軍工業、航空業,國家同意了還不算,還得問問美國同不同意,要是人家不同意,自己又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為了發展國力,就只能花錢購買西方先進軍備,這些昂貴的民用飛機,各式各樣的軍備武器,都是花老百姓的錢購入的。
做了人家的小弟,就只能不辭辛勞地打工,這樣長久地發展下去,日韓想要出頭,那估計還要等上好長一段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