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還是不拆?美國推倒邦聯雕像之爭再起

  新華社華盛頓6月11日電(國際觀察)拆,還是不拆?美國推倒邦聯雕像之爭再起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

  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在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所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持續逾兩週,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問題急劇升温。

  目前,抗議浪潮雖漸漸平息,但如何改革警察執法以消除系統性種族歧視、應否移除南北戰爭時期維護奴隸制的南方邦聯紀念物及標識等爭議話題熱度不減,美國社會像開鍋的水一般難以平靜。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爭議在美國社會已持續多年,在美國大選年和新冠疫情肆虐的雙重背景下,爭論不僅難以停止,還將讓美國社會更趨分裂。

  移除

  弗洛伊德事件發生以來,美國亞拉巴馬州、印第安納州等多地抗議者移除或破壞邦聯“總統”戴維斯和將領羅伯特·李等的紀念雕像,多處紀念航海家哥倫布的雕像也被毀壞。

  抗議浪潮中,弗吉尼亞州、肯塔基州等地方政府加入了移除邦聯紀念物的行動。亞拉巴馬州伯明翰民主黨籍市長蘭達爾·伍德芬表示,寧可打官司也決心下令移除當地一座邦聯士兵紀念碑,“因為這比城市內部發生騷亂的代價要低”。

  日前,在美國人氣很高的全國汽車比賽協會宣佈禁止其組織的活動和名下設施中出現邦聯旗幟;美海軍方面表示將禁止在海軍設施內懸掛邦聯旗幟;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和陸軍部長瑞安·麥卡錫均表示,對以邦聯將領名字命名的10座美軍基地更名持開放態度,並願就此接受跨黨派討論。

  11日,美國國會黑人黨團一些議員提出了移除國會大廈內11座紀念南方邦聯軍政人物雕像的提案。

  據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估計,全美各地仍有約700座邦聯紀念雕塑,其中以佐治亞州和弗吉尼亞州最多,均超過百座。

  由來

  這類事件在美國並非第一次發生。2015年以前,美國各地已零星出現移除邦聯標識及紀念物的事情。

  存廢之爭的一個觸發點是,2015年6月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一個非洲裔美國人的教堂內槍殺了包括牧師在內的9人。魯夫在作案前不僅發佈種族仇視言論,還展示內戰時邦聯軍隊的旗幟。案發後,美國爆發大規模請願活動,要求禁掛“邦聯旗”。當時民調顯示,這起槍擊案發生後,很多美國人對邦聯旗幟的看法發生很大變化,從過去認為是“南方驕傲的象徵”轉向認為是“種族主義的標誌”。

  2017年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白人至上主義者遊行引發流血事件後,美國多地掀起了更大的移除邦聯紀念物浪潮。

  今年是美國內戰結束155週年,但美國社會在種族問題上的撕裂和傷痕從未真正消失。新冠疫情下,非洲裔感染和死亡人數遠高於白人,更凸顯結構性種族主義問題。而今,疫情影響疊加下,弗洛伊德事件再度揭開美國種族主義傷疤,並讓抗議的矛頭再次指向邦聯紀念物。

  多位美國內戰史專家認為,絕大多數紀念雕塑並非建於內戰剛結束時,而是美國種族隔離和種族衝突時代,建造目的不是為了紀念內戰,而是重申白人至上。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家簡·戴莉説,在很多情況下,這些紀念雕塑的建造目的是促成一個“白人至上主義的未來”。

  分化

  在美國,邦聯標識與紀念物的存廢既是一個歷史話題,更是一個政治話題,不僅折射不同的歷史認知,更凸顯黨派和民意的分化。

  此間觀察人士指出,移除邦聯紀念物的決定多來自非洲裔人口較多的社區和民主黨主政的城市;美國南部一些州近年來則陸續通過州法,禁止移除邦聯紀念雕塑。有右翼學者更是指責移除邦聯紀念物破壞“幾代美國人痛苦構建的團結”。

  《赫芬頓郵報》和YouGov日前發佈的聯合民調顯示,逾半數美國人不贊成懸掛邦聯旗幟,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贊成移除邦聯紀念物和更改紀念邦聯的建築物名稱。從民調來看,許多美國民眾認為,需要保存邦聯紀念物以提醒人們這個國家的過去。

  而在主張移除的美國民眾、特別是多數非洲裔美國人看來,邦聯紀念物紀念的是為維護奴隸制而不惜發動戰爭和分裂國家的人,是種族主義象徵、種族歧視的符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10日表示,他領導的美國政府不會更改以內戰時期維護奴隸制的南方邦聯將領名字命名的美軍基地等軍事設施名稱,因為“這些有紀念性、很有影響力的基地已經成為美國偉大傳統的一部分”。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隨即發聲呼籲移除國會大廈內的邦聯雕像,稱它們“向仇恨致敬,而不是向傳統致敬”。

  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選舉日越來越近,兩黨和民眾圍繞是否推倒邦聯雕像等問題的鬥爭恐將愈演愈烈。種族主義傷痕難消,美國分化難以彌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6 字。

轉載請註明: 拆,還是不拆?美國推倒邦聯雕像之爭再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