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 | 戰洪水,“鋼鐵防線”保安瀾

戰洪水,“鋼鐵防線”保安瀾


半月談記者  鄔慧穎 陳毓珊


7月12日0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標誌着鄱陽湖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最高水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不懼風浪,力保安瀾。抗洪一線,無數平凡英雄迎難而上,用堅守和奉獻築起保衞家園的“鋼鐵防線”。


“脱皮不要緊,只要能脱險”


疾風驟雨中,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烏泥鎮幹部陸續上堤,有抗洪經驗的黨員臨時組建了黨員突擊隊。隊長韓斌旺是水務站一名幹事,本是外行人的他一步步摸索烏泥鎮的防汛重點,對鎮上的防汛要點了然於心。

在其他幹部上堤駐守前,韓斌旺就先期抵達:“我想在大家上堤前先搭好帳篷,並提前瞭解水情,做好標記。”

抗洪搶險時,水下泡泉這樣的險情經常發生。“岸上難以察覺險情,一旦疏忽就容易釀成大災害。”韓斌旺説,為了消除隱患,駐守人員要跳進水中仔細排查。

韓斌旺帶領4名隊員,冒着40攝氏度的高温,跳入圩堤內側水塘中。他們一腳接一腳地感受着水下的情況,及時發現3處水下泡泉,迅速消除了險情。

一個險情排查出來,別的險情説來就來,毫不給人以喘息之機。已經在水中泡了幾個小時的韓斌旺剛上岸沒幾分鐘,就又得下水處理險情。搶險過程中,韓斌旺雙手被鐵絲扎得鮮血直流,但他卻只簡單包紮一下,就繼續投入戰鬥。

經過一週多的奮戰,大堤終於平安抗過洪水。韓斌旺卻由於長期暴曬,身上痛得穿不了衣服。可他只説:“脱皮不要緊,只要能脱險。”


跨越22年的堅守


22年前,還是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新港鎮江磯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申桃站在堤上,向村民許下諾言,誓要全力保衞家園。今年7月初,退休多年的陳申桃依然堅守在大堤上,兑現自己的承諾。

由於從家裏去堤上的道路被淹,陳申桃不得不每天徒步爬山前往,一個來回至少得花上兩個小時。巡堤查險,加固堤壩,處理泡泉、管湧……憑着40多年積累下來的防汛經驗,陳申桃每天和鎮村幹部、部隊官兵以及村民並肩作戰,執勤記錄已寫了厚厚一本。

陳申桃的雙手紅腫,滿是被蚊蟲叮咬的血包,對此陳申桃毫不在意。站在大堤上眺望江面的陳申桃總能想起1998年抗擊特大洪水時的情景。那一年,他在堤上守了足足3個月。

這種堅守精神也有了傳承。今年,陳申桃和兒子陳建並肩戰洪魔。陳建説,看着父親一天天老去,我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

半月談 | 戰洪水,“鋼鐵防線”保安瀾

處理完險情後,陳申桃(右)幫兒子擦拭臉上的淤泥 胡晨歡 攝


“阿姨團”頂起“半邊天”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江心,127平方公里的江新洲,北堤泡泉易發,南堤風浪衝刷。堤外水位猛漲,孤島危在旦夕。一支由6位鐵娘子組成的女子突擊隊在江新洲官場村成立,隊員們從南堤穿島而過,馳援防汛形勢更為嚴峻的北堤,一路上,隊伍擴充到10多人。她們當中年齡最大的53歲,最小的42歲,是名副其實的“阿姨團”。

52歲的官場村村民鄒巧玉是突擊隊骨幹,平日裏在九江城區居住的她,每日跳廣場舞、打威風鼓。可聽聞家鄉被洪水圍困,急需人力參與防汛救災時,鄒巧玉迅速號召幾名“舞友”,返鄉上堤抗洪。

在江新洲北堤的子堤旁,“阿姨團”挖沙土、扛沙袋,忙得熱火朝天。她們工作兩人一組,分工協作,一人負責鐵鍬鏟沙,一人負責卷袋綁紮,緊張有序、忙而不亂。因為沙袋較沉,“阿姨團”經常幾個隊友一起上,一人俯下身來,一人雙手托住沙袋底部,大喊一聲“起”,沙袋便順利落在肩頭。

堤壩雜草叢生,坡斜路陡,草叢中碎石讓“阿姨團”成員們每走一步都可能摔倒,可她們未曾想過退縮。“抗洪這件事,男人能幹女人也能幹。哪裏有需要,我們就往哪去。”鄒巧玉説得斬釘截鐵。

洪峯離境,洪水緩退,已無須幹太多重體力活,可她們一點也不閒着。鄒巧玉籌劃着帶領姐妹們一起給巡堤查險的官兵、幹部們做飯和縫補衣物。

守住堤壩,就守住了家。長江之畔,風雨之後,彩虹將現。

(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8 字。

轉載請註明: 半月談 | 戰洪水,“鋼鐵防線”保安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