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執筆/胡一刀

在美國政客和媒體炒作“菲律賓不滿中國海上民兵漁船”事件,日本拉印尼搞“2+2”會談盤算在南海地區“聯合制華”的時候,東南亞四國外長扎堆來華訪問了。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新消息,新加坡外長維文、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菲律賓外長洛欽於3月31日至4月2日對中國進行訪問。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而且,這次四國外長來華訪問的地點選在了福建,與上次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來華訪問在桂林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晤,又有所不同。

很多人關心,為什麼這個時候東南亞四國外長來華訪問?在日本和美國等國拉攏東南亞國家的時候,這些國家的對華態度會發生改變嗎?我們靠什麼能打破日本和美國的干擾,鞏固好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1

為什麼説日本現在正加緊對東南亞地區“下手”,建立自己更大的影響力呢?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時隔6年,拉印尼舉行“2+2”會議,聲稱要強化安全合作,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

過去,日本憑藉自己的經濟和商業優勢,在東南亞深耕幾十年。所以在經貿領域,日本在東南亞國家和社會中都有着較好的聲譽,也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是在政治外交及安全方面,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比較小。

所以,日本和印尼上一次搞“2+2”會議還是在2015年12月。明顯能看出,日本之前在政治外交和安全方面,對東南亞不重視,而是更重視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的關係。

但是,最近日本因為東海釣魚島問題以及頻頻在中國海警法問題上找茬,所以希望拉一些南海國家跟他們一起站隊、表態。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方面“功利主義”的心態。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根據日本媒體3月31日的報道,日本和印尼兩國的外長和防長在“2+2”會議後宣佈,將加強兩國之間在安全防禦和海洋方面的合作,還聲稱要“共同面對中國日益增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印尼“2+2” 會議結束後,雙方在東京舉行聯合記者會。會上,雙方就有關日本出口防衞裝備的“防衞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達成了一致。而這個協定,為日本國產武器出口掃清道路。

印尼國防部長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 説:“這(在日本和印尼的雙邊關係中)還屬首次。我們未來還將邀請日方參與印尼防務能力的現代化建設,鼓勵我們的海軍和陸上部隊之間進行聯合訓練。”。

而關於東海和南海的表態,是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説的。他聲稱,“我們就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局勢交換了意見,並對繼續和加強以武力改變現狀的單邊企圖表示嚴重關切。”另據日本透露,日本防相岸信夫在與印尼防長的會晤中,不出所料,又對中國施行允許海警局使用武器的《海警法》表示嚴重關切。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共同社透露説,會上雙方就實現日本主張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展開合作,達成了一致。與會者確認,將推進旨在提高印尼海上執法能力的支援並提供漁業監視船,還商定在印尼港灣等基礎設施建設、反恐和防災上也攜手合作。

由於印尼在東南亞是人口大國,各方面實力也比較強,而且過去還曾經出現過嚴重的反華排華事件。日本首先選擇印尼,提供海上執法裝備,也是有其“小算盤”的——日本想把印尼作為“印太構想”的支點國家。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2020年菅義偉首次外訪將印尼作為目的地,讓外界感受印尼在日本外交圖紙上的特殊位置。印尼媒體稱,建交60多年來,兩國關係素來友好;印尼一直是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發揮影響力的支柱,日本則是印尼最主要的外部投資國之一。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印尼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長期致力於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想讓這些國家對美國和日本“隨聲附和”幷不容易。

關於牛軛礁的動態,此前中國駐菲律賓使館方面澄清沒有什麼所謂的“海上民兵漁船”,那些漁船隻是因為南海天氣原因,在牛軛礁暫避風浪。但是,菲律賓國內親美的媒體和政客還在炒作這個問題。

例如,菲律賓的“西菲律賓海國家工作小組”(National Task Force for the West Philippine Sea)3月31日還發表聲明宣稱,“好幾百艘據信搭載着民兵的中國船隻,不理會菲律賓要求立即撤離的要求,已經擴散到南海的更廣泛地區”。

2

所以,基於日美的炒作和對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拉攏,這個時候,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四國外長來華訪問,還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年初,中國外長王毅首次出訪就訪問了東南亞國家。

對於這次四位東南亞國家外長同時訪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東南亞國家是中國陸海相連的友好鄰邦、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東南亞國家關係,始終視東南亞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此次四國外長來訪,再次體現了中方同東南亞鄰國常來常往、越走越親的深情厚誼。而且,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雙方友好交往邁入“而立之年”。華春瑩説,中方期待通過此訪,同東盟國家就當前地區和國際形勢加強溝通,增強戰略互信。

那麼,四國外長來華將主要談什麼?

通過各方媒體的報道來分析,新加坡外長維文對華訪問為期兩天。他此次行程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主要關注的是新中兩國在抗疫、經濟復甦等領域的合作前景。維文對新加坡和中國相互認證健康證明的提議表示歡迎,並希望兩國能儘早在健康認證方面溝通合作。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他認為,健康證明將有助於安全恢復跨國界旅遊,並且保障公共衞生安全。

印尼外長蕾特諾將在貿易部長等的陪同下訪問中國,兩國外長正式會議定於4月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舉行。根據印尼媒體報道,恢復和提升經貿合作是印尼方面關注的主要方向。

而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將於4月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馬來西亞媒體稱,雙方將討論進一步發展互利合作的舉措,重點放在新冠疫情後的議程上,如便利跨境旅行和加強疫苗合作。

馬來西亞方面稱,“馬來西亞和中國已經建立了實質性,多方面和全面的戰略伙伴關係。這次訪問對增加雙邊活動和連通性至關重要”。另外,如何按照兩國制定的健康與安全標準操作程序(SOP)恢復安全的旅行,也是一個重要議題。

可以看出,本次東盟四國外長集體訪華,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抗疫,二是經貿。

從時機來看,近半個月以來,中國外交成果豐碩。

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楊潔篪與王毅硬剛布林肯和沙利文,讓世界媒體側目;緊接着,王毅到廣西桂林接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之後,王毅再到德黑蘭與伊朗外長扎裏夫共同敲定中伊25年合作協議,步履匆匆縱橫捭闔。

3月30日,中國外長王毅將結束中東六國之旅,3月31日就開始與東南亞四國外長會晤。而在此之後,韓國外長將於4月2日至3日來華訪問,地點也是在廈門。

如今,中國-東盟合作已成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區合作樣板。目前中國的外交準則基本就是在當年的印尼萬隆會議提出的。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特別是在去年疫情期間,東盟各國排除了各種困難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歷經“八年抗戰”獲得通過。這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啓動。

不久前,中國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也表示,中國已經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RCEP協定的核準,成為率先批准協定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泰國目前已經批准協定。同時RCEP所有成員國均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協定,推動協定於2022年1月1日生效。

不過礙於澳大利亞、新西蘭屬於五眼聯盟,日本又公開站在美國一邊,有中歐投資協議被歐盟叫停審議的案例在前,RCEP要想落地生根,估摸着還會有人從中製造麻煩。

3

東盟四國外長此訪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解讀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拉幫結派”,其實這些人低估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情誼與合作的動力。

中國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習俗相似、文化相通,在一些國家存在不少跨境民族,有些跨境民族與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擁有密切的族緣關係。早在2000多年前,雙方通過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形成對雙方經濟和社會有着重要影響的絲綢之路,茶葉之路,瓷器之路,香料之路等。

一些下“南洋”的華僑、華人對在東盟國家傳播中華文化起到的重要作用,東盟國家的語言、文化、宗教、生產技術等深深烙下中華文化的印記。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的文化、宗教、物產等對中國文化具有重要影響,比如東盟國家的香料促進了中國的醫藥和飲食的發展。

中國與東盟國家這種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的聯繫,是根植於雙方的深層土壤,也是任何地緣政治博弈難以撼動的。東盟四國外長集體訪問,“常來常往、越走越親的深厚情誼”就在於此。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經過30年的風風雨雨,中國與東盟關係從對話關係,上升到夥伴關係,再提升到戰略伙伴關係,一步一個台階,體現了中國與東盟戰略互信不斷提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盟四國外長此訪有可能就全面提升中國與東盟未來30年關係達成共識,進一步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2030年願景”,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30年中國與東盟合作實踐表明,“危機驅動型”是雙方合作的重要特徵。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雙方第一時間相互幫助、相互支援,從醫療物資到診療技術,從疫苗供應到疫苗技術,從綠色通道到快捷通道等,中國與東盟的共同抗擊疫情的合作走在了地區國家合作的前列。

誠然,持續不斷的疫情對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但2020年中國仍然保持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為了維護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促進地區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恢復增長。

中國與東盟正在探討“健康證明互認”模式,希望這模式早日落地,造福雙方人民。

南海和平穩定是中國與東盟共同利益。現在中國與東盟正在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談判,按照計劃今年將完成“南海行為準則”談判。雖然雙方就“南海行為準則”具體內容有不同看法,但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準則”符合各方期待。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當前需要各方排除外部勢力干擾,聚焦涉及本地區利益的“準則”談判,真正把南海變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總而言之,東盟國家奉行大國平衡戰略,“不選邊站”符合其核心利益。那種臆想四國外長集體訪華“選邊站”,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事實。中國與東盟合作早已超越了傳統的地緣政治的博弈,已經深深紮根在雙方山海相連的大地之中。

感謝中國社科院許利平研究員對本文的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25 字。

轉載請註明: 東南亞外長扎堆訪華!中國外交密集動作打破“包圍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