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76年獨立建國以來,美國出於鞏固政權、在美洲擴張自己勢力的需要,確立了孤立主義政策。繼華盛頓之後的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有一句孤立主義經典名言:“美國用不着到國外去搜尋怪獸並將其消滅。”
美國的異軍突起與石油和電力的廣泛應用有關。想當年,英國用煤炭取代有機能源(木柴等),能效大大提高,推動了經濟的飛速發展。石油是比煤炭能效更高的一種有機化石能源,電力屬於二次能源,是對一次能源的有效利用。石油和電力驅動了美國的快速發展。但如果把美國崛起的因素歸結於此,難免有些“天命觀”的嫌疑。畢竟良好的自然資源和像愛迪生這樣的天才可遇而不可求。一國能否走向繁榮關鍵還是取決於其深層次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美國憲法鑄造了全國性市場
美國地大物博,這是美國相對於許多國家的優勢。但是如何把如此大的面積整合起來,發揮合力,是一個關鍵問題。
在獨立戰爭之後,美國憲法通過之前,美國實行的是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聯制。當時還沒有現在意義上的美國,只是一個鬆散的各州聯合體。邦聯制的美國,政權軟弱無力,遭遇到許多問題:
第一,美國獨立前,它的商船隊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往來不怕北非等地的海盜的搶劫,因為它受到宗主國英國的保護。獨立後,失掉英國艦隊的護航,美國商船隊經常遭受海盜的襲擊,損失慘重。
第二,英國在1783年同美國締結巴黎和約以後,仍然在美洲屯兵,威脅美國的安全;它還想利用美國邦聯制的弱點,以使英國商人長期稱霸於美國市場。
第三,美國獨立後,其經濟發展需要擴大各州之間的經濟聯繫,但是各州關税壁壘的存在,阻礙着經濟的聯繫。各州越來越要求穩定市場和擴大國內貿易。
第四,美國向西部擴展領土的過程中,西部各州與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都有衝突,而當時的邦聯政府卻無法就是否派遣一支軍隊到“邊疆”去作出決定。
……
美利堅合眾國制憲會議於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費城舉行,制訂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有鑑於邦聯的軟弱,1787年5月,北美12個州(羅德島州拒絕參加)的55名代表齊聚費城,歷時3月,制定了一部新的聯邦憲法草案。新憲法賦予聯邦政府廣泛的權力,並建立起了一套分權制衡的政治體制。費城制憲會議後的一年,各州就是否批准新憲法展開了激烈的公共辯論。經過辯論,憲法最終被13州批准。
1787年美國製憲會議設計出了一個聯邦政府,美國憲法的確立為全國性市場打下了法律基礎。全國性的和平有利於商業,隨後有了一些實質性的發展:1811年至1818年,建成了坎伯蘭大道,將波托馬克河與俄亥俄河連接起來;1817年至1825年,開挖伊利運河,將哈德遜河與伊利湖連接起來;1791年和1816年,分別成立合眾國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來穩定貨幣;自1816年起,廢除一系列內部關税。
19世紀初期,美國從東部港口向西到內陸的貨物運輸,主要靠馬拉牛拽的大篷車隊,不符合東部經濟迅速發展的要求。於是,美國在1825年開通了從伊利湖東端至哈德遜河的伊利運河。伊利運河使五大湖的水運與紐約港連通,極大地促進了美國東部經濟及紐約的發展。
美國憲法還為美國接納新州並團結一致提供了可能。憲法通過後,美國就開始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這場運動對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很多經濟學家稱19世紀的美國基本上是一部鐵路成功史。美國西部開發自始至終是建立在一個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基礎之上的。從18世紀末蘭卡斯特大道建設開始,到19世紀晚期全國鐵路網絡基本形成,僅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的鐵路通車裏程就由1860年的不足3000英里猛增至1890年的7.2萬英里。這對西部開發和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美國西部經濟的地區專業化,加速了整個經濟的商品化。的確蒸汽機、鐵路等新技術的發明使交通條件得到改革,但是如果沒有美國憲法取消了地方壁壘,這些技術成果也無法發揮更好的作用。
美國憲法通過後不久,美國就實現了大約2%的年平均增長率,遠遠高於當時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增長率,體現出一種追趕的架勢。
美國實現了大國共和
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在他的名著《論法的精神》中,整理了人類古往今來的政治制度,將所有的政制分成三大類——共和、君主和獨裁。共和制度又分成民主共和與貴族共和兩種。孟德斯鳩認為,共和政制適合管轄小的領域,否則共和就無法長期延續。在領土廣大的國家裏,有人控有龐大的財富,因而也就少了節制;重要的事務無法交給任何一個平民來處理;等等。因而在幅員廣大的國家裏,公共利益會成為千種私人看法的犧牲品,共和只能在小規模的社會成功。
《論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鳩最重要的著作。該書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張法治、實行分權的理論,對世界範圍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被載入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圖為1749年法文版《論法的精神》扉頁。
然而,美國卻實現了大國共和。大國政府一方面應該保證效率,另一方面又要給社會的自由發展留有空間。美國很好地實現了這兩方面的平衡。美國通過聯邦制加強了中央權力,同時通過把國家權力建立在個人基礎之上、而非州之上,給個人自由以最大的尊重。
不可否認,美國的西進運動伴隨着種族主義而推進,滲透了印第安人的血淚。實際上,在西方現代轉型過程中,限權是一個主要因素,而非民主。限權在古代體現為貴族對君主,在現代則體現為各利益羣體對執政者。這種政治結構可能一開始體現的是社會主導階層的利益,但是限權結構留出了開放的空間,隨着社會的發展,女性、少數族羣等的權利逐漸獲得尊重。
美國繁榮靠的不是比較優勢而是絕對優勢
美國繼承了英國在工業上的優勢,同時也擯棄了英國的許多缺點。在這個沒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土地上,沒有權貴、沒有既得利益者,資本的形成沒有障礙。美國從英國那裏繼承了有利於自由和貿易的制度。
美國西進運動的主要推動者是土地投機者、平民和種植園主。這些投資主體的資金主要屬於商業或民間的資本,美國開發西部建設所需資金的絕大部分一開始就採用了市場化和商業化的模式來進行。即使是鐵路這樣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其資金也主要是由私人資本提供的。
1862年5月,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頒佈了旨在無償分配美國西部國有土地給廣大移民的法令,即《宅地法》。此法規定:凡滿21歲的美國公民,或符合入籍條件並願做美國公民的外國移民,可免費或繳納10美元的手續費,獲得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耕種5年以上或未滿5年但在宅地上住滿6個月並每英畝繳納1.25美元費用者,可獲得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的確立推動了拓荒農業向商業農業的演變,促進了西部開發的大規模拓展。
依據1862年《宅地法》頒發的土地所有權證
當時美國主要缺乏的是資本和勞動力(荷蘭就是因為人口過少而缺乏後續發展的動力),但這兩者不久後就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批移民的到來推動了美國的發展。而移民的湧入與美國憲法的開放精神有關。美國並非一開始就人口眾多,而是靠制度優勢吸引人口流入,許多人“用腳投票”來到美國。到了1855年,美國的居民人數超過了英國;到了1870年,美國的經濟總量也超過了英國。1800-2000年的200年間,美國的實際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30倍。 經過180年的拓展,美利堅合眾國也由最初的13州發展到50個州,地域從大西洋向西延伸到太平洋,向北達到北冰洋。
“打鐵還需自身硬”。美國的經濟崛起靠的不是比較優勢,而是絕對優勢。19世紀30年代,美國的真實工資已經是英國的兩倍。這樣,美國在出口方面就沒有比較優勢。這種情況引導企業投資於節省勞動力的技術,從而提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並最終把工資提高到新的水平,形成良性循環。美國經濟的成功取決於創新技術在工業領域內的全面應用。美國在19世紀上半葉就實現了依靠自身努力來提高生產效率,屬於資本密集型的技術國家。到了19世紀下半葉,在工業技術方面,美國已經領先於世界。洛克菲勒石油、卡內基鋼鐵、愛迪生電力、福特汽車,這些代表了當時的美國以及世界的產業發展方向。至於美國在一戰期間出售武器而大發戰爭財,那是後話,美國不是因為參與國際事務而強大,而是因為強大才參與國際事務。
教育普及為美國的科技創新奠定了知識基礎
美國之所以湧現出眾多科技創新成果,與其對教育的重視密不可分。大眾教育早在殖民時期就已開始。新英格蘭在殖民時期通過政府資助和強制就讀的方式來掃除文盲。
美國獨立後,賀拉斯·曼領導了馬薩諸塞的教育改革。1852年,該州參照普魯士的做法,建立了新的教育體系。“公立學校運動”從而擴散到北方各州,這一做法適應了工業發展的需求。1862年,代表佛蒙特州的議員賈斯汀·史密斯·莫里爾提出一項法案,要求將聯邦土地撥給各州,用於建立大學。在這項法案的推動下,共建立了超過70所“劃撥土地大學”。從1910年至1940年,“高中運動”見證了全國範圍內州立中學的創建熱潮。
賀拉斯·曼(1796-1859),19世紀美國傑出的教育家,“公立學校運動”的傑出領導者,被譽為“美國公共教育之父”。
經過一系列努力,18世紀末,美國超過70%的成年白人男性具備讀寫能力,到1850年,這一數據已接近100%,如果把幾乎都不具備讀寫能力的黑人也算在內,美國男性的這一比率也有86%。
美國大眾教育開始較早與其貿易發達相關。在農業經濟下,一般不太需要讀書識字。而在商業經濟下,合同和土地所有權都是通過書面文件確立的,這需要人們具有一定的閲讀、寫作和計算能力。同時,司法體系的完善也增加了讀寫能力的價值,因為具有讀寫能力的人更能夠在法庭辯論、法律執行中佔有優勢。這種狀況為美國的科技創新奠定了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