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對於中國人來説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外國人就不一樣了,老外們似乎更青睞於羊肉牛肉這樣的肉類,估計是和他們的畜牧業結構有關係,不過這種飲食上的偏好和國際貿易的種類卻形成了不太對稱的情況。
例如為啥美國很少吃豬肉,卻成豬肉出口大國?看他們殺豬方法就明白了。美國人大部分時候殺豬都是通過現代化的屠宰場用機械進行的,相關的流水線簡直不要太完善,甚至有一些流水線可以通過路線的設置,讓豬自己走進屠宰機器。
經過高壓電擊殺之後,直接就能夠掛在鈎子上運送到分割車間,什麼切割、沖洗、退毛都能夠通過機械進行迅速操作,一天產出的豬肉數量比經驗最豐富的屠夫快上不知道多少倍,這也從側面展示了美國人在畜牧業方面的基本操作。
那就是大體量的集中養殖、屠宰、出售,和中國更習慣的小養殖場模式不一樣,這樣的方式更能壓低成本,可以一次性提供大量肉類,也因此導致了美國的豬肉很便宜。而美國人自己吃豬肉的數量不多,於是大部分豬肉其實都是流向了出口市場的。
在美國的農場裏,不要説什麼豬肉屠宰不需要多少人手操作了,就連奶牛擠奶都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牛可以通過柵欄自己走進擠奶間,而工人只需要給它套上機器,剩下的全交給電腦控制。
不過這樣的大規模養殖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遇到今年這樣的停擺情況之後,多餘的產能無處消化,成熟的生豬賣不出去每天都在賠飼料錢,最後只能把它們都處死掩埋,這也給中國的也養殖業提供了很珍貴的失敗經驗,這也是為啥我們總説自己“摸着鷹醬過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