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4.98萬起!2.0T爆發245匹!捷尼賽思G70正式上市!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綜合

如今説起豪華品牌你還能想起運動與性能嗎?

一直以運動轎車著稱的寶馬,在發佈全新一代底盤代號為G28的3系時,也朝着舒適屬性靠攏,引起了不少的議論聲。

確實,在市場上的用户需求,舒適體驗感受反而是更受消費者歡迎,所以這也是眾多豪華品牌向舒適性劃上等於的主要因素。

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於運動型的轎車呼聲並一點都沒減,甚至熱度還持續高漲。這時候作為二度復出的韓系豪華品牌捷尼賽思就瞄準了這一市場空缺,正式引進了運動定位的捷尼賽思G70。

10月29日,捷尼賽思G70正式上市,共推出了3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4.98萬元-35.50萬元,全系搭載了2.0T動力系統,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海外3.3T動力版本並沒有引進國內。

一分鐘瞭解新車:

  1. 採用家族式V字前臉設計,官方稱之為“靈感之翼”
  2. 整車尺寸為4700/1850/1400mm,軸距為2835mm
  3. 可選裝Brembo四活塞剎車卡鉗、電磁懸架
  4.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配備裸眼3D功能
  5. 搭載縱置佈局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45匹

捷尼賽思G70沿襲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大尺寸“V”字形進氣格柵,彰顯出了獨特的風格,同樣吸睛的還有分體式大燈設計,這套設計官方稱之為“靈感之翼”。

當然了,是美還是醜,就要看你個人了,反正如此大膽的設計語言想必國民的審美感,還是會有一大部分人接受不了的,如果是家裏人出資買車,那你就要想好辦法怎麼開導你父母了。

側面線條相比前臉造型優雅了不少,彰顯出豪華氛圍氣息,而短前懸的設計,更加表明了後驅車型的身份。但尺寸上為了保持原汁原味,並沒有對它“拉長”,所以整體尺寸僅為標準的狀態,長寬高分別為:4700/1850/1400mm,軸距為2835mm,相比“BBA”三大巨大寶馬3系、奔馳C、奧迪A4L動輒就2900mm的軸距尺寸,G70還是稍顯遜色。

不過好在G70的運動屬性並沒有缺席,提供18、19英寸可選擇,配備了米其林PS4性能性輪胎,並且還可選裝運動套件包,其中包括了Brembo四活塞剎車卡鉗、電磁懸架(旗艦車型才可選)。

而尾部造型與前臉有着異曲同工之處,幾乎相近的分體式尾燈組,再次突出運動特性。另外,上揚的“小鴨尾”也算是整車的點睛之筆。從設計層面而言,G70的確夠讓人眼前一亮,至於能不能符合當代年輕人的胃口就留給時間去驗證了。

內飾的豪華氛圍就沒有外觀造型來得那麼強烈了,雖然G70早已進行了更新換代,但內飾基本上沿用了4年前的設計風格,放到現在多少還是稍顯傳統一些。不過,使用了大量菱形縫線以及皮質包裹,不得不承認,在觸摸上還是具有一定的檔次感。

此外,12.3英寸全液晶儀表還支持裸眼3D功能,顯示的畫面效果足夠清晰。而10.25英寸的中控屏幕,進行了本土化升級,整體操作的流暢度基本沒出現任何卡頓,並內置了百度地圖功能,提升了日常出行的便利性。

配置層面,例如前排座椅通風/加熱、手機無線充電、方向盤加熱、Lexicon音響系統等都一應俱全。比較驚喜的是,基本都帶有大量的實體按鍵,在行駛過程中便於更容易操作,這點確實挺討教授的喜歡。

到了後排空間上,G70只能説是僅僅夠用,乘坐並不算充裕,但是也能夠滿足短途的出行使用。毋庸置疑空間體驗上絕對不是G70的賣點,或許G70使用場景更多還是以前排主副駕駛位為主。

運動型轎車動力才是最關注的重點,先來看一下參數,G70全系搭載的是縱置佈局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45匹,最大扭矩353牛·米,與之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提供後驅和四驅兩種不同驅動版本,並且還配備了彈射起步功能。

整車的動力響應完全可以稱得上十分地積極,整體加速幾乎沒有出現渦輪遲滯,拖泥帶水的現象。如果是運動模式下,發動機輸出會更加激進,加速帶來的快感,也是同級別車型無法媲美的。

底盤系統使用了同級別罕見的前雙球節彈簧減振支柱和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懸架無論是支撐還是濾震的表現都極具緊緻感,同時車尾的跟隨性也呈現出較強的運動的樂趣。

不難看出來,G70的動力水平以及整車的樂趣感覺還是較為出色的,如果真要對標寶馬3系330i(最大馬力258匹),運動性能也絲毫不弱。但空間表現,基本與短軸版3系在一個水平線上,畢竟短軸版3系軸距尺寸也僅為2851mm,而G70軸距尺寸為2835mm,兩者之間相差並不是很大。

雖然捷尼賽思G70依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駕駛樂趣、品質,已經可以挑戰豪華品牌中型轎車的對手,但前面也説到空間表現並不是它自身的賣點。所以嘛,捷尼賽思G70也不求主流消費者的喜愛,只求吸引年輕一代用户的歡心。

當然,入門車型的價格也足夠具有吸引力,對於一些預算有限的用户,只需花低配車型的價格,可以享受到強悍的動力水平,其性價比就拿出了捷尼賽思G70作為一位後來者的誠意。至於未來是否能打開中國市場,就看它最終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