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一江水 同結一條心——寫在義東大橋正式通車之際

共飲一江水 同結一條心——寫在義東大橋正式通車之際

昨日上午,義東大橋正式建成通車。記者呂斌攝

中國義烏網7月19日訊(義烏商報記者 趙永強 張莉)水同源,山同脈,人相親,地相連。夏日烈陽下,東陽江江面波光粼粼,江面上,義東大橋舒展出迷人的線條。而在嶄新開闊的橋面上,各種車輛暢快通行在義烏 這頭 與東陽 那頭 。

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誰能想到七十年後的今天,行走在東陽義烏之間是如此的方便呢?那時候,寬闊的東陽江橫亙在如今的義烏何宅村與東陽的後上田小區之間,人們想要去對面,只能靠一座隨時都有可能被大水沖走的小木橋。而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着兩地之間交流的日益頻繁和密切,在政府的支持下,義烏與東陽兩地的百姓,自發籌集資金,建起了一座水泥橋。這座只有雙向兩車道的水泥橋,被命名為何宅大橋,在此後近四十年的時間裏,這座橋為推進義烏與東陽,尤其是義烏廿三里街道和東陽白雲街道之間的交流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這座橋的承載力,成為制約兩地交通發展的瓶頸。

橋頭放着兩個石墩,貨車是開不過去的,只能讓小汽車通過,然而只要小車稍微多幾輛,道路就堵起來了。像我們小區的人,去廿三里街道買東西,或是從廿三里高速口上高速去杭州、上海,橋這麼窄這麼堵,那路上肯定就浪費很多時間了。 東陽後上田小區的居民陳奎浩感慨道, 要是從其他地方繞着走,又要增加幾公里路程。

不僅僅是東陽的百姓,義烏的老百姓,也是盼望這裏的交通能夠得到改善。義烏何宅村村民何新法表示,從何宅村到東陽城區,只有七八公里的路,而到義烏城區,路程得翻一倍。有時候,他們就會選擇去東陽城區那邊看病就醫,或者購物消費。因此,這座橋的路況好了,他們也能省不少心。

面對羣眾的呼聲,2019年下半年,義烏和東陽積極對接,共同探討義東大橋建設的可行性。很快,雙方就敲定了義東大橋的建設方案 總投資2500萬元,義烏和東陽各出資50%,由義烏負責建設,總長235米,寬度25米,雙向四車道,兩側各有一條非機動車道。去年10月,項目動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義東大橋在建設過程中幾乎沒遇到障礙和阻力,可見兩地百姓對於這座大橋的歡迎程度之高。

得知義東大橋建成通車的消息,浙江維雅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朱丹顯得非常開心。 我住在白雲街道,廠辦在廿三里街道,每天兩頭跑。原先從住的地方到廠裏,要從青口圓盤那邊繞,再加上車多路堵,算下來得四五十分鐘,現在義東大橋通車,從東陽走的話,我估計十五分鐘就行了。 朱丹告訴記者, 對我們做生意的來説,更重要的是物流,像我們有很多貨都是要在兩地之間運轉的,橋一通,那省下的就不僅僅是時間了。

東陽義烏兩地,自古交往極為密切。義東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拉近了兩地間的直線距離,完善了兩座城市的交通網絡和交通格局,更重要的是強化了東義同城化效應,有利於兩地加快要素資源整合,推動產業集羣發展,為東義同城化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聲明:本文轉載自【中國義烏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更正、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6 字。

轉載請註明: 共飲一江水 同結一條心——寫在義東大橋正式通車之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