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7月19日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訪問,與伊朗和土耳其領導人分別舉行雙邊會晤,並與伊土領導人就敍利亞問題舉行三方會談。
在普京此訪數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剛結束對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的訪問。美俄領導人接踵訪問中東,意味着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中東成為新的“競技場”。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格局動盪調整,熱點問題久拖不決。俄土伊不甘心做二等公民,積極尋求機會鞏固政治大國地位。
7月1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總統萊希(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談前合影。新華社發(伊朗總統網站供圖)
反對西方霸權
拜登訪問中東期間反覆強調美國將繼續領導中東。然而,俄土伊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會晤,恰恰證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被稀釋。
俄土伊三國對西方霸權秩序均心存不滿。三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均尋求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但都以失敗告終。二戰後土耳其加入北約,1987年提交加入歐共體的申請,卻始終被基督教世界的歐洲視為文化上的“異己”,加入歐盟至今遙遙無期。近年來土總統埃爾多安提出“藍色家園”計劃,試圖恢復海權,此舉遭到希臘和其他歐盟成員國幾乎一致抵制。土耳其甚至多次成為一些西方國家制裁的對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積極“向西看”,試圖融入歐洲、融入西方,但換來的卻是北約的步步緊逼、在“後蘇聯空間”不斷蠶食俄勢力範圍。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美西方對俄實施全方位、立體式制裁,包括將俄主要銀行踢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運營的國際金融信息交換系統。
伊朗也是如此。2015年,伊朗與世界大國達成伊核全面協議,希望與西方實現關係正常化、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然而,2018年特朗普政府宣佈退出伊核協議。拜登近期訪問中東時,宣稱決心通過武力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企圖拼湊反伊朗統一戰線,與以色列簽訂新的安全合作協議。而伊朗拒不接受在美國的戰爭威脅下繼續進行伊核談判。
伊俄土領導人就敍利亞問題舉行三方會談。新華社發(伊朗總統網站供圖)
加強務實合作
普京與伊朗總統萊希在會晤中表示要繼續發展雙邊戰略關係。俄伊兩國企業還簽署了總額大約為40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協議。普京、萊希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舉行會談,就在阿斯塔納進程框架下解決敍利亞問題交換了意見。
在西方制裁下,俄伊兩國將繼續加強務實合作。面對西方長達40年的經濟制裁,伊朗總結出了一套“抵抗經濟”,對當前受制裁的俄羅斯有借鑑意義。當前俄羅斯和伊朗的主要銀行都被禁止使用SWIFT系統,兩國從“背靠背”到“面對面”,不斷強化雙邊合作,包括在雙邊貿易中與美元“脱鈎”。在政治上,俄羅斯支持伊朗今年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並對伊朗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持歡迎態度。
俄土之間有複雜的利益紐帶,土耳其約65%的糧食、45%的天然氣和35%的石油來自俄羅斯,俄國家原子能公司投資了土耳其阿庫尤核電項目。為獲得埃爾多安政府在諸多問題上的支持,俄向土提供S-400防空系統,默許土耳其在敍利亞北部建立緩衝區。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土耳其奉行“親烏而不反俄”政策,一方面強調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在聯大兩次投票反對俄羅斯;另一方面積極在俄烏之間開展斡旋,充當俄羅斯與西方溝通的橋樑和紐帶,提升自己的政治大國地位。
在敍利亞問題上,俄土伊三國將繼續協調利益。此次敍利亞政府也派代表參加了俄土伊三方會晤,體現出四國積極協調立場、加強分歧管控、落實敍利亞難民迴歸、聯合打擊恐怖主義等共同願望。
“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美國對中東事務的主導能力下降,非西方大國的影響力上升。俄羅斯與敍利亞政府形成了“血盟”關係,伊朗與敍利亞形成了安全特殊關係,土耳其在敍利亞北部建立寬30公里的“緩衝帶”,形成互補利益。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土耳其軍隊多次越境打擊敍境內的庫爾德武裝,或將擴大實際控制區,鞏固打擊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的成果。伊朗在敍利亞同樣擁有地緣政治利益,試圖藉助敍利亞對以色列形成反制,並將影響力拓展至東地中海地區。