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啓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全新徵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現代化國家治理,將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放在發展與改革的首位,始終致力於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就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因此,在新的一年裏及“十四五”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仍要繼續不斷為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而努力,為人民開啓奔赴美好生活的全新徵程。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不斷提升人民幸福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不斷髮展深入的,不同歷史時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標準都會有所不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關注着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多元變化,開展了一系列達成這一目標的建設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民生基本問題,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羣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民生建設成效的評價標準,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顯著增強了人民的幸福感。一方面,實現由有限温飽到全面小康的質的飛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提升人民物質生活幸福感,進而實現“共同富裕”,是物質層面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目標。因此,不斷滿足人們更高水平、更有品質的需要,應當繼續成為當前和未來黨和國家關鍵着力點。另一方面,在滿足人民羣眾物質需要的基礎上,更加關注人民羣眾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實施文化強國戰略,不斷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幸福感,是精神層面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積極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國家精品文化樣態,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構建良好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體系,不斷提升人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喚起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更高追求。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不斷提升人民獲得感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決土地問題,以及改革開放時期解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的問題,到新時代解決社會均衡發展問題,到實現人民更均衡更發展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做奮鬥目標,着力提升人民羣眾的獲得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要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注重解決與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關注人民關心的問題,及時準確回應人民的期盼,努力滿足人民的民生需要。回顧我國民生髮展所取得的成就,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9年達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社會救濟已從臨時性措施發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49年的49.7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恩格爾係數邁入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間等等,數字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人民個體生活圖景的改變,更是人民羣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不斷提升人民安全感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要建立起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善、安定有序的社會,讓人民的生活環境更美化、居住環境更完善、文化生活上更有品質,如此才能提升人民的安全感。

  建設民主法治的社會,就是要切實推進依法治國進程,推進法治社會建立,構建良好社會治理環境;建設公平正義的社會,就是要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平衡和協調好各種利益關係,讓人民羣眾享有公平平等的社會地位,打造人人平等的社會風氣;建設誠信友愛的社會,就是要形成一個人人坦誠相待、互相尊重、友愛融洽的社會形態,形成温暖、尊重、謙讓、禮貌、友善的社會氛圍,人民安居樂業;建設安定有序的社會,就是要實現社會更平穩運行和進一步發展,同時以良好的治理秩序,實現社會的安定團結和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發展。總的來説,要提升人民羣眾的安全感,就必須為人民羣眾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基礎和精神文化生活基礎,讓越來越多人在奮鬥追夢的路上心態更從容、步伐更堅定。

  新的一年裏,恰逢百年風華的中國共產黨,仍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帶領14億中國人民,共同奔赴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曾星傑_1085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6 字。

轉載請註明: 開啓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全新徵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