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魯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落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近年來,魯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堅持把握正確的辦學育人方向,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內涵建設,全面驅動“黨建領院、人才興院、學科強院、專業立院”發展戰略,在落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構建“黨委領航、支部引航、黨員導航、羣團助航”工作機制,大力實施“鑄魂、頭雁、服務”行動,積極開拓黨建把航辦學育人方向,引領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學院黨委被評為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和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突出政治建設,把航辦學育人方向。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規範、探索、創新”為抓手,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是規範完善治理結構。在堅持“五個到位”“七個有力”導向的基礎上,構建學院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通過建章立制明晰推進各項工作的自主權限和應履職責,集中力量實現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的突破,激發學院創新發展的內部活力。二是探索實施黨員分類管理。圍繞增強黨性、提高素質、嚴明紀律、發揮作用這個任務和要求,對管理服務型黨員實行“頭雁式”管理,對教學科研型黨員實行“骨幹式”管理,對在讀學生型黨員實行“目標式”管理,對組織關係保留在校的畢業生型黨員實行“指導式”管理,在全院實施承諾踐諾、述職、評議、積分量化考核、激勵/問責“五位一體”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不斷釋放師生黨員幹事創業的激情。三是創建品牌黨建項目。大力實施“對標爭先”計劃、“雙創”工程和“一總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黨建項目。近年來,創建了《立德樹人,構建資環特色“黨建+”引領體系》 黨建工作品牌項目;獲評了全國高校具有高度示範性的大學生思政教學案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雲平台的構建——以膠東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例”;設計開發了新時代基層黨性教育新平台——“魯東大學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校園紅色文化VR體驗場館”,實現了開展紅色教育、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一鍵直達質的飛躍。

發揮頭雁效應,凝聚立德樹人力量。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着力發揮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教育教學中的“頭雁效應”,構建了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同向發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一是在培育高水平師資隊伍上下功夫。構建了領導班子頭雁領航、骨幹教師“傳幫帶”、高層次人才“引-育-用”機制,先後引進高層次人才16人次,培育新增泰山學者青年專家、省傑青專家等近10人,打造省優勢學科團隊、青創團隊8個,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地發揮了高層次人才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有效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在打造一流培養體系上做文章。緊扣省高水平學科申報、師範類專業認證等標準條件,結合學科、專業、教師隊伍等實際,構建起了“人才、團隊、平台、項目、成果”五位一體的工作體系,涵養了學生創新精神、科學素養、合作意識、實踐能力和人文情懷,強化了學生創新創業理念,提升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三是在創建“教學做”一體化育人環節上講融合。學院黨委堅持地理教學人地關係為主線,探究和搭建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交匯點”,在地理野外實踐教學環節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充分利用實習基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在行走之間開展接地氣、有温度、有深度的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確保思政教育不掉檔、不斷時,讓學生在地理野外實踐中賡續紅色血脈。

強化服務職能,提升服務經濟社會水平與能力。注重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在落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讓師生在紮根國家、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找到發展座標。一是強化優勢學科專業建設。堅持以就業服務為導向的產學研一體的辦學理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及社會需求,結合學院優勢特色,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牽頭成立山東高校地理野外聯合實習G5聯盟,與省內高校地理學相關學院通過整合優化相關科研、人才、項目等優勢資源,走協同發展之路,推進山東地理類一流本科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水利工程學科在省“雙高”建設遴選中被確定為全省同類學科中唯一的“優勢特色”建設學科;“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分別入選首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地理學”連續三年進入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二是拓展服務社會新格局。着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準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成立了“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濱海草種質林木種質資源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東營基地”等國家級平台,組建了9支由黨員教師領銜的科研創新團隊,在山東、青海、安徽、天津等省市建立試驗基地8處,長期服務在黃河流域鹽鹼地改良、生態保護與修復、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抗震減災、水文檢測等科研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